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哪个县没有进士之乡?中国十大进士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浙江哪个县没有进士之乡,中国十大进士之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浙江省哪个县被称为中国香菇之乡
  2. 江苏省的哪座 *** 古镇,被称为“进士之乡”
  3. 宋代状元哪一个省最多
  4. 莆田被誉为是进士之乡,那么什么姓氏中进士的人数最多呢

一、浙江省哪个县被称为中国香菇之乡

1、庆元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与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面与福建省寿宁县、松溪县、政和县交界。

2、庆元县位于百山祖国 *** 园核心区,境内有国家AAA *** 旅游景区百山祖,国家级森林公园巾子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济村,省级民俗文化村、百山祖大树王国三堆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举水月山村,红色军旅小镇斋郎村,江根乡双苗尖,神奇东溪龙井,以及中国香菇博物馆、廊桥博物馆、百山祖自然博物馆等。

3、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庆元县百山祖乡境内,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地理环境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构成了百山祖独特的自然景观,盛夏无暑,莽林翠松,飞瀑碧潭,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区分布森林景观等主要景点十余处,其腹地建有生态旅游中心茶木淤度假村。保存着大面积呈自然原生状态的森林生态 *** 和大量的野生生物物种,其中“百山祖冷杉”被国际物种保护 *** 会列为世界最濒危的十二种植物之一,为百山祖所特有。

4、大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庆元县城东南二公里,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多年间,陆续出现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进士村”美誉。大济吴氏宗族因此逐渐成为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北宋进士吴桓的长女吴彦钦是当朝宰相李纲的母亲,其长子吴彦申是李纲的舅舅,舅甥二人于政和二年(1112年)同登进士;南宋名相文天祥是大济吴氏后裔吴渊的外甥和 *** 。故此,李纲为吴彦申作墓志铭,文天祥为吴氏族谱作序。崇文尚礼、尊儒重教的氛围也吸引许多名士流连驻足。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曾游学于此;明朝时,心学 *** 王阳明先生曾到大济讲学,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游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遗墨;清康熙年间名儒陆珑琪慕名来大济游学三年,在吴氏大理中宅壁上手书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四箴; *** 时期,孔子南宗第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曾避隐于大济四年,死后葬在大济仙宫山。大济鼎盛以来,历史的长河又向前奔流了数百年,虽说“ *** 总被雨打风吹去”,但淡烟蓑草湮没不了昔日的辉煌,双门桥、进士府第、迎旨门街、接官亭等,似乎还向人们炫耀着往日的尊荣和威严;扁鹊庙、古地道、烈妇牌坊等名胜古迹,留下了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二、江苏省的哪座 *** 古镇,被称为“进士之乡”

1、江苏省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一直都是非常靠前的,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与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离不开关系的。在江苏省分布有众多景点,其中古镇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说到古镇,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古色古香、小桥流水的景象,而且现在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讲,对这种脱离城市生活的景象是无比向往的,所以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各大古镇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的。介绍的是江苏有座 *** 古镇。

2、它就是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古镇距今已有 *** 0年的历史,所以现在来到古镇是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建筑,每一处建筑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日打,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它的观赏价值。古镇还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在这里曾经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所以古镇也被称为是“三鼎甲齐全”,同时也被称为“进士之乡”。

3、河下古镇更是以6大特色而享誉世界,这六大特色分别是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美食重镇、佛学文化。说这里是美食重镇,还真的是名副其实,在历史上这里商贾云集,居住的富人多,来往的行 *** 多。所以在镇上也就盛产了众多美食,有文楼蟹黄汤包、文楼涨蛋、宴乐的长鱼席等等,所以游客们来到这里也可以品尝到色泽味美的特色美食,而古镇也是通过这些淮安特色小吃吸引着全国的游客前往。

4、古镇的文化雄厚,佛学文化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古镇有一座闻思寺,在曾经的时候经历过多次洪水淹没,但是好在最后还是修复好了,寺庙周围环境清幽、鸟语花香,给寺庙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河下古镇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在古镇中保存下来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极具 *** *** 的有吴承恩故居、左忠壮公祠、 *** 寺古文楼等等。这些建筑从外到内都能看出年代的久远,而且也能流露出古代建筑师的技艺精湛。

5、河下古镇作为我国的5 *** 景区,现在仍是免费对外 *** 的,而古镇也凭借六大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三、宋代状元哪一个省最多

两宋118名状元中,目前尚有李景阳、张拱、刘察、刘寅4人籍贯等考,而王整、李釜两人的籍贯尚存疑。其余112人中,北宋63人,南宋49人。由于北宋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而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且两者的疆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必须有分有合地考查其地理分布情形。

河南省19名:王尧臣、王拱辰、吕蒙正、安守亮、安德裕、孙仅、孙何、孙暨、刘蒙叟、许安世、李常宁、李肃、宋准、张去华、张师德、时彦、姚晔、贾黯、蔡薿。

山东省10名:王俊民、王曾、李迪、苏德祥、张唐卿、胡旦、柴成务、梁固、梁灏、蔡齐。

福建省6名:叶祖洽、许将、徐铎、徐奭、章衡、黄裳。

四川省5名:马涓、何栗、苏易简、陈尧咨、陈尧叟。

江西省5名:马适、何昌言、何涣、刘辉、彭汝砺。

江苏省5名:王昂、吕溱、佘中⑤、莫俦、霍瑞友。

湖北省4名:冯京、毕渐、宋庠、郑獬。

浙江省3名:沈晦、 *** 宅、程宿。

可见,北宋状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这两省共29名,占63人的46.63%。福建省也较突出。北宋时代,它还算边远地区,状元数亦占近10%。

北宋状元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这首先是地利使然。咸平元年(998)孙仅那一样共取进土50名,便几乎都是河南省的举子,而且其中大多数是京城开封府籍的(见《容斋随笔》第371页)。虽然不排除里面有冒籍应考者,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还有 *** 因素。太祖开科取土时,建都于杭州的吴越 *** 和建都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的南唐 *** 尚未归附,而且前者占有今浙江及江苏的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后者占有今江苏大部、安徽的中南部、江西全省及福建南部、广西北部。南唐还自行开科取土,所以东南几省的一般读书人是不可能到汴京去应试的。到太宗朝,吴越纳土,南唐被灭,但鉴于南唐君臣的荒 *** 误国,南唐文人作品的浮艳轻靡,朝中大臣又往往看不起南方读书人。直到真宗大中样符八年(1015),拟在蔡齐(山东人)和萧贯(江西人)两人中挑选状元之时,知枢密院事寇准还对真宗说,萧贯是“南方下国之人,不宜魁多士”(见《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二,总第713页)。这种歧视南方士子的观念,自然有利于河南、山东等地读书人参与科举竞争。

再者,北宋前期的元老重臣及 *** 选政的大臣多为太祖、太宗从北周带过来的北方人,而“糊名考核”的 *** 至淳化二年采纳莆田人陈靖的建议方才确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三,总第282页)。即使糊了名,考官在感情上也不能说没有倾向 *** ,何况有22科并未糊名(见《文献通考》卷三十二)。这方面也不利于南方士子。

此时,淮河以北 *** 国土已为金人所有,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都不在版图之内,这些省份的举子当然不可能到临安来参加 *** 。由于都城在浙江省内,浙江人又得了地利,乃至人和。据《浙江通志》载,仅鄞县(即今浙江鄞县市)一县考中进士的,嘉定七年(1214)那一榜有17人,十年(1217)那一榜有20人。到宝庆二年(1226)那一榜竟达37人。当时,北方人不能过江南下,南方不少省份又因兵荒马乱,不便到临安,好几次 *** 时,应试者多为江苏、浙江人(见《宋史· *** 志》)。鄞县人读书好学的多,所以每榜考上的进土都比较多。

具体说来,南来状元地理分布如下:

浙江哪个县没有进士之乡?中国十大进士之乡-第1张图片-

浙江省20人:王十朋、王龙泽、王会龙、王佐、木待问、方山京、方逢辰、毛自知、刘章、刘渭、陈亮、张 *** 、周坦、徐俨、赵建大、姚颖、袁甫、留梦炎、傅行简、詹騤,占南宋状元总人数的40.80%。

福建省13人:吴叔告、余复、陈文龙、陈诚之、邹应龙、郑侨、郑 *** 之、黄公度、黄定、黄朴、梁克家、曾从龙、萧国梁,占26. 50%。

江苏省5人:卫泾、阮登炳、李易、黄由、蒋重珍,占 10.20%。

江西省5人:文天祥、汪应辰、徐元杰、姚勉、张渊微,占10.20%。

安徽省3人:吴潜、张孝祥、周震炎。

南宋状元分布情况最特别的省份是福建。它并不占地利,也许还占不到人和,但是状元数大大超过了毗邻浙江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人们说江苏的苏州为“状元之乡”,那是明清时代的情形。它在北宋没出一个状元,到了南宋也只有黄由和阮登炳为苏州籍。两宋合起来,状元最多的省是浙江,共23人,占总数(112人,下同)的20.54%。其次是福建和河南,都是19名,各占16.96%。

四、莆田被誉为是进士之乡,那么什么姓氏中进士的人数最多呢

1、最近很多 *** 都在说这个莆田的进士之乡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吧,莆田被誉为是进士之乡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竟然叫进士之乡,那么在当地的姓氏中那种姓氏中的进士最多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你的加入。

2、现在的莆田市辖境,与古代兴化军、兴化府辖境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原莆田和仙游两县。

3、莆田科举发达,据有关学者统计,自唐朝首创科举以来,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莆仙(含古兴化县)共有进士2482人,其中文进士1677人,武进士34人,特奏名进士588人,诸科97人,舍选16人,上舍释褐、赦文推恩等70人。其数量位居福建首位,在全国亦是科举发达之区。

4、众多进士中,有不少姓氏进士多达上百人,如莆田陈氏进士有342人,占莆田进士总数的十分之一还多,陈姓是莆田大姓,至今仍是莆田人数最多的姓氏,有十八陈之说。除陈姓外,另有林氏进士达303人,方氏进士240人(其中仅宋代,方氏即有132人进士及第),黄氏进士186人,郑氏进士174人等。林、黄、郑等姓氏也都是莆田大姓。

5、而进士人数在百人以下的姓氏更多,例如吴氏进士83人,李氏进士82人,王氏进士60人,许氏进士46人,朱氏进士44人,刘氏进士39人,徐氏进士39人,翁氏进士32人等等。

6、参考文献:陈春阳:《莆仙科举文化盛况、特色及成因探析》

OK,关于浙江哪个县没有进士之乡和中国十大进士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浙江 中国 士之乡 哪个 十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