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黄梅之乡五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黄梅之乡五庙以及黄梅戏安徽哪里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黄梅的历史
黄梅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
夏、商、西周:根据《禹贡》的说法,当时全国划分为九州,黄梅地属扬州。
东周、春秋前期:属楚。前506年,吴破楚,后败越,北上与晋争霸,此时属吴。
战国时:越于前473年灭吴,属越。楚于前306年灭越,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今安徽六安),属西楚九江国。四年(前203)七月,高祖布为淮南王,属汉淮南国。六年(201),置郡领县当时,周围邻县(蕲春、柴桑、松兹)均于是年置,黄梅居其中,既不属其领辖,史册又未明载置县。
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 *** ),分淮南置庐江国,以厉王长子阳周候为庐江王,领县十二,寻阳为其一。县治约在今蔡山附近的古城村。
东汉顺帝时(126—144),黄梅县归属扬州庐江郡,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建安十四年(209),吕蒙为寻阳令。魏黄初二年(221),孙权改鄂为武昌郡,领寻阳隶荆州。同年,孙权改武昌郡为江夏郡,黄初三年(222),黄梅县属魏荆州蕲春郡。吴黄武四年(225),属吴扬州蕲春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撤蕲春郡,划寻阳隶荆州武昌郡。太康二年(281),还隶扬州庐江郡。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北境划归豫州西阳国之蕲春县,县治今蕲春县八里湖土门城。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鹤问寨之寻阳县,隶江州寻阳郡。
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县。
东晋咸和初(326),隶豫州西阳郡。太元三年(378)为避宣太后郑春讳,改蕲春为蕲阳,隶豫州南新蔡郡,受江州督。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豫州之西阳等六郡置郢州,蕲阳随西阳郡隶郢州。泰始五年(469),随西阳郡还隶豫州。
南齐永明四年(486)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改永兴县为新蔡县。 *** (598),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南朝:宋大明八年(4 *** ),史册初著此地侨置苞信县。梁末((556),改苞信县为新蔡县。隋开皇九年(5 *** ),省寻阳、南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县,复置寻阳县。
隋开皇初年(581),隋文帝撤州郡置总管府,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隶蕲州总管府。新江北汊道以南地域仍属江州新蔡县。开皇九年(5 *** ),改府为州,开皇 *** (598)改新蔡县为黄梅,隶蕲州。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改蕲州为蕲春郡,领黄梅等五县。
唐武德四年(621),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武德八年
(625),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自此至今,县名未变。
五代十国:黄梅仍隶蕲州。后周显德五年(958),改取江北之地,属后周。
宋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十五路,隶淮南路蕲州蕲春郡。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为东西二路,隶淮南西路,所隶州郡仍旧。嘉熙(1237—1240)兵乱,县治侨于大江中洲(地属德化)。
元至元十二年(1275),于蕲州置淮西宣抚司,黄梅隶之。十四年(1277)改总管府, *** (1281)撤总管府复州,上置蕲黄州宣慰司,黄梅隶之。二十三年(1286),撤宣慰司,属蕲州隶湖广行省。皇庆元年(1312),迁县治于今黄梅镇。至正二十四年(13 *** ),隶湖广行中书省蕲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黄州府蕲州。十一年(1378),改隶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还隶湖广布政司,上隶州府均不变。
清初(1 *** 4),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三年(16 *** ),分置湖北布政司,黄梅属黄州府隶之。
*** 元年(1912)废黄州府。直隶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改隶鄂东道。 *** 3年(1914),改鄂东道为江汉道,隶之。18年(1 *** 9),废江汉道,直隶湖北省。21年(1932),湖北省设11个行政 *** 区,隶第3行政 *** 区。25年(1936),第3、4行政 *** 区合并为第3行政 *** 区,黄梅隶之。
1949年5月,中国 *** 领导设中原区,6月,撤中原区设中南区,下置湖北省,黄梅县属黄冈地区隶之。
1950年6月5日,经黄冈专署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广济县。
1953年,黄(梅)、宿(松)两县协定,两县边缘湖泊水面界限:北以鸡头山至戾鱼山,南以王家夹至中嘴为两县共管地区,黄梅渔船东南不过中嘴,东北不过戾鱼山,宿松渔船西南不过王家夹,西北不过鸡头山。 1954年撤销中南区,黄梅隶属省地未变。
1955年下年,经协定柏树林、枫树林、向垸,直至太白湖西岸的水府庙一带属广济,划广济余川区之龙腰,徐政两村以及吴文村的一部分属黄梅。一年后,除余苏垸留属黄梅,其他地方仍归属广济。
1956年元月1日,经 *** 、农垦部和 *** 湖北省委、省 *** 批准于龙感湖西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直隶省农垦厅。
1958年11月,将王埠乡的严大墩、严细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
1959年元月,龙感湖农场改为县辖,1960年3月复属省辖。[2-3]
二、黄梅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黄梅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四祖寺,五祖寺,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太白湖,大源湖,六祖庙,佛母塔,岳庭墓,挪步园,五十红军诞生纪念地等。
四祖寺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城西约15公里的双峰山腰,又名正觉院或西山寺。原专指 *** 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创建的寺。
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北13公里的东山,是 *** 禅宗五祖弘忍 *** 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 *** 得衣之地。它既在我国 ***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玫瑰谷漂流观光生态园位于湖北省黄梅县柳林乡,地处黄梅县北部,大别山南麓,鄂皖两省,蕲黄宿三县交界处。
一望无际的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的红瓦白墙。倒影水中;随风而动的水荻,像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湖的四周打扮得丽质天成。
梅守福大源湖,是镶嵌在黄梅戏故里的一颗耀眼明珠。她时时逗引着我,让我梦里也想扑进她的怀抱。
卓锡泉出梅关往南沿驿道下约200米处东侧有一座建筑精巧的六祖庙,西侧是卓锡泉。
佛母塔位于黄梅县黄梅镇东禅村,元代建筑。为麻石仿木结构,三层楼阁式,高2.15米。方形塔基,上置六边形须弥座,束腰处线刻壸门。
岳霆系岳飞第三个儿子,字应时,号君锡。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
挪步园,旧名萝葡园,素有“小庐山”之称。坐落在黄梅县紫云山正南面。因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挪一步”而建此园得名。
红十五军纪念碑坐落在大别山脉的黄梅县境内大河镇吴祥村牛头山,占地60亩,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黄梅县有哪些乡镇
截止2019年2月,黄梅县下辖12个镇分别是:
黄梅镇、小池镇、孔垄镇、下新镇、大河镇、停前镇、五祖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镇、分路镇。
杉木乡、柳林乡、苦竹乡、刘佐乡。
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 *** 长江水。“鄂东明珠”黄梅县就镶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山水宝地之中。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
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有466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是黄梅县县城所在地。全镇版图面积75.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8个街道居民 *** 会,1个张湖原种场。
小池镇,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东南部,湖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长江与京九铁路交汇处,紧挨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隔江相望,是湖北省经济特区城镇、副县级镇、建制镇。素有“鄂东门户”和商贸旅游“ *** ”之称。
黄梅县苦竹乡位于大别山南麓,县城至北7.5公里处,是集山区、库区、苏区为一体的山区乡镇。辖区25个行政村,版图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65亩,山林12000余亩,银杏基地10800余亩。
黄梅县刘佐乡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南临长江,西南与小池经济开发区接壤,北国营龙感湖,版图面积39.04平方公里。辖十三个行政村,总户数4249户。
杉木乡是著名烈士邓雅声的故乡,也是黄梅县之一个农村支部的诞生地,位于黄梅县城东郊,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版图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山林面积2.5万亩。
参考资料来源:黄梅县人民 *** 网-行政区划
黄梅之乡五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梅戏安徽哪里的、黄梅之乡五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