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五圣之乡南阳这个问题,南阳4圣都有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南阳五圣故里怎么变成四圣了
1、既然说是四圣故里,大家一定想知道有哪“四圣”!听我慢慢说来!
2、诸葛亮字孔明。他 *** 诸葛珪曾做过东汉的泰山郡丞,是一名普通的文职小吏。诸葛亮有两个姊姊、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在他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们姊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一九五年,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姊弟随叔父来到了南昌。但不久东汉朝廷又委任朱皓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就率全家来到了南阳,投奔荆州牧刘表。一九七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的两个姊姊都已出嫁,哥哥诸葛瑾当年留在老家,至今查无音讯,诸葛亮就与弟弟诸葛均一齐在南阳卧龙岗盖了几间茅草屋,开始了躬耕生活。在卧龙岗,诸葛亮一共住了十年。在这十年里,诸葛亮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典籍。他十分喜欢兵家、法家的著作、崇慕古代的管仲、乐毅,常常咏诵梁父吟,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3、沔南名士黄承彦非常敬重诸葛亮的才华。一天,他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还没有娶妻,我有一个女儿,相貌虽不太好,但才学可与你相配,不知你是否中意?」诸葛亮早已听说黄老先生有一才女,自己也有心求慕,如今听老先生一问,便欣然应允。这位黄夫人后来给了诸葛亮很多助益,据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就是从夫人那里受了启发。
4、一次,刘备向司马徽求教。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诸葛亮,凤雏即庞统。」不久,徐庶投靠刘备,又推荐诸葛亮。刘备想让徐庶把诸葛亮召来。刘备思贤若渴,就带领关羽、张飞到卧龙岗拜访,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了诸葛亮。当时是公元二0七年隆冬,刘备四十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刘备虚心向诸葛亮请教,于是引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隆中对策。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于是恳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觉得刘备胸怀大志,又三顾茅庐,便慨然应允。从此诸葛亮离开南阳,开始了后半生的戎马生涯。
5、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认为当务之急,应先扩充 *** 。他对刘备说:现在流寓荆州的人口很多,而有户籍的很少。如果按户籍徵兵役,就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将军可转告刘表,让他下令境内游户如实申报人数,从中选拔,以扩大兵员。」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几个月内,就把几千人的部队扩大到了数万人。一次,刘琦邀诸葛亮游观后园,共登高楼,饮宴之间,令人撤去楼梯,再次向诸葛亮请教:「今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言出您口,入于我耳,先生可以教我一条自安之术了吧?」诸葛亮对他说:「你不知道申生在内而为,重耳在外而安吗?」刘琦马上明白诸葛亮的意思。正好这时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 *** ,刘琦请求 *** 允许他出守江夏,刘表同意,任命他为江夏太守。
6、公元二0八年秋,曹 *** 挥师南下,直取荆州,这时刘表病死,刘琮继任为荆州牧,投降了曹 *** 。刘备闻讯,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诸葛亮提出两条计策:上计是袭取襄阳,夺取荆州,抗击曹 *** ;下计是全 *** 速南撤,保存实力,退守江陵。刘备不忍夺占刚刚死去的刘表的荆州,只好按下计行事。但许多刘表部下及荆州百姓不愿降曹,都跟着刘备逃难,共达十多万人,行动迟缓。诸葛亮又请刘备派关羽带一支兵马赶往江夏,向刘琦搬取救兵。江东了孙权一直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当他得到曹军南下、刘表去世的消息后,马上派鲁肃去荆州。联络刘备。诸葛亮对刘备说:「眼下情势紧急,只有与孙权联合抗曹,才是出路。」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同鲁肃一齐去柴桑会见孙权,商议联盟之事。这时孙权内部分成了主降和主战两大派,诸葛亮决定采用激将法说服孙权。
7、诸葛亮说:「曹 *** 剪除群雄,平河北,破荆州,威震四海。将军应根据自己的力量做出决断,如果以吴的兵力,能够与曹军抗衡,那就及早同曹 *** 决裂;如果敌不过,就按兵束甲,投降曹 *** ,还可以苟且偷安。像这样表面上服从曹 *** ,内心又犹豫不定,在紧要关头不做出决断,那可就大祸临头了。」孙权说:「 *** 你那麽说的,刘备为何不向曹 *** 投降呢?」诸葛亮答道:「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即使大业不能成功,那也是天命,怎麽会卑恭屈节地投降曹 *** 呢?」诸葛亮的这几句话,果然把孙权的火给激起来了。孙权说:「我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的主意已定,不和刘豫州联合,就不能抵抗曹 *** 。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在抗曹 *** 呢?」诸葛亮说:「刘豫州虽然打败了战,但集结部众,加上关羽的 *** ,还有精锐一万人。刘琦的江夏军也不下万人。曹军远道而来,十分疲倦,据说曹军一日 *** 即行军三百里,这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所兵法上引以为戒,认为『必损上将军。』而且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荆州军民只是迫于曹 *** 的压力并未心服。将军如果能派一 *** ,统兵数万,与刘豫州联兵作战,定可击破曹军,曹军失败后,必然退回北方。这样荆州、东吴的势力就会发展起来,鼎足三分的局面就形成了。成败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最后终于决定抗曹。
8、赤壁之战中,黄盖向周瑜献计:火烧曹船。但万世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很急,鲁肃请诸葛亮商议。诸葛亮精通天文,料定冬至那天将有东南风,于是和周瑜商定冬至日发动进攻。果然冬至那天刮起了强劲的东南风,黄盖火烧曹船,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赤壁之战后,周瑜与曹仁争夺江陵。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一举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城。
9、二二一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二二三年,刘备生命垂危,派人把诸葛亮从成都招来,安排后事。不久刘备就死在了白帝城。诸葛亮护送刘备的灵柩回成都安葬后,扶太子刘禅即皇帝位。诸葛亮决定分三步走:之一步,恢复蜀、吴的联盟关系;第二步,平定南方叛乱,稳定后方;第三步,北伐曹魏。
10、二二五年三月,诸葛亮决定亲征南中。 *** 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 *** 。二二六年,曹丕病死,曹叡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就决定出师北伐。但他对刘禅不放心,就在离开成都前上了一奏章,这就是有名的《出师表》。
11、二三四年春,诸葛亮亲统十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双方将相持了三个多月,由于日夜 *** 劳,思虑过度,终于病倒了。诸葛亮感到这场病凶多吉少,就给后主刘禅上表报告病情,并嘱托后事。几天之后,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军中,终年五十四岁。
12、蜀国上下一片悲痛,遵照诸葛亮的 *** 将他安葬在了定军山,諡号「忠武侯」。
13、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
14、东汉末年,屡起大疫。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 *** 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 *** 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15、据史料记载,张仲景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他善于思索,逐步掌握了朴素的辨证 *** 。汉灵帝时,仲景被举为孝廉。继之出任长沙郡太守。他虽然身居要职,但淡于利禄,鄙视荣势,憎恶 *** 角逐。当时,正值灵帝后期的大疫流行,目睹村村举衰,户户号泣的惨痛局面,张仲景深切关注民众的安危,他冲破了封建等级制森的清规戒律,择定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在大堂上为民诊治疑难疾病,从而传为千古美谈,后来的 *** 房多冠以"××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大堂诊病的业绩!
16、在东汉末朝政日非,民不聊生之际,特别是在张仲景的家乡中原疫疬 *** 的情况下,他毅然辞去太守之职,跃出宦海,返回故里,呕心沥血,深研医学,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明代《李濂医史》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 *** 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17、“科圣”张衡宇宙中的星星有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的环殂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邮电部发行过纪念他的邮票。“如此全面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18、张衡,以其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于世,月球上有以“张衡”命名的环形山,宇宙间有以“张衡”命名的星星。1955年,邮电部发行了纪念张衡的邮票。1956年,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重修了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郭沫若 *** 在墓碑的题辞中赞颂说:“如此全面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这就是我国人民对他的崇高评价。
19、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廉的官僚世家, *** 早亡,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后来家境衰落,有时靠亲友的接济为生。
20、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负责处理日常公文。在办理政务之余,先后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后人传颂的《东京赋》和《西京赋》等文学作品。他的这些作品在五、七言诗赋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东汉时期的四大名画家之一。
21、张衡更大的科学成就是在天文学领域。公元111年,张衡先后担任过郎中,太史令和公车司马等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最后写成天文学巨著——《灵宪》。“灵”指神灵,这里指天象;“宪”是法则。“灵宪”即天象天则之意。《灵宪》一书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他说明了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的位置和太阳相对时,是满月;背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见了。他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蚀和月蚀的成因,作了我国最早的科学解释。书中记录了在洛阳观察到的恒星 *** 0颗,和现代天文学家所观察到的星数 *** 0~3000颗,基本相同。
22、张衡影响世界的发现是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浑天仪是由铜铸成的一个圆球,上面刻划着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28宿和24节气。铜球装在一根倾斜的相同。铜球外面安有一个水平的环,表示地平线。铜球由东向西运动,刻在上面的恒星就从东方升到地平线以上,又向西落在地平线以下,和天空中恒星 *** 西落的情况完全相符。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动的情况。
23、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相风铜鸟。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尺高的竿顶上安放一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风转动。鸟头所对就是风的方向。张衡创造的相风铜鸟和欧洲的候风鸡相仿。欧洲的候风鸡是公元12世纪才出现的,比相风铜鸟晚了1000年。
24、公元132年,张衡又制成了世界上之一架探测 *** 的仪器——地动仪。这架以精铜制成的地动仪,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贺盖,内部 *** 立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柱,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道中安有发动机关,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按八个方向布列,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铜蟾蜍蹲在地上。哪个方向要发生 *** ,正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铜球落入蟾蜍口中,发出 *** 的警报。
25、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日,地动仪西方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了下来,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到到什么地动,有些学者怀疑地动仪的灵验。没过几天,陇西来人报告,那里发生了 *** ,使大家极为信服。欧洲人在1880年才制成了之一架地动仪,比张衡晚了1700年。
26、后来,张衡制造的地劝仪失传了。本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根据古书的记载, *** 出一个模型,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27、张衡于公元139年逝世,享年62年。“商圣”范蠡春秋后期越国名臣。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勾践三年(前494),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偕妻等入吴称臣。范蠡亦作吴国 *** 2年。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10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 *** 。越国终于吞并吴国。范蠡在灭吴后,决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改称鸱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他认为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使转弱为强。又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二、南阳五圣分别是谁
“南阳五圣”都有哪些人?他们又有哪些历史贡献?
1、南阳五圣的智圣是诸葛亮,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就是辅佐落魄的皇族刘备开创了蜀汉盛世,并且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当时的刘备虽说是皇族,但却非常的落魄,刘备在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之后才开始逐渐的强大了起来,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
2、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三户(今南阳淅川人)人。著名的军事家、 *** 家和经济学家,有“商圣”之称。范蠡出身贫贱,初为楚国名士,后与楚宛令文种结交为友,一同入越任大夫。
3、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南阳医圣祠在南阳市区温凉河畔。
4、南阳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这些杰出人物为推动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
5、其实“五圣”指代甚多,除上述五人外,还有“五圣同揆说”,说的是“伏羲、舜帝、文王、周公、孔子”;又有“南阳五圣”之说,他们是“姜子牙、诸葛亮、范蠡、张衡、张仲景”。还有其他的说法,都是不一而足的。
6、南阳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南阳五圣”随便一个都不简单啊!南阳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南阳五圣的谋圣是姜子牙,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辅佐姬氏父子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
南阳在古代也是中原地带,四通八达,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所以孕育出许多能人异士,其中较为出名的“南阳五圣”就是: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和科圣张衡。
南阳后来不但没有极大地宣传五圣,而且五圣之一的诸葛亮躬耕地还被临近的襄阳想方设法的要夺走。
南阳四圣是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张衡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依靠实证精神制造出了堪称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世尊称为“科圣”。
南阳四圣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南阳古称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在历史上,南阳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人,汉族。
南阳四圣分别是张衡、张仲景、范蠡和诸葛亮。张衡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被后人誉为“木圣”。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著有《张衡地动仪》等书。
1、儒家五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 *** 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
2、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后世称为“至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游列国,编撰了我国之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3、儒家五圣分别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颜子,即颜渊,也称颜回,孔子的 *** ,被后世尊为“复圣”。曾子是孔子的 *** ,被后世尊为“宗圣”。
4、儒家五圣是指孔子及其 *** 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为历代儒客尊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5、五圣封号 *** :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悟能:净坛使者。沙悟净: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马。
6、儒家学派的 *** 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1、南阳在古代也是中原地带,四通八达,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所以孕育出许多能人异士,其中较为出名的“南阳五圣”就是: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和科圣张衡。
2、他们分别是: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人,汉族。
3、南阳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这些杰出人物为推动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西周时军事家。
三、南阳五圣人是哪五个
1、南阳在古代也是中原地带,四通八达,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所以孕育出许多能人异士,其中较为出名的“南阳五圣”就是: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和科圣张衡。
2、智圣诸葛亮:诸葛亮其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三国演义》将“智绝”卧龙诸葛的名头传播得更为广泛,而诸葛亮《出师表》的那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让南阳这个地方也被更多人所熟知,诸葛亮一生辅佐刘备,开创三足鼎立之势,屡建奇功,才智双绝,功绩无数,被人认为是智慧的象征和化身,深受世人敬仰。
3、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术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世界,开启了辨证论治 *** 的先河,尤其是他的《伤寒杂病论》让后人受益无数,是之一部临床治疗方面的医学巨著,被所有医者所拜读,乃至今天,这本书仍然是精品之中的精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曾言:“ *** 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在今天的南阳,还有仲景堂的存在,还保留着医圣祠,被慕名而来的人拜寻参观。
4、谋圣姜子牙:姜子牙出生于古代的吕国,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市,他在商朝末期的时候,被周文王姬昌所赏识,亲自来求姜子牙出山辅佐他,年迈的姜子牙后来不仅帮助他成功伐纣,灭掉商朝建立周朝,而且让周朝得以昌盛800年,成为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没有之一。姜子牙之谋略,可以打天下,又可以治天下,以年迈之躯辅佐了周朝好几代的国君,他活着的时候,其风头无人能出其右。
5、商圣范蠡: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得力谋士,帮助勾践成就霸业,一生功成名就,但是他又特别识大体,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直接选择急流勇退,隐去功与名,弃掉官职隐姓埋名去经商,然后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范蠡此人当官可以封侯拜相,经商可以腰缠万贯,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被人们尊为“商圣”膜拜至今。
6、科圣张衡:张衡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他最出名的就是发明了“地动仪”,在汉朝就可以预测 *** ,被世界承认为测震学的鼻祖,而且他还发明了“浑天仪”用水做动力驱动仪器来观察星象,让天文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除了发明,他还品学兼优,文学造诣也高,又能发明各种机械,真真正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综合发展,他是世界史上都少有的全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