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芽之乡?黄金芽茶叶的产地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黄芽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黄金芽茶叶的产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中国黄茶之乡的产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黄茶的主要产地)
  2. 中国霍山黄芽之乡:大化坪镇
  3. 霍山黄芽简介

一、中国黄茶之乡的产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黄茶的主要产地)

黄茶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它属于轻度发酵茶,出现自2000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其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但要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也正是这步工序,造就了它黄茶黄叶黄汤的特点,中国黄茶之乡的主要产地在我国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

湖南被称为黄茶之乡,这里种植的有全国最多的黄茶,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银针,它的原产地就在湖南省岳阳市,除了岳阳之外,湖南的洞庭湖、宁乡县、岳阳市等地都有种植黄茶。

湖北不光是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黄茶的主要产区,湖北省最主要的黄茶产地,在宜昌市的远安县,这里拥有纯天然的丹霞地貌,这里出产的黄芽茶远安鹿苑全国闻名。

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世纪茶源,我国极品黄茶蒙顶黄芽的主要产地就在这里,蒙顶山海拔高,终年烟雾缭绕,自然环境优越,生长在这里的蒙顶黄芽,曾经也入选过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安徽省是我国的主要产茶区,这里不光生产红茶和绿茶,同时也是我国黄茶的重要产地,我国最有名的黄茶霍山黄芽,产地就在安徽省霍山县,霍山黄芽品质优越,口感清爽醇厚。

浙江省是平阳黄汤茶的主要产地,当然这里除了这一款黄茶比较有名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有名黄茶,像是缙云黄茶、莫干黄芽等等,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出产的茶叶个个品质优良。

二、中国霍山黄芽之乡:大化坪镇

大化坪镇地处大别山腹地,佛子岭水库上游,位于安徽省霍山县西南部,总面积230.9平方公里,人口2.5万。除一些畈区外,大多为崇山峻岭,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镇。

大化坪镇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金山 *** 岭名茶地,竹海栗园水电乡之美誉。大化坪盛产黄芽茶,是霍山黄芽的发源地和主产地,全镇拥有茶园1.96万亩,年产成品茶630余吨。大化坪黄芽真正可称为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

大化坪镇地理位置独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这里山峰俊秀,历史遗迹久远,为旅游开发创造了优越条件,目前已形成一条游佛子岭、白莲崖水库,观大化坪集镇,品大化坪黄芽,赏大别山美景的精品旅游线路。大化坪集镇倚山傍水,建成区面积已达260多亩,人口5000人,配套设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市场繁荣,购销两旺,是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

一是黄芽茶文化。时节,黄芽茶采摘、制茶、买茶、卖茶,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茶乡文化氛围。周边山间地头,农妇们点缀在茶园里;清风徐过,镇上茶香弥散,让人身心清爽。

大化坪集镇的另一文化是学校。这里有大化坪镇中心学校,从小学到初中,集中了全镇范围内大部分的 *** 资源。清晨时分,学校 *** 和早 *** 口号响起,提醒集镇上贪睡的家长们,孩子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的锻炼和学习。小镇上开始渐渐热闹起来,早点铺的香味四处飘散。孩子们的早读声朗朗传来,让整个小镇都有种安详的氛围。

山姑娘欢迎大家来大化坪集镇做客!如果你来的时节刚刚好,你在街道上便能闻到茶香飘溢;无论你去谁家做客,总能喝到一杯香茗;如果你能有幸住上一晚,你可能还能听到清晨的朗朗书声。此外,你一定要尝一尝镇上的早点,豆浆很香,煎饺很美味!

三、霍山黄芽简介

黄茶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霍山黄芽;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霍山黄芽主产安徽霍山大化坪镇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单龙寺、磨子谭、胡家河等地。霍山黄芽为中国名茶之一。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据 *** 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同时还富含氨基酸、 *** 、咖啡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护齿明目、改善肠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2006年4月,国家质检 *** 批准对霍山黄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霍山黄芽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古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之记载。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明代王象晋《 *** 》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现时的霍山黄芽是1972年创制并恢复生产的,于 *** 获省优质奖,90年获商业部奖,同年获“七五”星火科技奖,97年获第三届“中茶杯”一等奖。

霍山山脉在安徽省西部,与豫鄂皖边境的大别山相接,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米。县以山为名,霍山县境内西南的大别山和霍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地势南高北低。西南一东北走向的霍山与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别山呈剧烈转折,习称“霍山弧”。佛子岭水库以上“霍山弧”内的东淠河上游,为现时霍山黄芽主要产区,主要以太阳乡金竹坪。

“霍山弧”沿霍山县西北、西、南、东南部边境构成了山岭相连的一道道屏障,形成 *** 比中部腹地高,仅佛子岭水库大坝一带为一狭长的峡谷水口。“霍山弧”内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区,山高、坡陡、谷深,冬季寒冷,茶树稀少。海拔400一800米的支脉、山肩,生态环境宜种茶,高档霍山黄芽多出产在这一带。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坡积、残积物较厚,土地肥沃,又有佛子岭、磨子潭水库调节气候,是霍山黄芽(也是霍山茶叶)重要产区。霍山县地跨北纬31度—31度31分,东经115度55分-116度43分。属北 *** 带湿润季风 *** 气候区,四季分明,冷热适中,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15.1℃, 7月份平均气温27.87℃,1月份平均气温2摄氏度,酷暑和严寒较少,持续时间也不长。≧0℃的持续天数336天,年积温4700℃。更高气温随海拔升高递减率比通常要大,尤其是夏季可达0.7一0.8℃/100米,山区夏季温凉。山地800米以下常有显著逆温。≧35℃的高温天气,城关有23天,但垂直递减率大,500米以上山地几乎没有高温天气出现。

光照年辐射总量平均488.18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达2 000一2 200小时,年日照率47%(历史上最多53%,最少40%)。

降水常年降水量1 100-1 600毫米,一般海拔升高100米,平均降水量增加60一70毫米,山里降水比山外多。春夏季降水约占全年的70%,秋冬季较少。

湿度常年相对湿度80%,全年≧80%的日数200天左右,低湿干燥天气较少。

雾日全年累计24-33天左右,里山比外山多。据县 *** 观测,海拔500米的大化坪镇百家山(正宗黄芽产地)年降水量1 818毫米,年平均雾日达181天。

土壤广泛分布在中、低山区和高丘陵地带的是黄棕壤,多呈酸 *** 、弱酸 *** 反应(pH5一6.5),粗骨 *** 黄棕壤占96.84%。成土母质为多种 *** 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土壤处于幼年发育阶段,具有“粗骨”和“薄层” *** 特点(属砾质土大类型,土层多小于30厘米),通透 *** 良好,保肥 *** 差,适种 *** 广。据1984年县土壤普查测定,各种养分平均含量:有机质2.5%,全氮0.12%,速效磷11毫克/千克,速效钾86毫克/千克。

霍山黄芽主产于霍县海拔600米以上山区大化坪镇、金竹坪、金鸡山、火烧岭、金家湾、乌米尖、磨子潭等地,这里山高云雾大、雨水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5.5左右,林茶并茂,生态条件良好,极适茶树生长。

霍山黄芽解放前的产量数据没有查到,解放后国家收购自七十年 *** 始,1974年产量为110斤,1978年1010斤,1981年上升到3061斤。

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中李肇《唐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杨晔《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 *** 之散茶也。”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之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曰兰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曰松萝(仿徽茗之法,但徽制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曰连枝,有白连、泉城红、泉城绿、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既老而不胜细摘,则并其宿叶捋而雉之曰翻柯,皆为头茶。至五月初,复茁新茎,其叶较头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涩。价不及头茶连枝之半,是为子茶。

——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物产志》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产》

货之属,茶为之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李肇简介,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 *** 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检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苏商薰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销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叶厚,微苦,枝杆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 *** 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极微,味制具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既数倍,采以维艰,故惟近城及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气候则东南稍暖,谷雨前即可采摘,故有雨前、毛尖之名。西山谷雨后,始能开山,间数日,采摘一次,须二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之分。最后,并宿叶而撷雉之,曰翻柯老茶,为民间常用。春茶既毕,五六月复生新苗,谓之子茶。其干扁而味微涩,价亦半减。然爱惜茶株者,恒蓄不采,取次春茶必茂盛。

又一种名苦丁茶,虽名为茶,实则木本,枝叶似茶而大,有二种:一叶小上有刺;一叶大而圆,皆天然自生深山 *** 间,无子种,与茶同时采制,味苦,其 *** 极凉,可入 *** ,近年茶商多喜购买,山民渐事觅植,极难长成。

六安茶,六与霍所并产也,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山多硗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县茶黄之说,恐亦傅会。惟产茶之地,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西南,迟在雨后,故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

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牙狯负诸贾子母,每刻削茶户以偿之:银则熔改低色;秤则任意轻重;价则随日低昂,且多取样茶。茶户莫能与较;虽迭经告诫,申详各宪,严饬乡保稽查,茶户稍洁实惠,然弊端犹未能尽除也。按茶之为利虽厚,工则最勤苦:日采摘,夜炒焙,恒兼旬不得安枕。人力不足,又须厚雇客工,茶值稍昂,犹可相偿。军兴后,厘捐日益浮费繁多。商人成本既重,则转而抑减民值。近日行户渐增,竟有汇缘茶商,预计价值把持行市者。黠贩收买,则又搀老叶加水潮,茶商得以借口,故茶价愈趋愈下。光绪以来,每斤银不过钱余,贱时才七八分,以是民用益绌。近徽郡仿外洋以机器烘焙,制精工省,颇获其利。本邑绅商,如能集股,设公司,精其制造,则利权 *** 之于我,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较胜徽产。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

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本县农户拣雨前极品,新芽一枪一旗,依法择制,以黄绢为袋封贮,共四箱,用龙旗龙袱恭进。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乾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

——清乾隆十四年《霍山县志·茶考)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七十年代以来,霍山黄芽每年都*** *** 国家机关为办公用茶。

1915年,霍山黄芽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

1990年霍山黄芽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

1993年霍山黄芽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全国“七五”星火计划银奖;

1999年霍山黄芽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00-2004霍山黄芽连续五年获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

2000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省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2001年霍山黄芽获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并获2001年日本茶叶评比大奖;

2001年霍山黄芽是第八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唯一推荐产品;

2004年“霍山黄芽”证明商标被省 *** 局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安徽省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商标”称号;

2006年霍山黄芽被国家质检 *** 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7年“霍山黄芽”茶获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07年“霍山黄芽”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霍山黄芽”茶被评定为“ *** 五环茶”,指定作为外国运动员及驻中国 *** 专用礼品茶;

2008年,霍山黄芽在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韩国大会)上获得二金一银三项殊荣;2008年霍山黄芽还被指定为国家 *** 机关用茶;

2009年“霍山黄芽”商标被安徽省 *** 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2009年霍山黄芽茶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金奖。

霍山黄芽常年产量1000余吨,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及本省合肥、淮南等地,近年还出口德国、美国。

黄芽为不发酵自然茶,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富含氨基酸, *** ,维生素、脂肪酸等多种有益成分。 *** 可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达到血脂,预防和缓冲动脉硬化的目的。

黄芽之乡?黄金芽茶叶的产地-第1张图片-

电脑辐射不仅危害我们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黄芽茶,补充特异 *** 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黄芽所含有的浓缩 *** ,能抑制 *** 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 *** ,是目前一致公认最有效的抗 *** 基因子。黄芽含有防辐射的有效成分,实验证明主要是 *** 类化合物、脂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及部分氨基酸。其作用机理也是针对辐射引起量 *** 基并导致过氧化毒害而产生的解毒作用, *** 类化合物可以抗氧化和清除 *** 基,因而达到抗辐射效果,起着一种辐射保护剂的作用。

牙组织的基本成份是氟、磷、石灰质,它使牙齿光滑坚硬,耐酸耐磨。黄芽茶叶含氟量较高,每公斤含氟约75-100毫克。因此,常饮茶能摄取足够的氟,以满足 *** 对氟的需求,对护牙坚齿是有好处的。而且茶水还可防 *** 。因人机体的抗龋能力与牙体硬组织内含氟元素的多少有关。常饮黄芽茶或用茶漱口,是防治 *** 的有效 *** 。

黄芽能让女人更美丽,那是毋庸置疑的!黄芽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的类黄酮,更有效地增加了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两者的结合中,对维持皮肤美白,年轻可说是有珍品的效果。

黄芽含适量的 *** ,茶儿素的存在,使它的弊端不在体内发挥,而适量***骨胳肌,加速骨胳肌的收缩有兴奋中枢神经之功。加上茶叶中的挥发油清香芬芳,饮之令人心旷神怡,即有提神醒脑之效。在紧张工作、劳动之余,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振奋精神、解除疲乏;在办公时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提高功效。

*** 具有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以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袭,保持机体的健康。这种免疫防御 *** 是通过免疫蛋白体的形成以识别入侵 *** 的病原,然后由 *** 中的白血球和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巨噬细胞来行使围歼任务。饮茶可以提高 *** 中的白血球队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 *** 以及促进脾脏细胞中白细胞间素的形成,因则增强了 *** 的免疫功能。

霍山黄芽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消除口臭有如下四方面的作用:①清除口腔中的口臭物质—甲基硫醇;②与口腔细菌作用的基质—氨基酸相结合;③对口腔中细菌有杀菌和制菌作用;④纯化口腔唾液中的酶类。

饮霍山黄芽茶一方面可以消除口臭,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消化。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芳香物质,这类物质不但能***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而且能消除胃中积垢,减轻口干、口臭等症状。

作为碱 *** 饮料,黄芽中的矿物质能中和酸 *** 食物,保持 *** 体液的正常酸碱度(呈微碱 *** ),从而帮助人们远离“亚健康”、“富贵病”。加上黄芽中的鞣质具有摄制细菌的作用, *** 又能增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因此常饮黄芽茶,还能拥有强健的肠胃功能。

据《茶谱》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日用本草》中记载:茶能“除烦止渴”。在孙大缓著《茶谱外集》中:“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茗之利,其功若神。”饮茶可以解渴,人所共知。盛夏酷暑,一杯绿茶顿感满口生津。除了茶汤为 *** 补充水分外,还因为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游离糖、氨基酸、维生素C和皂甙化合物与口腔中的唾液反应,使口腔得以湿润,产生清凉感觉,也起到明显止渴的效果。

茶叶还是一种清热消火的饮料。中国著名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李肇简介,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茶叶,特别是绿茶,是一种清火的凉 *** 食品。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黄芽之乡和黄金芽茶叶的产地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芽茶 产地 黄金 叶的 芽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