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瑶之乡?花瑶古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风瑶之乡和花瑶古寨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风瑶之乡以及花瑶古寨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花瑶的民风民俗
  2. 中国十大龙舟之乡
  3. 大瑶镇区域概况

一、花瑶的民风民俗

★神秘花瑶――因挑花而得名的绚丽民族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瑶族祖先“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汉代以前瑶族挑花就已兴起了。挑花的重要,从人文意义上讲,对于在没有文字的花瑶人中,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花瑶女 *** 通常在统裙、腿绑、裤脚、腰带、衣袖、马褂、头巾、背带、围裙等上面挑花。每一件挑花都是一帧精湛的艺术品,花纹图样广涉而纷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生活、古老传说等等。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图案古朴繁杂,一般左右对称,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花瑶女 *** 挑花(瑶语称“拥杯”)不用模具,全凭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见到什么就绣什么,想到什么就挑什么,根据粗纱土布的大小来固定图案的位置,然后运用各色的纱线、丝线、毛线挑刺出各种绚丽多姿的图案,无须设计、打稿、描图和放样,按照自己早已孕定好的腹稿飞针走线。

风瑶之乡?花瑶古寨-第1张图片-

最早出现的挑花题材是花草树木:打子花、 *** 花(瑶语称“杯干约”)、花簇(瑶语称“杯干托”)等;而动物是花瑶挑花内容出现频率更高的:如“双龙抢宝”、“双狮滚球”、“双蛇比势”、“雄鸡斗志”、“双鹅报喜”、“百鸟朝阳”、“鲤鱼跳龙门”……种类繁杂、形态丰富,件件构图新颖浪漫,帧帧造型古拙粗犷。因受汉文化的熏陶,花瑶女 *** 把挑花题材猎向古老传说:“哪吒闹海”、“美猴王出世”等成为挑花艺术旷世杰作。

花瑶挑花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更追求色调装饰美观。“远看色彩近看花”,她们喜欢用强烈的 *** 色彩,鲜红色的头饰笠(瑶语称“派特典”)和头巾(瑶语称“笑童”),深蓝色的上衣(夏装为雪白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瑶语称“特档”),灰白色的统花裙(瑶语称“顿”)前沿以两叶红艳艳的裙边(瑶语称“祻补”)接连映衬,墨色的的绑腿(瑶语称“扣烘”),使整个服饰形成黑白相间、冷暖协调、鲜艳夺目,令人感觉到花瑶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匀称地打扮在自己身上。若头饰笠和统裙以灰白色为主,色彩暗淡,那是守孝穿戴的服饰。花瑶挑花用普通手工缝补针线,用单一的白线或五彩丝、毛线在靛蓝色或白色的粗纱土布上一针一针地挑。一条成年女子穿的统裙大概要飞针走线二十五万多针,陆陆续续需挑刺六个多月,称为花瑶人粗纱土布上的“长城”。对于一个花瑶女子的价值和才华的判断,挑花手艺是最为重要的。花瑶女 *** 从小就受到挑花技艺的熏染,六、七岁就开始学挑花,一直挑到人老眼花,而不会挑花的笨女子是找不到好婆家的。挑花服饰还是花瑶姑娘们的传统嫁妆,她们出嫁时有十几条统裙、腰带、腿绑……那些挑花嫁妆足可以挂满个小型展览馆。

花瑶挑花所用面料为涤纶面料,经向普通的涤纶纱,纬向加 *** ,有全弹半弹之分,如果用长丝加 *** 的为长丝花瑶,顺 *** 的为单喷花瑶。1S*1Z或2S*2Z的为双喷花瑶,看上去有浅浅横条平纹组织,一般经细纬粗。花瑶女子还有一绝活――编织花纹彩带(瑶语称“踏特典”)。在竹板上烧烤17个小洞,上面9个,下边8个与上孔斜交叉,分别用17根五彩毛线穿过小孔,拴在腰和大脚指间,17根彩线上拴一套提闩,然后弹动提闩、用双线左右穿梭 *** 编织出不同的花纹彩带,长度可达数十米。把花纹彩带(瑶语称“特典”)缝合在竹笠筐上,色彩鲜艳的头饰笠就做成了。

瑶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瑶山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给了花瑶女 *** 无限的灵感,挑花技艺深深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宾客。★神秘瑶乡之古树奇观无论什么季节,踏上瑶乡这片土地,首先扑入眼帘令人情有独钟的是就是独守或丛生山冈和腹地的古树。

瑶乡的参天古树是花瑶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千百年以来,花瑶人祖祖辈辈继承着“砍树宁肯 *** ”的护树传统,使这片土地上的树木经历千百年风霜雨雪依然沐浴着今日的阳光雨露,形成了瑶乡独特的奇观。

在瑶乡,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人家,寨不离树,树不离寨,树是花瑶人和古寨的保护神。花瑶人如此爱树、护树,传说有几种原因:一是风水坟山说,花瑶人的祖坟一般按姓氏集中葬在一块 *** 上,从此这里就不能动土,让草木茁壮成长,长成茂密的坟山森林,并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立下恶咒:若惊动了这里的一根毫毛,地下的灵魂则不得安安,于是凡 *** 不得安宁。所以,坟山森林的树木不许砍伐,也无人敢去砍伐,至今留下了山冈上的参天古林。

二是风水水口说,花瑶山寨一般坐落在山脉拱手的腹地里,寨子前方山峦相接水流出去的地方叫水口,是寨子兴旺发达的风水前门,这里必须让古树来把守水口,传说可以从水口古树的枯荣上来预兆寨子里的吉凶:若水口里更大的古树枯死了,这个寨子里的大人物可能也要跟着离去了。谁也不敢去碰水口里的古树,免得招患迷信中的“五方山煞”。当然,花瑶人决不让人去碰这些神树,至今留下了腹地里的茂密古林。

在花瑶人心中,上了年纪的树就拥有了灵气,再动他不得了。若谁家的宝贝生来八字太大,不听父母带养,或命根中充斥父母,认寄父又无人敢接受,更好的办法是寄给古树,认古树为寄父,逢年过节就去拜祭,同样可以消灾解难,化凶为吉。凡披有红布,底下留有瓷碗小杯和烧香痕迹的古树,就证明它的人类寄子寄孙很多了。

花瑶人在封建历史长河里是一个受排挤和驱逐的民族,在民族迁徙中,他们深入密林,借茂密古林来躲过刀光剑影的追杀,日子久了,视树为保护神,顶礼膜拜,呵护树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走进神秘的瑶乡古林,有感触,有喜悦,有忧伤,还有心惊胆战,彷佛自己也是一个膜拜古树的虔诚信徒。

走进花瑶古寨崇木凼,一块光绪九年腊月二十八日立的“永远蓄禁”石碑伫立在古树林山脚,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瑶乡最早的封山育林禁碑。虽然碑文字迹风化,内容模糊难以辨认,但主题“永远蓄禁”和立碑的时间还清晰可鉴。从禁碑的主题“永远蓄禁”可以看出花瑶人当时封山育林的决心,守护绿色家园的意识相当强烈。

瑶乡的古树属常绿、落叶、高矮杂生,以水青冈和白栎为最多,铺天盖地,四季不乏单调,且不同季节的景象各具特色,让人一年四季看不烦,看不累。

步入瑶乡古树林,也就走进了没完没了的传说林和故事林。花瑶人根据树冠、树枝、树根和树干的形态,以及树与树之间的组合、树与周围环境的烘衬等来命名:什么“夫妻不离”、“ *** 富翁”、“天罗地网”、“银蛇拱地”、“天女散花”、“醉卧塔尖”……

在崇木凼古树林里,两棵来自不同纲目的古树同蔸而生,亦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粗壮的古树是 *** ,旁边纤细的那棵是 *** ,树干的高度达数丈时彼此猛地拥抱过来,紧紧依偎在一块,化为一体,从此处向四面八方抽枝长叶,让游人想象到“钟爱一生,儿孙满堂”,故名“夫妻不离”。

“ *** 富翁”也居住在崇木凼,据科研人员初步鉴定,此树年龄在一千五百年以上,属瑶山 *** 树王,瑶语称它为“杂笔朵”,属水青冈,当地汉语叫它“三蔓子”树。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杂笔朵”的果子是花瑶人每年奉供给皇上的贡品,炭烤此果香脆可人,食用能延年益寿,价值一升果子兑换一升金瓜子,祖祖辈辈称它为“富翁树”。

“天罗地网”位于崇木凼古寨吊脚楼的背面,现称之为“对歌林”,是花瑶对唱山歌的更好场所,这里古木遮天蔽日,粗大的树干群围桩在石山斜坡上, *** 的根系纵横交错,似群龙嬉戏,似银蛇拱地,根浪一层叠起一层,推向远方。进了花瑶对歌林,不唱山歌是跑不出来的,唱不赢也是跑不掉的,上天枝叶拦住,入地根网挡着,四周是不讲情面的古树和热情的花瑶小伙与姑娘,一旦钻入他(她)们的怀抱:就罚你――抛你很高,捉住你四肢仰天荡秋千;也奖你――无数个 *** 重蹾在你的双腿上,让你忍痛享受花瑶人待客的更高礼仪――蹾 *** 。如此“天罗地网”,谁都想进去,谁都不想逃跑。

“天女散花”是很难碰上的。如果赶上公历三月初的时间,就到庙山寨子来守候“天女散花”。一棵高达几十米古拙苍劲、盘根伏地、需四、五人牵手才能合围住的 *** 古树挺立在寨子前方。每逢早春三月,枝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绽放出一簇簇形状如喇叭、长约两寸的洁白花朵来,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人们称它为“白花树”。这种花很特别,好像 *** 就花开,很快就花谢,纷纷扬扬落花的情景非常好看,外地来观光的文艺人称之为“天女散花”。当地瑶家村民可以从“天女散花”的多少、散花时间的长短、散花覆盖的面积来断定当年的年成,据说还准确得很哩!在人们心中,“天女散花”是大自然为预兆当年年成所做的最灵验的一场法事。

在瑶乡之一仙峰香炉山寺的顶角,从山脚仰望,一座盖帽的大石头极似宝塔顶盖,远远望去,一个醉汉倚塔卧尖,形象惟妙惟肖。走近一看,这也是一棵 *** 古松,苍老得挺不起腰身,横卧在大石头上,人们也称之为“夫妻树”。遗憾的是这对“ *** 夫妻”已阴阳相隔了,在解放前,“ *** ”老死了,现已 *** 骨全无,从此,“ *** ”整天借酒浇愁,过着“酒里乾坤大,壶中岁月长”的懵懂生活,误把塔尖当成自己的床铺,多危险呀!

瑶乡的古树千姿百态,故事和传说永远讲不完。

回眸瑶乡古树林,还有一派景象令人震撼,老死的古树依旧站着,倒下去的古树仍然躺着。这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姿态给你很多遐想:“仰天长啸”、“猛龙过江”、“ *** ”……这种残缺、失去生命力的美感更加振奋人心。

把花瑶文化写成一本书,瑶乡古树是每个章节里最重要的一行和字眼,让人永远爱不释手。瑶乡更具特色的古寨子大圫,说是建在好大一圫石头上的花瑶寨子。“飞瀑流泉直挂云天,清幽野趣气象万千”。古老的村寨,摩天的崖壁,奇异的巨石,秀美的溪河,原始次生林中的古树群体,加上新近揭秘的神奇大峡谷和充满野 *** 的大瀑布,及串串状若仙湖的深水潭,构成了花瑶山寨大圫美丽自然的绝佳生态环境。关于那个神秘的大峡谷,它属于大圫管辖,全程约17.8公里,起源于青山坳村,经四角田、大托、周朋、白水洞四村地段,延伸至淑浦九溪江乡。源头四角田段风景秀丽,河水清悠,一眼见底,流水环绕山谷形成无数个S型。峡谷两岸全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流水形成了一个连一个的瀑布群体,其中高15米以上的瀑布60余处,深潭80余个。

2002年7月由北大教授、著名诗人、学者彭浩荡、民俗摄影家刘启后、著名诗人匡国泰、电视 *** 人刘念铎等文人学者组成的队伍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采风 *** 时,发现了幽深险峻的瑶山大峡谷。彭浩荡说:“张家界有山无水,黄果树有水无山,九寨沟有山有水,但怎能比得上瑶山风光,瑶山不仅有山、有水,还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算得上是一片神奇的 *** ”。第二次“讨僚皈”于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日在今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举行,后改在距此五里的小沙江街上举行。节日源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下山峒(位于今隆回县小沙江镇境内)回姓瑶民七姊妹被汉族豪绅廖元翁率领的200余人追赶,引起瑶民的反抗。廖谎报军情,称瑶民 *** ,清王朝立即遣兵数万前往 *** 。花瑶人民不畏 *** ,英勇奋战,伤亡甚重。在大沙江与清兵大战一场,败退小沙江又与追兵小杀一场,两地共死伤瑶民数百人。 *** 的 *** 越山绕道退到麻塘山隐居。清兵直追到五都七岭八寨,瑶民靠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险峻地形与敌 *** ,不断出没在山林中奇袭清兵,杀得清兵胆颤心寒,无法进兵。后来,溆浦瑶族首领蒲公祥率众攻打龙潭,切断清兵后路,致使清兵两面受敌 *** 停战议和,并从隆回司(今隆回县司门前镇)、小沙江、五里江(溆浦县境内)等地撤兵,瑶民才又部分迂回各峒。但在当地汉族豪绅的追杀下,大部分瑶民被分散在边远的深山老林中而终究无法返回此前瑶民居住的中心地带(大约在今小沙江镇洞江、大沙江等地),今天以这一地带为中心,周围“十里无瑶”局面也由此形成。与清兵议和后,瑶民为纪念奋战勇士,大沙江、小沙江也一度改名“大杀江”、“小杀江”(后来迁居当地的汉族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才恢复原地名),同时举行隆重 *** 以示纪念。

花瑶“赶苗”这三大传统节日,原本都是为了纪念花瑶先民的三次历史大杀戮而举行的雪耻 ***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三大传统节日已经演变成为人们赶集购物、活动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的喜庆节日。每年在这一共九天的节日中,花瑶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举家出动,一律身着节日盛装,奔赴 *** 地点,或尽情购物,或访亲会友,或彼此对歌,或 *** 展示花瑶各种神秘而淳朴的民情风俗……如今各地各族人民也前往参与同乐。

二、中国十大龙舟之乡

中国十大龙舟之乡:湖南汨罗、湖南沅陵、广东东莞、贵州铜仁、湖北襄阳、福建福州、湖南溆浦、贵州黔东南、武汉汉江、珠海三灶镇。

湖南汨罗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 、广泛的群众 *** 、丰富的多样 *** 、浓郁的文化 *** 、狂热的参与 *** 和深远的影响。

2、湖南沅陵—中国远 *** 舟的发祥地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广东东莞—中国赛龙舟时间最长的地方

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

东莞市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如今龙舟月已是东莞一大特色,在这里你感受到东莞人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竟龙舟渡的盛况。

贵州省铜仁赛龙舟历史悠久,龙舟已成为当地具有 *** *** 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湖北襄阳—中国历史悠久的赛龙舟之地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千里汉江穿城而过,而端午龙舟赛历史悠久。据民俗专家介绍,襄阳赛龙舟从两 *** 前的西汉就开始了,从明代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汉江航运发达,两岸码头众多,端午的龙舟赛达到鼎盛。

自2010年起,襄阳市的龙舟赛从民间转为 *** 主办,每年端午节期间,江面龙舟竞渡,两岸人潮涌动,场面极其壮观。

福建地处近海,江河纵横,自古就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宋朝时期“闽俗重竞渡”就已在闽省沿袭成风。赛龙舟也是福建一项典型的民俗体育赛事,福州更有着悠久浓郁的龙舟文化。

在福州如果你以为白天比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600年来,在端午前后福州三溪村里一直延续着夜渡龙舟的风俗,有着“自 *** 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的说法,在福州地区夜赛龙舟才是更大的看点。

7、湖南溆浦—中国最彪悍的“扒龙船”

自东汉初马援平武陵蛮夷之后,溆浦形成以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的习俗,龙舟初五下水,十五上岸,平日 *** 练,十四、十五为竞赛日,整整十一天。每年农历四月下旬,溆浦人就开始为溆浦双端午节做准备。

溆浦称划龙船为“扒龙船”,溆浦的扒龙船从五月初五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而溆浦赛龙舟最独具特色的就是依旧保留其彪悍、精美,包 *** 深厚的文化底蕴。

8、贵州黔东南—被誉为中国最奇葩的龙舟赛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中国贵州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施秉台江流域苗族人每年在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五的传统民俗活动,当地苗族人会在这天划独木龙舟。除赛龙舟外,还有跳踩鼓舞、对唱山歌等其他活动。

9、武汉汉江—中国追思屈原的龙舟赛

汉江龙舟竞渡是为了追思屈原而设。相传屈原流放途中曾徘徊于汉江之滨,因而汉江地区很早就有“午日龙舟闹江市,楚俗相传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欢腾的场面是端午观龙舟赛的一场视觉盛宴,声声呐喊声,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昼鼓曳长风,看夺锦标强。

10、珠海三灶镇—中国的海上赛龙舟之地

珠海三灶海上龙舟赛已有百年历史,如今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名录,与大家所熟知的龙舟比赛不同,三灶龙舟赛不是在平稳的江河、湖泊举行,而是在波浪汹涌的海上举行。

海上龙舟赛全程12公里,其中赛道总长1公里,龙舟需要往返6次,区别于一般龙舟,龙舟舵手通过敲锣而不是击鼓统领全队。

传统的三灶海上龙舟赛,有祭海祭船、鸣锣指挥、一轮式比赛等特点,村民们在比赛前要划龙舟从各自村庄到比赛海域上来回几次,然后再回村里,从稻田摘下一株禾苗,放在龙舟上,有祈福之意。

三、大瑶镇区域概况

位于湖南省东部的浏阳市南部,大瑶镇坐落在湘赣两省交汇地带,与澄潭江镇、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接壤,金刚镇、杨花乡环绕,北界荷花街道办事处。距长沙市区82公里,黄花机场62公里,浏阳市区20公里,醴陵50公里,萍乡市50公里。大瑶镇交通便利,长浏高速(建设中)、106国道、319国道、310省道穿镇而过,总面积73.78平方公里,集镇面积6.8平方公里,由4个社区、6个村委会构成,共146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超过6万,其中城区人口约3.6万。

作为浏南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大瑶是花炮原辅材料集散地和全国小城镇 *** 示范镇,被列入长沙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的10万人口小城市之一。这里是花炮始祖李畋的故乡,享有“花炮之源”和“彩印之都”的美誉。2010年,大瑶的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达到34.58亿元,人均纯收入13856元,2011年财政收入进一步提升,地方收入突破4000万元。

大瑶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更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山水之城。中国花炮博物馆静谧雅致,南川河畔风光旖旎。镇内古木参天,楠竹翠绿,名贵树种如银杏、杜仲、香樟等丰富多样。溪流众多,山川秀美,九华山的翠色与南川河的清波交织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引人无限遐想。

大瑶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东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三市(萍、浏、醴)结合处,是浏阳南部重要的 *** 、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优秀乡镇、中国农村 *** 与发展综合试点镇、中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长沙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五个区域中心小城市之一。全镇经济以花炮产业为主导,是世界是更大的花炮及材料集散中心,同时也是花炮文化的发祥地——花炮始祖李畋诞生于此。

风瑶之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花瑶古寨、风瑶之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古寨 花瑶 瑶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