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黄山鳜鱼之乡,以及中国鳜鱼之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黄山市哪家臭鳜鱼好吃
1、黄山市哪家臭鳜鱼好吃?这是让人心动不已的话题。对于喜爱臭鳜鱼的食客来说,一定不想错过黄山市的美味佳肴。
2、之一家臭鳜鱼店位于市中心,拥有悠久历史。店家正宗的陈家口口味配以丰富的菜品种类,让你吃得过瘾。鱼肉鲜美,配上浓烈的臭味,是一大特色。店内服务热情,环境清新,让你大饱口福。
3、第二家臭鳜鱼店位于市郊,店家以鲜活的河鳜为原材料 *** ,吸收各地口味后迅速扩展业务,成功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在此,烹调出的鳜鱼肉质鲜嫩、味道清甜,香气扑鼻,入口回甘,让顾客久久难忘。
4、虽然在黄山市有许多臭鳜鱼店,但以上两家店铺值得食客一试。通过不同的 *** 方式,两店打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美味鳜鱼,让我们接受不同的味觉 *** 。
二、黄山臭桂鱼的菜品特色
1、相传南宋年间,古徽州地区商人每年在春夏交替,鳜鱼最为肥美之时捕捞,顺新安江而下运到当时都城临安去贩卖。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和保鲜条件的落后,经常因天气炎热造成腐烂而损失惨重。一次一位商人损失之后,生活难以继续,他的妻子尝试将已变质的鳜鱼,用菜籽油煎炸后用酱料、葱、姜烧制,发现鱼臭味全无,反而有一种淡淡的特殊香味,鱼肉温润如玉,呈蒜瓣状,入口鲜嫩有嚼劲,比之新鲜鳜鱼别有一番风味,经后世厨师研究改进,现已成大众喜爱的一道名菜,从此,徽州这道臭鳜鱼的传奇,就开始了。
2、首先要将宰杀好的鳜鱼去掉脏器,因为脏器是其易腐的缘由之一。掏出之后,要将鳜鱼周身均匀地抹上盐,之后放在木桶当中,像叠罗汉那般,一层层地垒叠至桶顶。等码放好了,用大石头压住它,这样鱼 *** 内的水分就被挤压出来了,如此制法的鳜鱼,质地也自然会更加紧实。如果觉得抹盐比较麻烦,那完全可以直接放鱼,最后再倒入盐水。这两种做法殊途同归。
3、腌制过后,就该等到发酵了。发酵是非常考究的一道工序,能否有令人迷醉的臭味,全部取决于该步骤。这道工序,相当考验师傅,温度、湿度都要精准地把控,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这些鳜鱼就将由鲜美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腐臭。
4、师傅要找到一处温湿恒定的地方来放置腌鱼,除了对环境要求高外,适时地帮助咸鱼翻身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鱼才能发酵得恰到好处,下锅才不会真的变成一锅臭鱼。众所周知,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有众多微生物产生。
5、与之相伴的便是蛋白质的分解,该化学过程会析出很多鱼肉自身难有的风味物质,譬如谷氨酸、天冬氨酸。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也曾对这个阶段进行了影像化的解读。这些析出的物质,在飘过我们的鼻翼时,就有了那股难以名状的说臭不臭,说香不香的味道。
6、其实,这也并不是个冷知识,在很久之前,网上就有科普的文章,来讲我们日常所食用的东西,香臭其实是同根同源的。它们当中,都有一种叫做吲哚的化合物,量大则臭,反之则香。而臭鳜鱼中该物质含量,大概就在香臭二者之间飘忽不定吧。
7、入锅前,徽菜师傅会先将腌鱼洗泡一番,这样可以除去上面过重的味道。之后改成容易入味儿的花刀。先正反煎制,而后加入辣椒以及其他的调味粉。之后再添上水炖煮,最后收汁,便上桌了。
8、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它也是经常出现的意象,除了我们熟知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之外,还有“网得文鳞如墨锦,贯来杨柳是金丝”这样专门写鳜鱼的诗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9、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且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最后,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10、热腾腾的臭鳜鱼上桌,用筷子轻轻一戳,鱼肉斑驳成块,夹上一块放入嘴中,肉的嫩、鱼的鲜、味的绝混杂,不同层次滋味立刻填充你的口腔,细嚼慢咽下去,各种欢乐蔓延到胃。
11、徽州臭鳜鱼,曾 *** 过《舌尖上的中国》、《鲜厨》、《十二道锋味》、《每日农经》老家味道(20150210)等节目。
12、近年来,“徽州臭鳜鱼”参加全国烹饪大赛获得多项奖项,2021年,参加全国餐饮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徽州臭鳜鱼”获得全国冠军,2021年,“徽州臭鳜鱼”获得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特金奖。
三、臭鳜鱼历史典故
1、数百年前,在黄山区郭村乡扁担铺,一道独特的菜肴——臭鳜鱼诞生了。当时,徽州府的知府苗某酷爱鳜鱼,对鲜鱼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徽州地势险峻,鲜鳜鱼供应困难,挑夫们需长途跋涉才能从沿江地区运来,途中保鲜难,导致许多商贩因鱼腐烂而亏损。聪明的挑夫王小二在一次采购途中,遭遇天气变化,鳜鱼窒息发臭。情急之下,他灵机一动,将鱼刮鳞剔腮,抹盐去臭,然后请扁担铺的厨师烹制,意外发现“臭”鳜鱼别有风味。王小二决定继续赶路,将鱼运往府城。
2、到达徽州府后,王小二将臭鳜鱼交给兄长王老大,王老大与众多厨师联手,精心烹制出独特的“风味鳜鱼”。他们打出免费品尝的招牌,吸引了众多食客,包括达官贵人和市井百姓。这种鱼虽闻起来臭,但味道鲜美,鱼肉醇厚,深受好评。知府苗某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从此臭鳜鱼名声大噪,成为徽菜中的瑰宝。
3、王家兄弟抓住机会,在徽州府开设了“风味鳜鱼馆”,将采购、烹饪和销售融为一体,通过“臭鳜鱼”的独特风味吸引了大批顾客。有时候,他们甚至选择将未腐的鲜鱼挑回,待其自然发酵后再烹饪,以此保证臭鳜鱼的独特口感。自此,臭鳜鱼在徽州府乃至更广阔的地方流传开来,成为了当地的一道标志 *** 美食。
4、徽州臭鳜鱼,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既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肉质又醇厚入味,同时骨刺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四、黄山“臭”鳜鱼属于哪里的特产
1、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如此影响力,关键在于它的特殊 *** ,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鳜鱼闻起来“臭”,烹制后的鳜鱼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为徽菜的经典之一。
2、 *** 黄山“臭”鳜鱼主要是鳜鱼的腌制,因为鳜鱼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菜质量。腌制黄山“臭”鳜鱼首先要选用新鲜之鳜鱼,去掉鱼鳞及内脏,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3、可选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许精盐,然后逐一将鱼表面抹上适量的精盐,整齐地放入桶内,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在鳜鱼上面压上重物将鳜鱼压紧,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数日后闻到“臭”味时便可出桶,将鱼清洗干净便可用来烹制,腌制后的“臭”鳜鱼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冻保藏。
4、(1)在腌制“臭”鳜鱼的过程中,温度和盐量的变化都起到了决定 *** 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30℃为宜,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盐量则以每25kg鳜鱼400-500克盐为宜,在此范围内盐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鳜鱼500克盐为例,当温度在10-20℃时,腌制时间约为7天,当温度在20-25℃时腌制时间约为4天,温度在25-30℃时则需2天时间便可腌制完成,达到“臭”的效果。
5、(2)腌制“臭”鳜鱼的桶以选用木桶为佳,这样才能使“臭”鳜鱼“臭”味醇正。在腌制过程中外加重物 *** 可以使“臭”鳜鱼烹制后肉质紧密,每天上下翻动一次能使盐份均匀地渗透每一条鳜鱼,使其出品统一。
6、(3)腌制“臭”鳜鱼还可以分为整条腌(适合于 *** 克-500克/条的鳜鱼)和块状腌(适合于较大的鳜鱼,改小块后再腌制),烹制后风味都一样,但因块状鳜鱼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优点,故而更受食客们之喜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