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的知识,包括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由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有哪些
1、由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 *** 辟地。
2、【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3、【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4、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准备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
5、【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6、【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7、【出自】:战国作者不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8、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近义词】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坚韧不拔
11、【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 ***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13、【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14、【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15、【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16、【出处】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17、大水漫上天际,鲧 *** 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 *** 鲧。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 *** 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18、【示例】: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19、【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20、【解释】:古代神话传说: *** 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21、【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 *** 如鸡子, *** 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 在其中。”
22、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 *** 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 *** 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 *** ,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 在天地中间。
23、【示例】:感谢那些 *** 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更高的幸福,更大的快乐。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2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25、【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筚路蓝缕、亘古未有
二、由中国神话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有哪些
由中国神话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有:
【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自】:《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示例】:真谓~,必渴死者也。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解释】:相传 *** 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 *** 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自】:明·无名氏《 *** 过海》第二折:“则俺这 *** 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示例】:说得好,咱们就~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拼音】[ chángé bēn yuè ]
【解释】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解释】: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出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示例】:尝笔唐人《七夕》诗,咏~,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分句、宾语;含贬义。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示例】:宾南如~,每不自量。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三、由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
1、由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 *** 辟地。
2、【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3、【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4、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准备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
5、【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6、【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7、【出自】:战国作者不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8、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近义词】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坚韧不拔
11、【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 ***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13、【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14、【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15、【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16、【出处】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17、大水漫上天际,鲧 *** 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 *** 鲧。鲧的部落里分出了禹氏族,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 *** 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18、【示例】: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19、【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20、【解释】:古代神话传说: *** 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21、【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 *** 如鸡子, *** 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 在其中。”
22、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 *** 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 *** 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 *** ,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 在天地中间。
23、【示例】:感谢那些 *** 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更高的幸福,更大的快乐。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2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25、【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筚路蓝缕、亘古未有
好了,关于神话故事演变的成语和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