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青铜器之乡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青铜器之乡村以及河南仿古青铜器村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青铜器
烟云涧,简称烟涧,在距河南洛阳南部约70公里的一个山沟里,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小村庄。烟云涧系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伊川边缘地带。烟云涧村中两条小溪穿村绕庄而过,潺潺流水之声似乎在永远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各地群雄四起,其中一支 *** 军领袖名刘秀。在一次战役中,刘秀率兵由洛阳向南阳撤退,途径一个小村庄,庄东西两面分别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周围树木葱茏,花草繁茂。时值晚间,人疲马乏,遂下令夜宿该村。清晨之时,刘秀一觉醒来,走出农舍,凭高观看,但见村庄上空轻烟袅袅,云雾漫漫,时隐时现的民居如飘浮在仙境之中,刘秀触景生情,叹曰:“好一个烟云涧也。”后刘秀在洛登基称帝,是为汉光武帝,这个小村庄即以汉光武帝亲口所赐封号更名为烟云涧,简称烟涧。
如今的烟涧村800多户人家,其中有200多户从事仿古青铜器加工。他们生产的仿古青铜器精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仿古青铜器村”,大部分村民因加工青铜器走上了小康之路。烟涧村的仿古青铜器现在已经名声在外,他们老乡的“作品”早已销售到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地区更是抢手,美、英、日、加、法、德等国家的商人非常喜爱烟涧的仿古青铜器。在内地,烟涧的仿古青铜器已经被至少20家博物馆收藏或展出。在年年的 *** 会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
烟涧村仿古青铜器主要生产各个历史时期文物复仿制品、人物造型、工艺品等类三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1996年11月获得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1999年参加“全国首届民间藏品展交会”和“全 *** 间工艺大赛”,均获一等奖。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港澳台、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被上海、广东、四川等20多家省、市级博物馆展出或收藏。洛阳鼎、天子驾六、莲鹤方壶等大型仿古青铜器已被全国许多大型企业作为镇厂之宝。全国许多旅游景点的“众鑫”青铜佛像、济源王屋山上860公斤重的仿古铜钟就是该村制造的。在仿古青铜器加工过程中,该村先后成立了华夏仿古工艺厂、洛阳市商周仿古工艺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成立了仿古青铜器协会,目前已带动加工户200余家、原材料供应100余户,整个行业从业人员1800余人。初步形成了“协会+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05年,烟涧村仿古青铜器年生产总值达3500多万元,销售收入达3200多万元,纯利润700多万元。大户家庭作坊年利润为14万元左右,其余家庭作坊年利润为2至3万元。仿古青铜器制造已经成为烟涧村以至葛寨乡富乡富民的支柱产业。2003年6月、2006年4月、6月, *** *** -4、 *** -7、 *** -2对该村青铜器加工业进行过多次专题报道。
烟云涧,简称烟涧,在距河南洛阳南部约70公里的一个山沟里。
烟涧村仿古青铜器主要生产各个历史时期文物复仿制品、人物造型、工艺品等类三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
二、西周文化发源地青铜器之乡是什么地方
1、“西周文化发源地,青铜器之乡”指的是陕西宝鸡市。
2、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出土了诸多青铜器,而陕西宝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胡簋、卫鼎等诸多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其出土的文物在故宫、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物重地均有所藏。
3、宝鸡市成为“青铜器之乡”的原因:
4、宝鸡作为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自汉代以来,宝鸡境内就不断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可以说,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是西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其 *** 技艺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更高水平。
5、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宝鸡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窖藏多、出土地点密集、周原地区出土多、西周时代多、有铭铜器多等;从器物本身来看,宝鸡青铜器的特点有数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铭文多、标准器多。
6、于是,宝鸡出土的大量带有纪年铭文的青铜器就成了研究重点之一。在眉县杨家村窖藏未发现前,国内有纪年的青铜器只有60多件,标准器有38件,其中宝鸡出土的15件,占40%。杨家村窖藏出土的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
7、其中,逨鼎、逨盘均为标准器,逨鼎共有12件,而逨盘中的铭文几乎完整地记录了西周诸王世系,印证了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关于西周王系记载的真实 *** ,为西周晚期青铜器谱系研究、断代提供了证据,可谓“青铜史书”。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器之乡
9、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宝鸡何以成为“青铜器之乡”
三、青铜器的历史起源
1、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 *** 。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2、夏朝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
3、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4、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5、中国奴隶社会时代大量 *** 的青铜器,不仅为奴隶主阶级所占有,而且是他们 *** 势力的象征。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往往由于各种 *** 特权,如祭祀,战功、册命、赏赐等,驱使奴隶工匠雕铸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另外还有乐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等等,其名称和造型样式,远较原始社会的陶器为繁复多样。
6、这类青铜器, *** 质上虽属于工艺品 *** ,但从设计塑型、雕模,尤其是器身的花纹装饰,都属于雕塑艺术的创作范围。商、周青铜器 *** 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形和纹饰的构成上,是运用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 *** 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
7、不论器形整体或纹饰部分,都显示出浑朴、庄重和精致、瑰丽的气质,但同时也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氛,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观点。
8、商、周青铜器与原始时代的陶器塑作相比,在雕铸技术上远为进步。而有关青铜器的 *** 过程也远为复杂。从器形花纹设计到雕模铸造,特别是花纹和雕模的工作,要按照不同的器物形象、用途,来决定花纹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施以不同的阳线、阴线和浮雕等手法。
9、如此, *** 一件青铜器,就需要多方面才能的工奴雕塑家来集体完成。它的 *** 目的和要求,虽然是受着奴隶主阶级思想的支配,但在多种多样的器形和花纹的设计 *** 中,也体现了身受 *** 的工奴们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陕西宝鸡,为什么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1、汉代以来,宝鸡地区就不断有青铜器出土。特别是清代以来,由于金石学的发展,宝鸡出土青铜器见于著录的数量急骤增加,宝鸡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区域。目前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说:“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就有宝鸡青铜器“。宝鸡地区出土青铜器已达2万多件,仅馆藏青铜器就达15000多件,约占全省青铜器馆藏数量的2/3。
2、宝鸡出土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等级文物多,特别是青铜礼器多、国宝级文物多。宝鸡现有馆藏青铜器中,国家一级文物158件、二级文物401件、 *** 文物529件,珍贵文物约占全国总数的71%。国 *** 布的三批 *** 出境文物名录中,青铜器共36件,宝鸡有8件青铜器入选。宝鸡馆藏青铜器中,国宝级文物达55件,著名的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均出土于宝鸡。
3、西周时期正值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宝鸡出土青铜器大多造型独特、 *** 精致、美观,大方。
4、宝鸡出土青铜器与商代青铜器的一个典型区别,就是铸有铭文。从目前资料来看,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中,能收集到有铭文的就多达700余件,700多件青铜器铭文总数近20000字。
5、在眉县杨家村窖藏未发现前,国内有纪年的青铜器只有60多件,标准器有38件,其中宝鸡出土15件,占40%。在近两百年的考古发现中的青铜器,基本都在宝鸡境内。例如眉县,石鼓园一带,周原(岐山和扶风交界处)一带,曾发现并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原件,甚至有很多是窖藏青铜器,大小共计数万,并且近年来,新的青铜器还在陆续发现中。再说“晚清四大国宝”。众所周知的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都是清代出土于宝鸡周原的西周青铜瑰宝。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青铜器之乡村和河南仿古青铜器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