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龙之乡动物世界和龙之梦动物世界游玩攻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龙和兔有什么传说吗/
1、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卯”时---清晨五时至七时,又称“兔时”。
2、说起兔子当生肖,民间倒是有一段有趣的“兔牛赛跑”的传说呢。
3、相传兔子和黄牛是邻居,他俩相处得好,互称兄弟。黄牛以勤劳苦干度日,兔子靠机灵能干为生,日子都过得不错。
4、有一天,善于长跑的兔子在黄牛面炫耀道:“我是动物世界中的长跑冠军,谁也跑不过我!”黄牛虚心求教教长跑的绝招,兔子却骄傲地摇摇头说:“长跑冠军得靠先天的素质,学是学不会的。再说,长跑得身轻体便,你这粗壮的身子,恐怕是永远跑不快的。”
5、黄牛的心给兔子说得凉了半截,可心里不服气。从此,黄牛开始练长跑,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牛劲,黄牛终于练成一双“铁脚”。尾巴一翘,四蹄如风,几天几夜也不知疲乏。
6、到了玉皇大帝排生肖的日子,依照规则,谁先到就让谁当生肖。黄牛与兔子约定,鸡叫头遍就起来,直奔天宫争生肖。
7、鸡叫头遍,黄牛起床时,兔子早就一个人跑了。兔子跑了好一阵子,回头一持,不见任何动物的影子。兔子心想,我今天起得最早,跑得又最快就是睡上一觉起来,这生肖的头名也是非我莫属。于是,它在草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8、黄牛虽然落后了,但它任坚韧的耐力和平时练就的铁脚,一鼓作气,当兔子还在酣睡的时候,便先跑到了天宫。
9、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兔子,睁眼一看,原来是老虎一阵风般地跑过去,这下兔子急了,赶紧追赶,可惜慢了一步,始终还是落在了老虎之后。由于牛的双角间还蹲了一只投机取巧的小老鼠,结果兔子只排到了第四位,前三名是鼠、牛、虎、
10、兔子虽然当上了生肖,但终穷觉得脸上无光,输给了自己讽刺的老牛,回来以后,把家搬到了土洞中,现在的野兔也还是住在土洞中,不过,兔子是不会吸取教训的。不信,你今天再来一个“牛兔赛跑”或者“龟兔赛跑”,得冠军的肯定是兔子。
11、清晨5--7时(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唯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12、玉兔捣 *** ,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 *** ,跪地捣 *** ,成 *** 丸,服用此等 *** 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 *** 的阴阳协调。
13、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她就是嫦娥的化身。因嫦娥奔月后,触犯玉帝的旨意,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 *** 以示惩罚。
14、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 *** 。
15、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 *** 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16、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17、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18、孩子们明白了 *** 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 *** 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19、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 *** 了!
20、也有人说玉兔本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而又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情愿变成了她更爱的小动物--玉兔.可惜嫦娥始终不知玉兔就是她日夜思念的后羿!
21、这也源自一个有关后羿和嫦娥的传说。后羿和嫦娥本是从天庭派到人间的,因嫦娥不愿长期过寂寞的人间生活,便偷吃了不死 *** ,奔月后变成丑陋的“蟾蜍”(癞 *** ),被罚终日捣不死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失去了从前的 *** ,寂寞异常,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感叹:“嫦娥应悔偷灵 *** ,碧海青天夜夜心。”玉兔就是嫦娥,但玉兔何以成了嫦娥呢?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他们不但自称为虎,而且喜欢将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对几乎所有尊崇的神灵都称为虎神,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嫦娥奔月后成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而把“菟”解说成“兔”,是晋代学者王逸注解屈原《天问》时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后人沿用这个错误的解释,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可见,玉兔捣 *** 就是月神嫦娥捣 *** 。(来源:《我们的节日》)
22、文王姬昌之长子伯邑考,被妲己 *** 后三魂化作玉兔。
23、据《 *** 演义》,他生 *** 敦厚仁爱,是一名孝子。 *** 因触怒纣王而被监禁,伯邑考为了营救 *** ,带了七香车、醒酒毡与白色猿猴三样异宝,献给纣王。
24、纣王妃妲己见伯邑考长相俊美、琴艺绝伦,欲加亲近,但却遭伯邑考正言羞辱,气愤之下,先是诬告伯邑考 *** 自己;又暗自现出原形,引出白猿的杀意,最后再诬陷伯邑考之琴声,是在暗骂纣王无德。于是伯邑考就这样被妲己诬陷,割去了四肢,万刃剁 *** ,做成肉饼后,妲己再送给他的 *** 姬昌吃下。
25、最后西伯侯终于施计回乡,当他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的流下眼泪。这只小兔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了西伯侯的宫殿,在西伯侯的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却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这时,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将它带到了月宫。
26、晋代傅玄《拟天问》有“月中何有,白兔捣 *** ”句。月有玉兔之说,民间久已流传。故旧时每逢八月中秋,街上即有“兔儿爷”、“玉兔捣 *** ”“兔山”等节令玩具上市。图中“玉兔”为模制, *** 耳,中空,有线。线连持杵之臂,拉线杵即上下捣动。“玉兔降临人间”,小儿齐欢欣。。《 *** 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 *** 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 *** 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
27、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
28、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顺、敖闰
29、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
30、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31、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 *** 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之一卦。
32、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 *** 、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 *** 与赤龙 *** 而 *** 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33、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 *** *** 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 *** 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 *** 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 *** 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34、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35、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
36、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
37、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呵!”龙女又是撒
38、娇又是装哭,龙王总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
39、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
40、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
41、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
42、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
43、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44、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
45、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
46、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
47、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
48、正巧,海滩土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捕鱼小子,看到这条光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
49、“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
50、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
51、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
52、赚笔外快用用?”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53、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
54、悲之心,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
55、善财稽首道:“菩萨哎? *** 哪有银两去买鱼呀?”
56、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57、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
58、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
59、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
60、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
61、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内??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
62、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
63、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
*** 、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
65、“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I”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
66、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67、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
68、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
69、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
70、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71、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
72、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
73、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
74、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75、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
76、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一直
77、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
78、“小孽畜,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
79、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
80、“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81、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
82、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个“教女不严”的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
83、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
84、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善财蹦蹦跳跳来到
85、“龙女 *** ,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
86、“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说着就要叩拜。
87、“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
88、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观音菩萨
*** 、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
90、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
91、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铜它的水晶宫去了。
*** 、舟山岛西岸有个海湾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倾泻下来,犹如百尺白布悬挂在峭壁
93、上,煞是壮观。年复一年,在岭脚边冲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龙潭”。
94、相传很久以前,潭里有一条白龙。每当乾旱之年,那白 *** 吸来东海之水,化作甘霖喷
95、降下来,使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白龙,都称他为“岑港白
96、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龙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听一信了东海龙王的馋言,降
97、下旨意,不许他再到东海吸水。白老龙只得忍气吞声回到龙潭。一路上,只见禾菽枯焦,遍
98、地生姻,心中好不怆然。一行走之间,忽然耳边响起一阵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轻妇人
99、浑身披麻,正跪在滚烫的沙滩上,面对着大海嚎哭。白老龙听了不免心酸,便上前 *** :
100、那妇人抹泪一看,见是一位白须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正关切地看着自己,心里一
101、暖,便哭诉起来。原来那妇人名叫青莲,从小死了 *** ,由兄嫂作主,嫁给一个孤身小子,
102、夫妻十分恩爱。谁知好景不长,两人成亲不到半年,就碰上这大旱季节。田里没指望了,丈
103、夫便邀集乡亲们下海捕鱼。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横祸,船被风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
104、她一个年轻 *** ,无依无靠,好不凄苦。
105、白老龙听了非常同情,叹了口气说:“大嫂不要过份伤心,自古人死不能复生。若不嫌
106、青莲一怔,慌忙收泪道:“这……这如何使得!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你这样大
107、白老龙捋着白须说:“大嫂尽管放心,老汉自有道理。”
108、青莲见他说得诚恳,心里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样,八成也是个落荒遭灾的。我何不
109、积点阴德,将他收留下来。”于是说道:“我从小没爹没 *** ,就让我认你作爹吧!”.说
110、白老龙心里好不喜欢,忙伸手将她扶起,笑着说:“青儿不必多礼,老汉当之有愧了!”
111、当天夜里,白老龙借着星光叮叮当当动手修起船来。青莲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
112、白老龙的嘱咐,做了满满一篮糯米块。第二天天亮,青莲提着篮子来到海边,左看右看,却
113、找不见那条破船,心里正着急,忽听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见白老龙汗水淋漓地从一条崭新
114、的船里爬出来,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经修好了,心里又高兴又感激,忙迎上去说:“爹爹辛苦
115、白老龙吃过糯米块,带了几名渔工,当天就出海捕鱼了。渔船像箭一样驶离港湾,不一
116、刻就来到东海大洋。白老龙吩咐渔工撒网,自己却枕着舱板“呼噜呼噜”打起瞌睡来。只见
117、他一边打鼾,一边流汗,巨大的汗珠从他额上不断地涌出来,沾湿了舱面。渔工心里好不奇
118、怪,却又不敢叫醒他。不一会,鼾声止了,又听他梦叹般地喊道:“快起网!快起网!”渔
119、工闻声,慌忙赶到船沿拉起网来。
120、说也奇怪,几个人拉着偌大一顶渔网,却像扯着一条丝线那般轻巧。拉呀拉呀,拉出海
121、面,竟是满满一网大黄鱼,条条金光闪亮,尾尾活蹦乱跳。渔工惊喜万分,忙把黄鱼倒进舱
122、里。谁知倒啊倒啊,三个船舱都装满了,网里的鱼还不见倒完。渔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
123、傍晚,渔船归航。青莲见捕了这许多大黄鱼,心里高兴极了!大伙听说这个白须白发老
124、人捕鱼的本事这么大,都纷纷赶来,求他作大伙的带头老大。白老龙捋着白须哈哈笑着,满
125、从此,白老 *** 领着大伙起早摸黑地捕起鱼来。每次出海都是满载而归,捕上来的鱼又
126、大又肥,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127、转眼半年过去了。一天,白老龙又领着大伙出海去了。青莲在家准备好白老龙爱吃的糯
128、米块,照例到海边去等船回来。等啊等啊,直到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还不见渔船归航。青
129、莲又饿又累,就倚着礁石打起盹来……
130、突然,她望见面容憔樵悴的义父匆匆走来,满怀悲愤地对她说:
131、“青儿,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岭下来找,我的屋前挂着九丈六尺
132、青莲上前去拉,却扑了个空。顿时惊醒,才知是梦,心生疑惑。突然,只见海面上呼啸
133、的狂风推着小山似的大浪铺天盖地涌来。这风多大呀!
134、把岸上所有的船桩都吹跑了把最坚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连怔怔地望着汹涌的大海,想
135、到自己丈夫的悲惨遭遇,立时脸孔发自,浑身发抖,对着茫茫海天失声痛哭起来。
136、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风平浪息,可是好心肠的白老龙却再也没回
137、来。青莲想起梦里白老龙跟她说的话,就决定要到岑港岭下去寻找义父。她做了一篮白老龙
138、爱吃的糯米块,告别了乡亲们上路了。
139、走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村又一村,终于来到岑港岭下,举目一看,只见四野茫茫,哪
140、有一户人家?心里不免有点害怕。正在焦虑,猛见岭脚边有一个石潭,上面悬着百尺飞瀑,
141、就像飘着一块白布。青莲赶紧放下篮子,取出糯米块往潭里丢。丢一块糯米块,叫一声爹。
142、丢了一阵,叫了一阵,潭中突然泛起一阵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对龙角来。
143、青莲吓了一跳,却听潭中传出声音道:“青儿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144、青莲听了,伤心地哭道:“爹爹,你为啥变成这副样子?”
145、白老龙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条白老龙,想不到此番帮助百姓捕鱼,又得罪了东海龙
146、王,在玉帝面前参了一本,说我残害水族,扰乱龙宫,玉帝降罪下来,把我禁铜在这龙潭之
147、青莲闻言:心里气极啦!顿时揩乾眼泪,忿忿地叹道:
148、“唉!为什勤劳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获罪呢?这样不公平的世间,活着还有什
149、么意思!”说完,她把糯米块全倒进潭里,自己也跟着跳下去。青莲跳进龙潭,就变成一条
150、青龙,跟着白老龙隐没在清清的潭水中。
151、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们,设立了两个会社:一个叫白龙会,一个叫青龙会。每隔
152、三年一小会,十二年一大会。出会时,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造型美观的青、白二龙,穿村游
153、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154、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友谊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南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
155、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
156、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 *** 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157、“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158、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159、 *** 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160、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二、《五彩龙鸟》读后感
1、《五彩龙鸟》读后感范文1
《五彩龙鸟》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写的是二亿多年前恐龙的演化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恐龙世界。
2、《五彩龙鸟》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写的是二亿多年前恐龙的演化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的恐龙世界。
3、在那个时代,两个关系亲密的恐龙家族因一次大 *** 最终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两个原是同类的恐龙族群,命运却大大的不同。岫的后代越来越强大,澄的后代却越来越弱小;岫的后代变成了可怕的食肉恐龙,澄的后代越来越瘦小,并长出了彩色的羽毛;岫的后代让自己的卵自生自灭,而澄的后代却“发明”了抱窝孵卵;岫在陆地上由于食物的缺少而残忍的杀害同伴,而澄因为顾及未出世宝宝的安危而爬到了树上生活;岫冷酷无情,澄感情丰富;岫在侏罗纪大黑暗中彻底灭绝,而澄却展开双翅,翱翔蓝天,变成了五彩的龙鸟!
4、是什么让原本同类的两个家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是爱!是家庭的温暖让这个家族延续下来。所以,爱是生命进化的能量。懂得了爱,懂得了生存,才拥有了更强大的进化力量,从而获得永恒的辉煌。作者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让它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束语吧!苦难进化智慧,悲痛催生灵感,感情净化灵魂,爱是最宝贵的、不可替代的生存技能!
5、动物世界总是充满乐趣,我们可不要小瞧动物,它们有时比人还要强大。面对恐龙之谜,我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沈石溪的《五彩龙鸟》,与沈石溪共同探寻恐龙世界。
6、两个原是 *** 的恐龙家族,大 *** 后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岫的家族用冷酷与自私织成仇恨,使它们走上了 *** 的路;而澄的家族享尽家庭温情,令人惊讶的是,生命舞台上留下的竟然是势力单薄的澄的家族。是爱让他们赢得了永恒的光辉!
7、我放下书,细细回味,没想到身为冷血动物的恐龙也有感情,真是不可思议!它们为了使自己的后代能安居乐业,冒着生命危险去衔胶泥筑巢,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也如同筑巢,你每节课都得仔细听讲,每项作业都要认真完成,如果有些知识没弄懂,后面的学习就会很艰难。这就需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如果你放弃了,或许就永远爬不起来了。
8、但更使我感动的还是爱与温情,澄的家族给我们人类做了个好榜样,现在社会上的 *** 部分都很善良,可仍然有人很自私,这些人将好人变成坏人,太可恶了!我情不自禁联想到了《 *** 》这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儿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9、从《五彩龙鸟》这本书中,我大开眼界,目睹了恐龙进化成鸟的过程:由于生活所迫,澄的家族搬到了树上,它们的种族逐渐进化,体格变的娇小,颌下的牙齿蜕化的稀松酥软,嘴巴角质化,出现了类似喙这样的 *** ,连它们的前肢也越来越萎缩,四根指爪只剩下三根叉状软骨,在前肢部位靠肩胛的地方长出了两块骨骼,骨骼外面还长出了一层薄膜,最要命的是,那两块骨骼上还长出了羽毛,一次偶然的求生,它们创造了侏罗纪飞天奇迹。对于我这个动物爱好者来说,又增添了一个新知识呢!
10、让我们展开翅膀,在空中翱翔,一起努力学习,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11、我读过很多书,我看到了诸葛先生的鞠躬精粹,领略了鲁智深的旷达豪情,知道了林黛玉的 *** ,钦佩于孙行者的胆识……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五彩龙鸟亲情的温暖和伟大。
12、《五彩龙鸟》是著名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不同,因为它是以一个种族世代的变迁与进化为主体,主角更是一个种族。
13、白垩纪,世界的一大转折点,因为世界霸主——恐龙,在这一纪灭绝了。
14、侏罗纪兴起的霸主,曾统领地球,却在白垩纪的一次大灾难——小行星撞击地球中灭绝,而活在肉食动物更低级的.五彩龙鸟,却在这场大灾难中意外地活了下来,这是为何?也许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低层,在灾难发生时,所需的食物量少,没被饿死;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不能露脸,恰好躲过了这场灾难;也许……不管因为什么,我想更大的原因还是它们之间的感情。
15、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特有名词是什么吗?呵呵!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大多中国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远离家乡,在外工作,长年不在家,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家,也许有人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淡了,孩子和自己越来越疏远了。知道了为什么吗,嘻嘻其实我也不知道……
16、呵呵!开玩笑的,因为你们在外打工,是!生活是有所改善,但你们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远离了你们。
17、亲情有多伟大,听我讲个故事就明白了:
18、有一位孝子,他的 *** 去世了,母亲得了重病。有一天,他的母亲突然想吃笋,便告诉了他,他眉头紧锁,心想:这大冬天的哪来笋吃,可为了母亲,他还是出去找了。
19、他跑去竹林里寻找,可是四处寻找无果,而且还因为扒土手指都划出血了。他感到很失望,不知道该如何向母亲交代。
20、真当到无比失落的时候。出现了一位神仙,他对这位孝子说:“我被你的孝心给感动了。你去找一些竹林隆起的土堆,竹笋就在下面。”
21、他按照神仙的旨意去找了一下。果然找到了竹笋。
2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心,上天都会被感动。
23、亲情的伟大总是让人惊叹不已。一切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24、《五彩龙鸟》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过的唯一的有关远古动物的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两个恐龙家族不同的命运。
25、我非常喜欢巨型恐龙,比如雷龙、 *** 龙等等,觉得它们高大强壮生命力极强,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但最终还是灭绝了。而澄的家族却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渐渐进化演变成现在的鸟类。
26、恐龙为什么灭绝?科学家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陨星碰撞地球,导致 *** 发出放射 *** 物质,使很多物种灭绝;又有人认为,天气变冷,食草恐龙因没有草而饿死,由此产生连锁反应,让食肉恐龙也饿死;还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使恐龙家族生育行为停止的植物被恐龙吃掉,导致恐龙没有后代直至灭亡。而澄的家族因个小在灾难来临前躲进地洞,也因个小所需热量少,只要少量的食物就能生存下来,那些植物被大型恐龙霸占,因个小无法争夺,这样澄的家族因祸得福,避免了自己的种族衰灭从而活了下来。
27、澄的家族在灾难过后,通过努力与爱支撑着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而人类也是因为爱使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三、春申君的家乡是哪里
——西南江夏文化(2014重庆)论坛 ***
《史记》记载:歇公春申君学识渊博、生 *** 豪犷、博闻多智、才华出众,不仅有 *** 远见,还以能言善辩著称,是当时著名的 *** 家、军亊家、社会活动家。
司马迁著的《史记》之中,只是说其是楚国人,未具体指明楚国何地。那么,春申君的故里在哪里?遂成一大历史之迷。
根据《中华姓氏通史·黄姓》记载,“禾坪谱、潮州谱等说他祖籍湖广武昌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出身新罗(今 *** ),君返回楚国仍居江夏”。《湖南黄氏世谱》则认为春申君仍居古黄国地,并说:“盖黄入楚居,其宗族未尝他徙也。”在各地争先恐后打名人牌的今天,河南潢川凭借潢川是古黄国祖地,楚王曾赐淮北12县与春申君,故推想此地乃他的故乡。赐者,非故居也。河北沙洋县只据《荆门州志》一个地方记载说有春申君的故居,但无详细记录。一志之记,难已为定。湖南常德又凭《中湘四修谱》说黄歇居黔中(常德),一句话而自定为黄歇故居,也难以令人信服。重庆巫溪借历史上曾与太平县接壤,也把万源市的万顷池搬到距原边界数百里的红池坝,重庆市 *** 还拨款数亿打造所谓春申君的故乡。上述四地均无正史典籍记载,只可以说黄歇到那些地方去过、待过;或游历,或为官。
春申君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呢?学界尚无确论,现有历史文献来看,春申君故乡应在四川达州境内。
关于春申君故乡,史 *** 载不多,最早见于《图经》:“万顷池,春申君故居之遗也。”其后一些史书也有类似表述。也就是说,正史记载的春申君故乡在万顷池,只要能找到万顷池,就可确定春申君故乡所在。那么,万顷池又在哪里呢?
宋元丰八年,《元丰 *** 志·附录》“达州”目说:“万顷池,《图经》云:春申君故居之遗也”,这是历史典籍最早把万顷池、春申君和达州连在一起的记载。
南宋宝庆三年成书的《舆(音:余)地纪胜》,据《蜀中名胜记》卷二十一,“太平县”条转引前书称:“(县)东北八十里,万顷池,是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万顷,邻邑诸水皆源于此。”
明洪武九年,降达州为达县,原诸县皆省,成书于明大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载万顷池在达县,对万顷池的直接记述与《元一统志》相同。
清乾隆六十年钟莲主编的《太平县志》记载:“万顷池,县东三百里,一名千顷池,在峡口山之南,交大宁县界,接近万顷山,幽谷深箐(音:庆),水潴(音:朱)为池,水分四道,一出县北江,一出大宁,一出奉节,一出云阳。”
《类书》:“池在达州,相传为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万顷,多花果园林之胜。”
近日,我市知名地方旅游文化史学者邓高先生约见《达州日报》记者,公布了一项他经过11年艰辛考证而得出的惊人结论:“战国四公子之一,有着上海之父美誉的春申君是达州人!”这一考证如果最终得到证实的话,那么我市的历史文化又将添上璀璨的一笔。
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春申君,如何又成了达州人呢?据邓高先生介绍,早在19 *** 年,他便从新编《达县志》初稿中查阅到有关春申君故里在达县麻柳古万顷池的记载。这一发现引起了邓高的浓厚兴趣。但由于《达县志》中的记载有传说之嫌,邓高没有匆匆下结论,之后便开始了长达11年的认真考证历程。1995年,他从四川大学陈应鸾(音:峦)校注的《太平县志》中得到了春申君故里万顷池的进一步论证;1997年,他从《达川地区志·建置卷》中获悉达州历史上曾因境内有万顷池而名万州;1999年,他查阅到 *** 《达县志》中有春申君故里乃万顷池的记载;2000年,他从《上海市志·建置卷》中获悉上海其战国时为春申君封地而得名申城;2003年,经过实地踏勘及大量翻阅《辞海》、《中国通史》、《史记》、《四川通志》等书籍,邓高先生终于得出了春申君故里万顷池确实在今天的达县麻柳境内的结论。
春申君是达州人!邓高先生这一结论如果得到最终论证的话,不但可以解开春申君故里究竟在哪里的一大悬案,而且还可以为我市历史文化增添浓墨重彩。
(二)春申君故里万顷池在达县麻柳
《达县志·社会风土篇·民间传说》中记录:“达县城东南90里麻柳坝有一池,周长约数百丈,形似长扁,烂泥颇深,不可耕种,农人留作蓄水,当地人叫‘烂泥湖’。相传为古之万顷池,又名鉴湖,楚春申君故里。”
又据清乾隆《达州志》中也有关于春申君故里在达州的记载。知州宋名立在序中写道:“维杀川之绣壤,实西蜀之名区,风岭嵯峨,巴渠荡潏(音:预);池名万顷,春申君结客之乡,山号峨城,舞阳侯[樊哙]挥戈之地;夜月射丁溪之馆[元稹],杜宇啼红;春风鸣丙穴之泉,嘉鱼养碧。若夫德堪俎豆,代产伟人;品重璚璋(音:琼章),世传令范。”这也佐证了《达县志》中记载之事并非空穴来风。
四川大学陈应鸾注:“以万顷池为名者有三,一在城口,一在万源之石塘坝,一在达县。”《太平县志》又载:“冠帽山,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半山有池,其深莫测,昔年坝田缺水,决此水灌田,而池中吼声大作,雷雨骤至,水自陷下不流。是夜,居民梦人言,令民躲路。民人遂于沟中及前山、青龙各立庙,名曰回龙观,至今久雨不涸,决缺犹存。”清光绪本和 *** 本《太平县志》载:冠帽山为石塘坝主山,山半有龙池,大逾十亩,不溢不竭,相传即为千顷池。因此,不是达县麻柳万顷池。
经综合论证:春申君故里在达县麻柳万顷池。一是因为城口县万顷池地处深山老林,地势高峻,为四水之源,且战国时期该地尚为地老天荒,人迹罕至的动物世界,故不是春申君故里。二是万源市石塘坝冠帽山之龙池,只有十亩大,与万顷(15万亩)池的称呼是大相径庭,故不是春申君故里。三是今麻柳尚存万顷池的遗址烂泥湖,至今面积近500亩,围湖造田之前近1000亩,今烂泥湖村由此而名。据实地踏勘,古万顷池以今烂泥湖村为中心,以明月江为轴线,以今碾盘湾、 *** 寺、铜鼓堆、四方碑、联寨、大风场、土桥、双堰塘、沙河、石宝寨和麻柳场为湖滨,面积与万顷误差不大,乃名副其实。四是今大风高拱桥处河岸有被疏通的痕迹。据分析,古时此处有巨石阻塞,形成瀑布,内侧阻明月江水成万顷池,外侧瀑布高悬冲刷成今大风潭。今之明月江大风以下河道的疏通工作从未停止过,尤以明朝万历时期今亭子镇花园村的卫承芳官至吏部尚书后,倡导明月江水运,至今尚传卫阁老开河的故事于民间。
南朝梁时期大同二年(公元前536年),因境内有万顷池,在今达州市通川区设万州,州领6郡,可见万顷池的影响深远。据史考证,今铜锣山脉(雷音铺)为古楚国和巴国的天然国界。时万顷池往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荆州江陵县]的交通较为便利,主要路线是经檀木、开江至开县的巫山坎、铁桥、临江后,即可乘船沿西河和小江至云阳通长江而一帆风顺。
古代万顷池遗址烂泥湖地带,建有 *** 寺,正门有楹联:“林密溪幽,忆当年春申落籍;钟鸣谷应,观此地佛像藏山”。白云寺有诗仙李白拜谒春申君而赋的《白云寺诗》曰:“一支凤凰落南垭,两条真龙戏珠沙。白云连生万宝寨,红日高照七里峡。”烂泥湖村有土丘古 *** ,高丈许,传为黄歇墓。昔日人称当地百姓“任侠尚气,有黄歇遗风”。通过对麻柳和大树片区地名详查,发现了大量饱含历史信息的地名,尤其是“黄都乡”和“黄庭乡”等关联 *** 很强的地名。
(三)达县 *** 全力打造春申君故里
近日,达县县委、县 *** 向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赠送了一尊春申君塑像。
上海和达县因为春申君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为加强上海和达县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两地友好合作的桥梁,达县特邀请我国 *** 雕塑家叶毓山教授创作了一尊高85厘米、底座配1·2米高乌木座的写实 *** 春申君青铜塑像,赠送给上海世博会陈列展出。
2、达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邓高告诉记者,据了解,达县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宣传当地是春申君故里,四川文理学院还为此举办了学术研讨会。
3、今年3月16日,达县县委领导在会见 *** 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达县篇摄制组时,明确表示达县将全力打造春申君故里历史文化名片。
*** 国际频道( *** -4)《走遍中国》黄金强档栏目于2010年6月6日晚20点,用30分钟时间播出了专题片《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在达县》,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关注。公元前262年,楚王同意改其封地于吴,春申君在封地内大兴水利,发展经济,民生安富,深得吴地人民爱戴,并且世代传承,被上海敬称为“上海之根——春申君”和“中国城市之父——春申君”。因此,《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在达县》专题片也是《走遍中国》栏目为上海世博会打造的一部特别节目。
4、央视聚焦达县“火龙”,探寻春申君故里传说。
春申君是战国四君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民间称春申君故里在达县,达县麻柳一带有不少关于春申君的传说。近日,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组走进达县,实地拍摄了石桥镇、东兴乡“烧火龙”和“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栏目组还先后前往达县麻柳、黄都、黄庭等地探寻“春申君故里”的踪影。电视纪录片,挖掘了我市特色文化和历史古迹,展示了达州厚重的历史文化。
5、互联网己认可春申君故里在达州。
6、国家 *** *** 批准以春申君为名的注册商标。
7、《春申君故里在达州》的创作歌曲已由重庆市歌舞团 *** 。
8、达县县委、 *** 决定:由县有关部门组织,以麻柳镇为主体承办,编制春申君故里的建设规划方案。
公元前 *** 8年古黄国被楚国所灭,黄国贵族和人民遭到楚国流放和怆惶逃亡,背井离乡到了楚国和巴国结合部的万顷池地区,也就是今天达县的麻柳和大树片区。“黄都”和“黄庭”充分反映了国破家亡的黄国人思念故国和故乡,并把他们那已不可能复国的梦想淋漓尽致地浸染在了给予庇佑和希望的第二故乡。
关于龙之乡动物世界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