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蒙古果子和100种蒙古果 *** 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蒙古果子以及100种蒙古果 *** 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怎么做蒙古果子
用料:雪花粉650克左右、原味酸奶200克、奶嚼克100克、鸡蛋2颗、黄油50克、红糖60克、小苏打5克、食用油。
1、将除食用油外所有材料混合和面,和好后醒30分钟,可以用面包机和面功能解放双手哦,和面时候干了加酸奶,稀了加面。
2、面醒好后分成两份,揉圆擀成1厘米厚面片,如图切成3乘5厘米大小的长方形,中间用刀划一道,划透但两头不划穿。
3、抓住切好的长方形一边,另一边从中间划开的地方钻过去铺平,一个蒙古果子整形就完成了。
4、锅里加入适量食用油,大火热油,转小火放入整形好的果子炸,一面变色后翻炸另一面,反复两三次,待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5、盆底铺吸油纸,出锅,完成,可以开始享用我大内蒙美食了!
二、好吃的蒙古果子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做法图
1、将除食用油外所有材料混合和面,和好后醒30分钟,可以用面包机和面功能解放双手哦,和面时候干了加酸奶,稀了加面^_^
2、面醒好后分成两份,揉圆擀成1厘米厚面片,如图切成3乘5厘米大小的长方形,中间用刀划一道,划透但两头不划穿
3、抓住切好的长方形一边,另一边从中间划开的地方钻过去铺平,一个蒙古果子整形就完成了
4、锅里加入适量食用油,大火热油,转小火放入整形好的果子炸,一面变色后翻炸另一面,反复两三次,待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三、蒙古果子做法和配方
1、小麦面粉加了糖、鸡蛋、酸奶或牛奶和了奶油或牛油做成的,再用胡麻油或动物油炸熟方可食用。蒙古果子形状各异,色泽金黄,味道醇香,直接吃满口酥香,泡入热奶茶吃更佳美味。
2、在喝奶茶时吃的主食有蒙古果子、酸奶饼和黄油饼,这其中蒙古果子是最香的。蒙古族的果子拧成麻花状,同样为油炸食品,但比麻花松软很多,入口松软绵甜。
四、蒙古族有什么节日风俗
1、如果您到鄂尔多斯蒙古人家里作客,会受到盛情款待。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令外来游客感到亲密无间。
2、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认为:“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3、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4、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客人接到哈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传说,成吉思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 *** 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5、哈达的质料有布的,有丝织品的。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 *** 的,但以白色居多。
6、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尝鲜奶: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之一次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 *** 丰收的好心愿。
7、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的木制红漆托盘里。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
8、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9、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10、酒足饭饱,客人临别时,主人还要用歌声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请别忘记以后再到鄂尔多斯作客。
11、鼻烟壶是蒙古族爱不释手的一种器物。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客人接到鼻烟壶,应放到鼻下闻一闻,然后如礼以答。这样做能使双方的感情得到及时交流,很快消除彼此间的生疏冷漠之感。递鼻烟壶时,还有一些讲究,同辈见面要用右手递壶,并互相交换;长辈与晚辈相见,长辈只欠一 *** 子用右手递给对主即可,晚辈则需跪下用双手把鼻烟壶接到手中。蒙古族视鼻烟壶为珍宝,常作为收藏品妥善保存。其珍贵之处在于 *** 鼻烟壶的原料选用的是金、银、铜、琥珀,玛瑙、翡翠等。鼻烟壶上的图案有的在外面,有的在里边(内画),图案均绚丽多彩、意境高雅、气韵生动、浑厚质朴、神形兼备、气魄宏大,其刻划的画面有飞龙奔马、千鸟百兽、摔跤射箭、山水风景等。鄂尔多斯蒙古族与哈达.
12、蒙古族视哈达为吉祥物,迎来送往、拜见尊长、觐见佛像、婚丧喜庆都要献哈达。献哈达是一种对客人最普通又最尊贵的礼节。向客人、长辈献哈达时,要把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对平辈或下属,则要求用双手系在对方的脖颈上。献赠哈达的长短,要依接受哈达人的社会地位来决定。哈达一般是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也有蓝色和 *** 的。哈达的质料,有的是生丝织品,有的是棉纱织品。
13、谈到火,便使我们想到蒙古人昔日的生活方式:严寒的冬季,蒙古人三三俩俩结伴 *** ,他们喜悦地把猎获物放到林间空地上或草原上,很快弄来树枝、树叶,拢一堆火,把猎获物烤得半生不熟,一边美滋滋地吃着,一边取暖驱寒,火显得多么重要啊!人间万物的循环运转,处处离不开火。蒙古人视火为生命,以火当财富。火还是沟通人们心灵、增进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喷香的奶茶,名目繁多的民族食品……
14、哪样离开了火也是不行的。高天寒流,只要有了火,就能驱寒取暖,振奋人们的精神。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往往受交通条件的 *** ,他们是烧不到煤炭的。于是,他们便就地取材,把畜粪和柠条、沙篙等灌木枝叶当作燃料。蒙古包前堆放着似山如塔的牛粪、马粪和羊粪,或者横七竖八地垒垛着沙篙、柠条、白刺、梭梭枯死的枝干,犹如一幅幅优美的风俗画,点缀在千里草原上。
15、晒干后的畜粪,易燃、火苗旺,没有异味。用羊粪当作燃料,互不粘连。沙区生长的灌木,有油 *** 、坚硬,火劲大,耐烧。显然,就是在十冬腊月,寒冰凝霜的季节里游人到蒙古包住宿,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16、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有的牧民已用电或太阳能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但他们对火的崇拜仍不减当年,年年岁岁都有敬火、祭火的习惯。腊月二十三日(小年)祭火最讲究、最隆重。夜幕降临,参加祭火的男主人和男孩,穿着整洁的衣服,一同来到燃烧着的火盆前,点燃一柱香,先绕行蒙古包一周,再从左、右绕火盆祭三匝,把香 *** 在火盆内,祭火便开始了。这时火盆旁边的小桌子上,已摆着很多供品:哈达、酒、炒米、红枣、酥油、砖茶、羊肉等。一直到大年初一以前,他们还要往火盆里投祭品。并吟诵祭辞,其大意是:“祈求火神恩赐: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媳妇、温顺的姑娘、善良的女婿……,福来!福来!福来!”全家人并要吃用清水煮的肉和用肉汤煮的饺子。
17、蒙古族崇尚白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吉祥。因而把阴历的头一个月,称之为“白月”。逢遇喜事,他们总喜欢穿白色蒙古袍;吃“白食”(奶食的蒙语称呼):既有用洁白的奶汁制做的食品,像白油、奶酪等,又有用羊油炸的果子。白色在蒙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随后递给客人的是一种洁白的精制奶食。亲人远行,惜别贵客,他们还要抛洒乳汁祈求平安。住的是雪白的蒙古包,铺的是雪白的毡子,蓝天白云下放牧的是白色的羊群。“从文学作品和蒙古口语来考察。白色也成为蒙古语中用从正面肯定事物 *** 质的标志”。例如蒙古语中的“大福大德”、“崇高的工作”、“纯洁的心灵”、“正大光明的事”、无邪的思想”等语汇中均有白色一语做词根,以象征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正直和美好。白色还 *** 一帆风顺,他们称善良的人为“心灵洁白”的人,并用“白”来祝福民族的健康与兴旺。
18、当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万马奔腾、骏马飞奔、群马驰骋时,无疑,就会联想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自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出现以后,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马是蒙古民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是民族生命力的 *** 。因此,一个好的驯马手,是众所敬仰的英雄,牧民只要有了好马比什么都重要。
19、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自然也是 *** 故乡。如果有机会到绿茸茸的草原上瞧一瞧,一群一群的骏马,像团团移动的彩云贴地而奔,枣红、绛紫、雪青、虎黄、斑玉、海栗各色马匹,有的昂首苍空,啸啸欢鸣;有养精蓄锐,在湖边觅食青草;有的狂奔乱跑。人们不仅看到了 *** 骏美,更领略到了马背上的民族咤叱风云的雄风。蒙古民族生活在这样沸腾的生活中,怎不叫赞美与歌唱!马勇敢、柔顺、善解人意。接受人对它的驾驭,从不欺侮弱小的动物;合群,热爱集体生活。由于蒙古人年年岁岁同马在一起,才锻炼出蒙古民族这种粗犷豪放的 *** 格,敦厚质朴的感情,机敏果敢的气质。蒙古人喜爱马,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对 *** 无尚崇敬:蒙古包前矗立的两根旗杆——“玛尼宏”旗杆与旗杆之间拴着一根羊毛细绳,绳子上系着蓝色、 *** 、绿色、白色、红色五面小旗。蓝色小旗象征纯洁无暇的蓝天, *** 小旗象 *** 肥草茂的土地,绿色小旗象征鲜花竞放的草原,白色小旗象征财源滚滚的畜群,红色小旗象征生活幸福国泰民安。各色小旗上都绘着九匹昂首嘶鸣、扬蹄奔腾的骏马,骏马与骏马之间的空白处,还用蒙、藏两种文字写着:“希望之马奔腾飞跃,愿我们的民族繁荣吉祥。”蒙古包门的上方,绘着一匹奔驰的宝马,腾空飞驰,用来表示他们对幸福的向往。此外,他们穿的坎肩叫马褂,穿的靴子叫马靴,拉的乐器叫马头琴,喝的佳酿叫马奶洒。放牧、出门远行,参加“那达幕”,他们都要挑选精良的马匹乘骑。而且,鞍具、笼头都有一定的讲究,金银雕花鞍、景泰蓝鞍、鲨鱼皮鞍 *** 上等,质量更好。串拴在一起的五色布和攀胸铃在笼头上戴着。大批文人学士纷纷编故事、写赞词、唱赞歌,为马 ***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祭奠成吉思汗时,均是以鲜马奶的祭洒而拉开序幕的。祭奠时,还有一匹白色的骏马格外受到蒙古人的尊崇。据说,它是受过成吉思汗禅封的神马,并是玉皇大帝天马神骏萨尔勒的化身,牧民常把它作为偶像供奉着。据资料介绍,挑选白马时的标准是眼睛乌亮,蹄子漆黑,全身毛色纯白,不能有一绺杂毛,还要带一点粉白、闪光,各个 *** 不能有伤痕疮疤。轩辕皇帝坐彤车,战胜尤,乘驾的就是“白马”。
20、此外,在牧民的住地,还挂着任其飘扬的禄马风旗,上面刻印着 *** 形象。蒙古人把它视为是兴旺发达的象征。何谓禄马风旗:“就是成吉思伊金(君主成吉思汗)和全体蒙古人崇奉的白色神马与银合八骏 *** 马桩。”此外,杭锦旗伊克乌素有用马命名的白龙马泉、红枣骝马泉。
21、每逢草肥马壮时,牧民都要举办马奶节、打马鬃节、 *** 节。马是蒙古族的第二生命。一匹马每年能提供2-3千公斤的马乳。马乳是良好的营养品,含糖量比牛奶还要高。马奶酒或酸马奶,对肺结核、气管炎、贫血、消化 *** 等疾病,疗效甚好。特别是马肉瘦、脂肪少、热量大,能够抵御寒冷和防治心脏疾病。
22、牧民把狗当作亲密的伙伴由来已久。狗聪明灵利,它是最通人 *** 、最有感情的动物。
23、狗的嗅觉极其灵敏,比人灵敏100万倍。而且警戒 *** 强,驰骋力好,矫健凶悍。它在帮助人进行侦缉、鉴别、搜索和 *** 等方面常大显身手。
24、牧民居住在没有屏障的茫茫大草原上。经常遇到狼群和野兽的袭击,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便开始养狗。
25、牧民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狗。夜间,只要狗在门外守候,
26、牧民就可以免除或减少被猛兽袭击的危险。打猎时,牧民常把它带在身边,狗还能协助牧民寻找野味,捕捉野兽。放牧时,牧民把陪伴在身边的、忠心耿耿的狗,当作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傍晚,千百只羊群卧圈之后,狗便替牧 *** 行照料。据说,狗监视狼的行踪极为巧妙:狼之一次进羊圈时,先不吃羊,而是转一圈就出来,看看有没有逃路。如果没有逃路,它宁肯在羊圈里卧 *** ,也绝不叼羊。狗发现后,汪汪狂叫,狼便逃之夭夭。牧民对狗非常疼爱,凡是人吃的食物,都有狗的份。年节时分,主人还要特意给狗吃些好饭。因此,牧民养的狗,个个都是毛色光滑,讲究卫生。
27、狗对主人忠贞不二,绝不会见利忘义,抛弃主人。如果主人外出时遇到意外而倒在路上,狗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主人。
28、热爱生命,保护动物,是蒙古人的美德。倘谁要 *** 狗,牧民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29、鄂尔多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已逐渐被定居轮牧所替代,住上了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房屋。为了适应游牧时的生活环境,他们倒场放牧时,仍需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为圆形,一般高七、八尺,直径丈余,四周用条木结成网状圆壁,屋顶用椽木组成伞骨形圆顶,周围和顶上覆以白色的防寒毡。冬天,毡子厚,有两三层;夏天,只有薄薄一层。毡面用毛绳从外面勒紧。壁上留有木框门,门大都朝南,也有朝东南的,借以避开凛冽的西北风。顶的 *** 留有圆形的天窗,用来通风排烟和吸收阳光。室内的中间部位有炉灶;门的右边,放置炊具,常置一张宽1公尺,长2公尺的矮床。油漆小木柜上放着被褥和毯子,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毛毡。一个蒙古包重约 *** -300公斤,两匹骆驼或一辆牛车就能运走,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好使用。由于北方气候寒冷,冬季风雪大,蒙古包的结构非常科学:圆形,遇到大风雪阻力小;顶尖,下雨时不存水;门小而连地,雪不易堆积。蒙古包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已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其结构仍保留着原始独特的风格,但包内的陈设已逐渐向现代化发展了。
30、蒙古族的服饰艳丽美观,别具一格。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
31、头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经济条件好一些的,是用珍贵的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材料制成,长1公尺左右,从头顶一直垂到双肩,重一二公斤。此外,还要佩带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平时,牧区妇女大都用红色或绿色的长绸子缠在头上。牧区的男子,冬季喜戴皮帽,夏季则戴前进帽。在牧区,不论男女都喜爱穿身宽袖长的长袍。长袍肥大,乘骑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袖子宽大,便于持马缰。长袍较长,直至脚面。长袍镶着美丽的花边,袍子下面左右不开岔,领子比较高,钮扣在右侧。
32、腰带。男、女牧民喜在腰间束布或丝绸腰带。牧民系上腰带骑马,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与垂直,冬天还可保暖。此外,“男子在腰带的右侧,挂一柄小 *** ,刀鞘上还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筷子,刀鞘上坠有银或金的链子,左侧的小链,拴着打火用的燧石,还挂着烟盒。”
33、蒙古靴。蒙古靴好穿耐磨,鞋帮子上配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靴子里有的衬着皮子,有的垫着毡子。蒙古靴有单的、有棉的,青年人特别爱穿。蒙古靴尖端向上翘着,这是为适应骑 *** 需要而设计的。
34、蒙古族的 *** *** 主要是信奉 *** 教。蒙古族信奉 *** 教始于元朝。明代, *** 教在漠南蒙古地区的传播,得到明朝 *** 者的鼓励、扶植,清代,在漠南新建了许多寺庙,僧人剧增。这样,蒙古族地区的 *** 活动中心便成了各地的 *** 寺院。他们的 *** 生活,除了在家中敬佛、祀佛外,每逢庙会,必定参加。届时,还将举行隆重的跳 *** 活动。祭敖包庙会也是蒙古族每年重要的 *** 活动。蒙古族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唯诚唯敬。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筹备,邀请 *** 到敖包处,或 *** ,或打大鼓,并要诵经。 *** 教系藏传 *** 的一支,起源于 *** ,其领袖人物为宗喀巴。僧人戴 *** 僧帽。
35、蒙古民族的节日,是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一项重要内容。
36、那达慕大会,常在水草丰茂、畜群肥壮的盛夏或秋季举行。大会期间,除开展 *** 、摔跤、射箭比赛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祭祀时 *** 们还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祷神灵保佑,祝愿人畜两旺。除白天举办歌舞表演外,夜幕降临,人们便在辽阔的草原上围着篝火,伴随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的节拍,通宵达旦,彻夜不停地、欢快地歌唱,尽情地跳舞。
37、祭敖包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 *** 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 *** 丰收年。
38、蒙古族过年,有小年和大年之分。
39、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 *** 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40、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41、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民族的禁忌也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之一。那么,蒙古族的禁忌主要有哪些呢?
42、进入蒙古包前要把马靴放在门外。入包时,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包边。离包时走原路。告别主人时,主人返回蒙古包后,再上车或上马。
43、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去接。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如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蒙古族妇女坐月子,满月前不能进家串门,他们在门 *** 的标记是:生男孩的,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 *** )。倘是女孩,门的左边挂的是红布。严禁客人打骂狗。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参观 *** 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介入;参观时不妄加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五、蒙古果子的做法步骤图,蒙古果子怎么做好吃
1、将除食用油外所有材料混合和面,和好后醒30分钟,可以用面包机和面功能解放双手哦,和面时候干了加酸奶,稀了加面^_^
2、面醒好后分成两份,揉圆擀成1厘米厚面片,如图切成3乘5厘米大小的长方形,中间用刀划一道,划透但两头不划穿
3、抓住切好的长方形一边,另一边从中间划开的地方钻过去铺平,一个蒙古果子整形就完成了
4、锅里加入适量食用油,大火热油,转小火放入整形好的果子炸,一面变色后翻炸另一面,反复两三次,待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六、蒙古果子的做法
1、蒙古果子是一道具有浓郁蒙古风味的传统糕点, *** 步骤较为简单,下面将详细介绍蒙古果子的 *** *** 。
2、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主要材料包括:小麦粉500克,糯米500克,红豆沙馅或者其他喜欢的馅料适量,白糖适量,清水适量。
3、接下来,先要将小麦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好的面糊放置静置30分钟,让其发酵。发酵过程中,面糊会变得更加柔软。
4、待面糊发酵好后,可以开始 *** 蒙古果子的外皮。将面糊分割成小块,然后用手将其搓成圆形的饼皮。这个饼皮要稍微薄一些,但要注意不要太薄,以免包馅时破裂。
5、接下来,将饼皮放在手掌上,用勺子将馅料放入中间。可以选择红豆沙馅,也可以用其他的馅料,根据个人口味来决定。
6、然后,将饼皮折叠成半圆或者三角形,并用手指沿着饼皮的边缘掐紧,以确保馅料不会漏出来。同时,再用刀子在饼皮的边缘刻上一些花纹,以增加蒙古果子的美感。
7、最后,将包好的蒙古果子放入蒸锅中蒸熟。蒸的时间根据个人口味和果子大小而定,一般需要蒸约20到30分钟。
8、蒙古果子出锅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撒上一些白糖,增加甜味。蒙古果子可以作为早餐、下午茶或者甜品食用,非常适合搭配一杯热茶或者咖啡享用。
9、总的来说, *** 蒙古果子并不复杂,只需准备好材料,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 *** 作,就能 *** 出浓郁的蒙古风味的糕点。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创新,例如在馅料中添加一些坚果或者水果,让蒙古果子更加美味。尝试 *** 蒙古果子,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还能感受到浓郁的蒙古文化氛围。
七、蒙古果子的做法和配方窍门
1、主料:面粉500千克、牛奶 *** 毫升。
2、辅料:奶嚼口100毫升、白糖2勺、小苏打1勺。
3、白面备好,加入100毫升奶嚼口,加入一盒酸奶,味道是一样的。
5、面中加入小苏打,或者安琪酵母一大勺。
7、将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至一小时。
12、油锅烧热,将小面条放入油锅内炸至金 *** ,捞出控干油。
关于蒙古果子,100种蒙古果 *** 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