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之乡 水鼋之第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鼋之乡,以及水鼋之第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鼋的同音字
  2. 鼋汁狗肉的历史起源
  3. 天鼋的缙云县鼋
  4. 无锡鼋头渚的鼋的来历
  5. 天鼋的鼋

一、鼋的同音字

1、鼋的同音字:褤、䝠、原、猿、圆、蝯、杬、薗、员。

2、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苏,云南,浙江等省。江苏太湖以产鼋而著称,《太湖备考》中曾有“古为珍味,今太湖中有之。

3、然不易得”的描述,无锡还有因为突出在湖中的地形酷似鼋头而得名的风景名胜“鼋头渚”,可以在此远眺和观赏湖中美丽的风光。

4、由于现代以来的过度捕杀,已经极度濒危,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5、然而,在今天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能见到。据资料记载,瓯江水系鼋的数量尚有200只左右,本来瓯江有鼋之乡的著称,但因乱捕滥杀,导致鼋数量的减少。

6、中国古代即开始饲养,常在庭院放养一两只。中国安徽的鼋则可能于19世纪末期绝灭。江苏太湖以产鼋而著称。

7、由于鼋的背甲骨板可以入 *** ,且肉味鲜美,因此遭到了大量捕杀。

鼋之乡 水鼋之第-第1张图片-

8、1000多年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的江河湖泊和溪流深潭中,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加上人为的肆意捕杀,如今为数不多了。

9、瓯江(青田县区辖)作为鼋的故乡,曾有过辉煌:人们目睹有90只大大小小的鼋,排成一条长龙,由小溪(北山源)向瓯江游去,时浮时沉,十分壮观。邑人为之津津乐道并引以自豪。

10、据科研部门考察测算,瓯江水域中今尚存近200只鼋,数量居全国之最。它与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由于现代以来的过度捕杀,已经极度濒危,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

二、鼋汁狗肉的历史起源

1、鼋汁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 *** 历史。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与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为躲刘邦,樊将肉摊迁至湖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刘邦找到樊哙,樊正愁狗肉无人问津,刘邦抓起狗肉就吃,经刘邦一吃,人们遂竞相购食。其后,刘邦常乘鼋

2、过河食之,樊哙恼鼋,杀之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鼋汤煮狗肉,香味不减。因此,沛县狗肉又称“鼋汁狗肉”。

3、刘邦做泗水亭长后,得知樊哙杀了老鼋,非常气愤,将樊哙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准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 *** 。故“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沛县狗肉伴随《大风歌》名扬四海。刘邦定天下后,樊哙将鼋汁汤传给其侄,世代相承。

三、天鼋的缙云县鼋

鼋小则十来斤,大可达35到40公斤。据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乡人介绍,鼋极驯良,以鱼、虾、螺、蚬为食。鼋体椭圆、纵扁、头宽、前端呈环形、喙短、颈粗、头可缩回壳内、背甲呈暗绿色。鼋喜栖水质澄清、水流缓慢的深水江河中或山涧深潭、水库里。白天很少活动,夏秋时,遇天气闷热常浮水面,以肺呼吸,每年11月至翌4月长达半年为冬眠期。但生长较快, *** 克的幼鼋经一年生长体重可达到公斤,成年鼋一般体重30公斤~50公斤,体长可达1.2米,每年5月~9月间为繁殖期。 *** 后的雌鼋,常趁夜幕来临或拂晓之前,悄然爬上沙滩,在向阳、干燥处用后肢扒沙,挖一深穴,将卵产入后即扒沙覆盖,并紧缩四肢,以身躯抹枰压实后离去。通常每次产卵十多个至几十个,最多可达成百个,可谓“英雄母亲”。卵圆色白,直径40毫米,靠日光辐 *** 行孵化,一般约需一个月左右。

缙云乡间民众眼里的鼋总是灵 *** 十足。他们说,当鼋浮游水面,肯定气象会起变化,或台风、或燥热、或暴雨。如果鼋头朝潮上游方向翘头,可预测三天内即有暴雨洪水。他们还说,这样的经验屡试不爽,非常准确、灵验——鼋是他们心目中的“晴雨表”。

鼋全身是宝,肉 *** 温、营养价值高,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用炙鼋甲泡黄酒,可治瘰疠、恶疮、痔瘘、风顽疥疮及杀虫,驱风之效”;内脏用于杀百虫、解百毒、续筋骨、治妇人血热;脂可治麻风;胆 *** 寒有毒、化生姜薄荷叶,可作催吐剂,亦可治喉痛,富于腹汁的鼋裙与熊掌并列,为最名贵佳肴,难怪《左传》中有郑灵公和公子宋为争食鼋肉,染指于鼎的记载。

这些年,在利益的驱动下,捕鼋的人群越来越多,也有人曾经专门组织力量甚至是让左库水库开闸放水以求捕得轩辕天鼋可没能成功,这一切导致的后果是好溪一带的鼋踪越来越稀少,轩辕天鼋的去落也陷入扑朔 *** 中,而在全世界,鼋的种群正面临消亡的威胁……

四、无锡鼋头渚的鼋的来历

1、无锡鼋头渚的鼋的来历:

鼋头渚,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也是尽情纵观太湖山水组合的更佳地点。这里有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直伸入太湖的波涛之中。那块被神化了的巨石,被三面湖水环抱,犹如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立于碧波之中。

2、鼋头渚,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也是尽情纵观太湖山水组合的更佳地点。这里有一脉青峰,从充山逶迤而下,直伸入太湖的波涛之中。那块被神化了的巨石,被三面湖水环抱,犹如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立于碧波之中。

3、传说远古时,太湖本是块陆地,为山阳县管辖。有一天洪水突然泛滥,不久将县城淹没。处在十分危难之中的百姓便齐声呼救,从而惊动了东海龙王。龙王急命神龟前去救助,许多善良的人们才得以爬上龟背而幸免于难,这只神龟忠于职守,便长期驻守在那里,方有“鼋头渚”这一奇特的名字。

4、三面环水,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美景,又有小桥流水的山乡田园风光,是太湖山水景色大美之处。太湖仙岛是鼋头渚必游之处,岛上有道教仙宫和道、佛两教石窟塑像。登临半岛上的鹿顶山可环顾湖滨翠色,天气晴好时能看到湖面上的翩翩舟影,感受到太湖的浩淼之美。

五、天鼋的鼋

1、缙云好溪是鼋的故乡。缙云好溪有着轩辕天鼋的踪迹。今日缙云仙都一带好溪中有龟山、望龟洞、金龟岩等景点,都与古时出没于这一带的好溪大鼋有关。

2、轩辕天鼋之一次被发现是在1946年。这一年冬,缙云左库人卢前康在好溪上坟山潭边发现一个三尺多大的鼋,吞食过一条秤杆粗的鳗鱼,让卢前康目瞪口呆。到了1968年春,潜明村一妇女从壶镇赶集回来,途经左库水库边,看到一巨型大鼋冷不防从岸边跳入溪里,水中当即腾起一团白色巨浪,这妇女当场吓瘫在地。几天之后,宫前李姓兄弟从潜明回家,又在左库水库看到巨鼋,其中一人拣了块石头去砸,之一块未能击中,第二块被巨鼋接住。这之后这巨鼋的名头越来越响,并且它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乡民面前,而附近乡民更是 *** 在左库水库边上为一睹巨鼋风采,最多时有几万人。省水产研究所、上海西郊公园专门派专家到缙云左库考察,专家目睹了该巨鼋伟岸的身姿,一致认为该鼋身长约3米,宽2米,头部上颈30公分,体重400到50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更大的巨鼋。

3、出于对黄帝的景仰,对于黄帝“化身”的好溪大鼋,缙云乡间民众一直存着敬畏之心,在历史上他们并无捕食大鼋的习惯,反之常买鼋放生。有的渔民无意中捕捉到鼋后,也都采取在鼋尾上缚上铜线红丝,放回水中,以求吉利。

4、近代人却因特殊的影响而失却了对自然应有的敬畏。

5、一九六八年正月初十,左库村几个年轻小伙在金刚潭桥址南边离水面十米处丢 *** 炸大鼋,因 *** 过长, *** 点都是离大鼋十数米远,大鼋不慌不忙地避开几次后游入深潭。正月十三,上百人在金刚潭北边的公路上等待大鼋游出,松岩村几位青年人备上竹筏,带着 *** 及点 *** ,手摇发电机,准备炸大鼋,等了半个小时,在水库之尾,有人高喊:“大鳖在这里啰!”人们跑去一看,大鳖背脊栋露在水面20公分,黄棕色,尾巴扁,长约2尺,见人走近就飞速逃入深水潭。从此来看的人更多,有许多来自永康、东阳、磐安、仙居和金华,真是人山人海。公社区县的干部就向丽 *** 分区、省军管会汇报情况。

6、正月廿八日,省水产研究所,上海西郊公园专家到达缙云。次日,专家们亲眼看见大鳖。几天后金兰汤水库革委会主任也来了。二月十二日,专家们再次目睹大鳖活动,用望远镜观测后认定大鳖叫鼋,身长约3米,宽2米,头部直径0·3米以上,极像鳗鱼头,体重估计400多公斤,体为暗绿色,背脊栋浅 *** 。研究后决定 *** ,于是建立以壶镇区人武部长李邓松为组长的捕鼋领导小组,调来十多人,运来小船二只,大网七张。捕捞队反复研究,认为捕捞时人如果下水有被吞噬之危,只能用网重重围捕。先在“月底沉江”,横拦三重大网,结果均被其撕破拖走,巨鼋无踪。廿二日下午,又在水库大坝上游一百米处的靠公里这边水域,将巨鼋围住,六重大网围成半月形围圈,此夜因为天空突然下雨布网未能及时回收,第二天收网时发现二张大网已被撕破,不见了巨鼋,说明已经逃走。廿七日开闸放水,廿九日除原有深潭外,其他积水基本排完。三十日全面搜寻,巨杳踪影。人们认为鼋已钻沙入洞中潜伏。三月初二省捕捞队无功撤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鼋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