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阜新玛瑙之乡?辽宁阜新玛瑙原石产地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走进阜新玛瑙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辽宁阜新玛瑙原石产地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阜新玛瑙之乡?辽宁阜新玛瑙原石产地-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阜新有哪些作家
  2. 我的家乡阜新作文玛瑙城。
  3. 走进红石谷散文

一、阜新有哪些作家

1930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旗黑城子村(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后更名为《茫茫的草原》)曾获 *** 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此外,先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说《之一道曙光》(1980)﹑《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1982)等。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及《玛拉沁夫文集》(7卷),分获全国 *** 文学奖或 *** 文学奖。1945年参加 *** 军。1948年加入中国 *** 。建国后,入 *** 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历任《 *** 文艺》编辑, *** 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内莆古分会副 *** 《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协 *** 处 *** 、少数民族文学 *** 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

1944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60年毕业于阜新县之一中学。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下肢瘫痪。1982年以历史武侠小说《白衣侠女》成名(该书描写了清朝 *** *** ,是打破 *** 武侠小说创作“沉寂”的“先驱者”)。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共创作出长篇小说23部,中篇小说十八部, *** 3部,电视连续剧3部,共发表作品八百余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契丹萧太后》获首届全国“奋进文明图书奖”等几种奖项。长篇小说《白衣侠女》、《蝎子沟 *** 》分别获得“中国通俗文世优秀作品奖”“乌金奖”并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入选《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等十数部辞书。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文联 *** 、全国自强模范、辽宁省文艺新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通俗文学学会会员。

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浙江鄞县。 *** *** 员。1986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文学系。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工厂职工,煤矿工人,阜新市文化局创研室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为辽宁阜新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大山藏不住》、《谢友鄞小说选》、《嘶天》等。《窑谷》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马嘶·秋诉》获全国第九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火神》获全国首届乌金奖,《嘶天》以全票荣获“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我在大地行走》获“全国大红鹰杯”一等奖,《老黑鱼号的短暂航程》获第四届全国乌金奖文学一等奖,中篇小说《滋味》获“全国文汇文艺奖”,《闲坐话边地》获建国五十年辽宁优秀文学奖。并获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其作品还获 *** 全国文艺新人奖、辽宁省 *** 十大文艺成果奖。

黑龙江哈尔滨人。1988年毕业于天津商学院。1984年在辽宁省阜新市商业局工作,1988年后任阜新商业学校教师, *** 撰稿人,阜新市文联干部。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雌蝴蝶》、《女人在树上匍匐前进》、《誓死捍卫 *** 别》,散文随笔集《鸡毛与荒诞》,小说《行走的鸡毛掸子》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共发表小说200多篇,作品曾入选1995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1996、1997、1998年中国文学新作,2000、2001年中国更佳中篇小说。曾获之一、二届辽宁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三届辽宁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时代文学奖,长江文艺奖。

阜新文联 *** ,长篇小说、20集电视剧本《大矿山》作者,著有《晨染梧桐》、《乔丹的来信》等长篇青春励志小说,短篇小说《赌红》等作品曾获国内多种奖项,报告文学《惊蛩》记述了阜新经济转型前后的真实历史,引发广泛影响,毕业于辽宁文学院。

祖籍山东,1959年生于辽宁。现供职于辽宁省彰武县文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已发表中短篇少年小说、童话三百余篇,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长篇童话十几部,有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 “蒲公英”文学奖等三十几项奖励。其中长篇小说《走向棕榈树》获第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长篇童话《吹口琴的小野兔阿洛兹》获第六届 *** 儿童文学奖,中篇小说《款冬祭》获第三届 *** 东方少年小说奖,另有《回望沙源》等长短篇小说。

70后儿童文学作家,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县。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写作为生,专事小说和童话的短篇、中篇和长篇创作。多年来在全国数十家报刊 *** 发表短篇小说、童话作品数百万字,作品多被 *** 及 *** 的权威刊物选载或转载。出版长篇小说,长篇童话,童话集共14部。童话《我的大鱼朋友》、《怪房子》曾获“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全国童话大赛二等奖”等。2007年做为辽宁省唯一女 *** *** 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同年,短篇小说《选一个人去天国》获第七届全国儿童文学奖,2008年获辽宁省委宣传部优秀文艺作品奖。2009年长篇小说《吹牛 *** 的胆小先生》获第十七届 *** 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童话集《脏猫笨狗满天飞》获辽宁文学奖。

张国梁,笔名蓝歌,1963年出生于辽西阜新医巫闾山脚下。法学研究生学历,经济师职称,并因酷爱文学创作而先后进修于辽宁文学院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和 *** 文学院作家培训班。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 *** 、市作家协会副 *** 、阜蒙县作家协会名誉 *** 。现供职于市国税机关。自1982年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见长,兼济长篇小说创作。已出版报告文学集《蓝色三部曲》(《蓝色的使命》、《蓝色的求索》、《蓝色的足迹》),散文集《心宇留痕》、《心海微澜》、《空余旧迹》,长篇小说《沼泽年代》、《烽火连绵》、《绿岛历险记》等,计480余万字;已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2000余篇,计300余万字。其中多篇(部)获奖。省市作协曾先后两次为其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的出版召开研讨会。其报告文学集《蓝色三部曲》,被文坛评价为“首开 *** 行业报告文学的先河”。近几年来致力于抒情(朗诵)诗的创作,试图以此推动诗的心 *** 复归和大众传播。

丁振阳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 *** *** 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阜新市作协副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作协 *** ,《蒙古贞日报社》副总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篇小说集《黑妹白妹》、《情仇》,短篇小说集《一轮圆月》、《响水湾姐妹》,长篇报告文学《蒙古神医》、《播火者之歌》、《任长霞式 *** 局长梁伟》、《走进大山》等,共出版文学作品26部。长篇报告文学《蒙古神医》获辽宁省作协优秀作品奖,并被译成蒙文发表。大型蒙古剧《海公爷》获阜新市戏剧创作一等奖。2009年获辽宁省报告文学创作成就奖。

荒诞派 *** 作家,笔名狂狷,毕业于丹东师专及辽宁文学院。 *** *** 人文书之《五行山下》、《八卦炉中》作者,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优秀小说选》、《国家历史》;其质疑李敖的文章《疑窦丛生的 *** 》在网易论坛创造了1亿7千多万次浏览量;有评论家在中国文学网撰写《五行山下:当代荒诞文学的扛鼎之作》,对其小说模式予以盛赞;在《社会科学 *** 》及中国作家网发表过《和氏璧传国玉玺与阜新玛瑙》、《大侠萧峰是阜新人》等历史学术类文章,扩大了其家乡阜新在全国的美誉度,其中《和氏璧传国玉玺与阜新玛瑙》提出和氏璧材质为绿玛瑙。

二、我的家乡阜新作文玛瑙城。

1、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文明。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之一玉”和“华厦之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之一村”。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秉琦先生,亲笔为查海文化遗址提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2、阜新是“玉龙故乡”,是中华之一村,现有的查海遗址就是说明,从中发现过恐龙化石。另外阜新的海棠山有山石浮雕,全是佛像,在中国的浮雕参考记录中是排列在前几位的,很有参考价值。阜新除了“煤电之乡”的雅称外,还有“竞走之乡”、“篮球之乡”的雅称。

3、我的家乡还盛产玛瑙,各种各样晶莹剔透的玛瑙让人爱不释手。这里的海州露天煤矿远近闻名,这里不仅是一个工业生产基地,也是阜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我爱我的家乡阜新,我愿她永远美丽、富饶!

三、走进红石谷散文

1、石头是有语言的,人们想让它说话它就说话,想让它唱歌它就唱歌。

2、 2013年10月26日,农历9月22日,笔者去辽宁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在新修的八座白塔前巧遇普安寺的住持益希嘎哇,相谈景区如何开展文化开发事宜。他告诉我们,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佛降日,也叫天降节。于是,我们像是受 *** 点化了一般,直奔位于海棠山背阴处的红石谷。

3、俗话说,有山就有谷。这里山谷相连,沟谷幽深,景色迷人。走进红石谷,不由得想起加拿大古老民歌《红河谷》:“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得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红石谷与红河谷虽一字之差,此刻,我们的心情,却和歌中所唱是一样的。

4、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到格外亲切。也许是因为赶上了佛降日,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虽时令已至深秋,却没有丝毫的寒意。纳兰 *** 德有诗云:“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可是,当年的他却是怕歌愁舞,只叹此际凄凉,独自禅坐,在空寂无聊中打发时光,强说欢娱。此时此刻,我们沿着石阶而上,希望找到小时候的红石砬子。

5、故乡人把 *** 的山岩称为“石砬子”,“红石砬子”意即“红色的山岩”。曾经当过导游的小才告诉我,过去的红石砬子,就是现在的红石谷,我却固执地一味向深处走去,走啊走…… *** 说,咱们回去吧,哪里有什么红石砬子,它早就被铺在我们的脚下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苦苦寻找的不是当年兀立于山顶的红石砬子,而是在寻找旧日的时光,它就像这红色的 *** 一样,被铺在我们的脚下,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影子。

6、史诗般的故乡,蕴生出众多英雄人物。关于红石砬子,有一个英雄的传说。相传曾有一位叫那木斯莱的英雄,他能骑善射, *** 刚烈。清康熙三十一年(16 *** 年),为反抗清 *** 吞并牧场,欺压牧民,他集结贫苦牧民,多次打败清兵,使他们心惊胆寒。可是,他们怎能甘拜下风呢?月黑风高夜,清兵突然来犯,那木斯莱带领十几名弟兄奋力突围,拼死冲杀,退至海棠山上,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英雄的鲜血,洒在海棠山上,开出漫山遍野的 *** 花,映红了对面的石砬子。人们为了纪念那木斯莱,就把石砬子称为红石砬子,并将石砬子山称为红石砬子山。

7、如今,红石谷被装点得愈发美丽动人。这富有灵气的山石、树木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即使走过名山大川,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绕,且听那潺潺流水声,看那奇岩陡壁, *** 斧神工,大自然的气脉与人的气脉相合,就像是 *** 的风骨,母亲的柔情。沟谷之中,那 *** 的石头像海豹似野猪蹲伏在溪流中。清泉石上流,使石头有了动态的美感,入情入画。有一块巨石像是几百年前漂流而下,撞进一棵杨树树干中,而树依然顽强地活着。景区管理人员小邱问我,这样的景观究竟应该怎样命名?思忖片刻,我告诉他,就叫“石树共生”吧。

8、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生命居然如此顽强,令我惊叹不已。沿红石谷向上攀援,到达双狮峰,可见雌雄石狮对视 *** ,好像在互诉衷肠。曲径通幽处, *** 路像是 *** 幽会之地,山丁子树下,一对男女坐在木椅上促膝谈心,只要举手之劳,就可够到通红的山果。秋雨后,沟谷中野果飘香,连草木都有了 *** 的味道,随便捋一下野草,那香味就粘满了手。

9、红石谷里,从红石谷的顶峰双狮峰向北,有一道石阶,蜿蜒北上,石阶由各色好看的石头铺就而成。沿石阶向上,可见一山洞,像是道人之居,其中巨石横卧,有人曾经生活的痕迹,洞口刻着“ *** ”字样,显然是 *** 时期开凿而成。从古至今,人们对石头总是情有独钟,石头虽然缄默无语,可一旦在上面雕刻佛像,就有了特殊的灵气。

10、有一首歌里唱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看来,石头是有语言的,人们想让它说话它就说话,想让它唱歌它就唱歌。诗人左岸曾说:“我的嘴是一块石头的裂缝,缄默无语。”可是,当他缄默无语的时候,笔 *** 淌的却是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有时,用文字说话远比用嘴说话好得多。

11、海棠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神话,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如望儿石、济公帽石、 *** 石、龙盘石等等,在民间都有美丽的传说。在古代,石头是人们的打猎工具,还用石头打造生活必需品,石碗、石盆、石杵、石斧、石桌,多得是;有人还用石头做乐器,做打火镰用于取暖、烧烤食物。打火镰是用火石 *** 的,也就是我们阜新地区盛产的玛瑙,还有南京的雨花石、 *** 巴林右旗盛产的巴林石和鸡血石等等,它们和玛瑙一样都属于宝玉石。冷兵器时代,石头为成吉思汗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他足智多谋,带兵摆下石头阵,砸得敌人哭爹喊娘,直至被 *** 。

12、蒙古族是崇敬大自然的民族,他们祭祀长生天,祭山祭树祭火等,认为万物有灵。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布尔罕敦山被篾儿乞人包围脱险后,把帽子挂在手臂上,对着太阳行了九跪九拜之礼,并发誓说:“布尔罕敦山啊,您用茂密的树木庇护了我弱小的生命,使我这如虱的身躯未 *** 害,护救我于仇敌之手,保佑我躲过劫难。高大尊贵的布尔罕敦山啊,为感激您如天的恩德,我将天天祭您,月月祭您,世世代代祭拜您!”从此,蒙古人就有了祭祀大山的习俗。没有山的草原上,人们就从远处运来石头,堆成山状来祭拜,逐渐形成了敖包文化习俗,使之成为精神家园,于是敖包就成了蒙古人的“山图腾”,虔诚崇拜。也许因为如此,石头给当地创造的'价值有目共睹。

13、在我的家乡阜新,早在清朝 *** 时期,有人种地时发现不断有黑色的石头被犁出地面,擦出火花以至燃烧,才知道这就是煤,于是开采出矿,被人们称为“乌金”。 *** 战争时期,日本 *** 肆进犯,掠夺煤炭资源,野蛮开采,英雄的阜新人民奋起抗争,赶走了侵略者。此后,阜新地区因煤而兴,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阜新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是聪明智慧的阜新人一直没有停止探索,曾经废弃一隅的煤矸石派上了用场,人们用它做砖、提炼天然气等等,让它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为人类造福。人们靠山吃山,靠石头赚取丰厚的利润,石材工艺走进千家万户,涌现出点石成金的创业者,愚公移山不再是梦想。

14、精美的石头,不仅会唱歌,它还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财富,也难怪人们从骨子里这么喜欢石头。记得儿子三岁时,我带着他回娘家,在公共汽车上,当他透过车窗看到山上巨大的 *** ,兴奋得大叫:“大石头,大石头!”故乡的大石头,就是这样让人按捺不住兴奋,以至让小孩子惊喜地叫出声来。夏季里,我还曾带着儿子到海棠山上游玩,让他赤身 *** 地坐在石雕的 *** 佛像怀抱里拍了一张照片,希望他生生世世受 *** 的保佑,成为国家之栋梁。慈悲为怀的 *** ,保佑着这方土地上的每一个子民,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佑人们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15、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文学评论家高海涛先生说过,没有文化和历史感的景点,是没有吸引力和想像力的。海棠山以其独特的摩崖造像群著称于世,即有历史的积淀,又有文化的底蕴,极富开发价值。不了解海棠山历史的人以为这里是海棠花盛开的地方,其实海棠山是蒙古语“海塔格山”之意,为医巫闾山北部余脉之高峰,它恰似龙之骨架,接地气,纳风水,几十种动物,几百种植物,260余尊摩崖造像,古刹古塔,尽收其中。

16、早在辽金时代,海棠山上就已有人传道。到清代,藏传 *** 的传播,在阜新这个五行俱全的土地上达到鼎盛时期,清 *** 为愚化蒙古人,实行政教合一体制,采取怀柔政策,拨国帑鼓励建庙,附近村民成为寺庙的属民。普安寺四世 *** 丹毕道尔吉从 *** 请来高级工匠在海棠山上大兴土木,在 *** 上雕刻佛像,形成世界罕见的摩崖造像群。普安寺,号称“有名的 *** 三千六,无名的 *** 赛牛毛”。当地的蒙古人把自家男孩中最聪明的送到庙上当 *** ,诵经听法,拜师学艺。我的爷爷兄弟五个,三爷四爷都是海棠山普安寺的 *** 。那时,蒙古人给孩子起名要到庙上请 *** 赐名,有的直接就给孩子起名为“ *** ”,附近村人的名字至今仍有叫“大 *** ”、“二 *** ”、“三 *** ”、“小 *** ”的,而且叫这种名字的人有男也有女,可见 *** 对人的影响之深远。金碧辉煌的庙宇中,诵经声此起彼伏,在山谷里绵延不绝,声声悦耳,极具神秘色彩。

17、最近,听说海棠山上又发现了两尊摩崖造像,在红石谷发现了 *** 洞.职业的敏感,使我产生了去看一看的念头,于是搭乘车辆又一次前去。原来,这两尊佛像,就在海棠山措钦大殿东北120米处一个巨大的 *** 背面,一为无量寿佛,一为绿度母像,还有新发现的 *** 洞,处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洞口 *** 上刻的字依稀可见,从沿途拾到的青砖碎片来看,这里确有人生活过。在家乡阜新的土地上,史上曾有 *** 人、契丹人生活,山上不时有盗墓者挖掘过的痕迹。至于这个洞是何时开凿的,何人所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18、海棠山,这个神奇的地方,确实有很多文化开发的文章可做,相信有官方的重视,百姓的期盼,环境的保护,美丽的海棠山,文化的海棠山,在不久的将来会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好了,关于走进阜新玛瑙之乡和辽宁阜新玛瑙原石产地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阜新 辽宁 玛瑙 产地 走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