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长寿之乡彭祖山,以及中国之一长寿之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彭祖能够长寿
“从现今已知的文献典籍来看,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钱名铿,系颛顼帝三玄孙、轩辕皇帝的第八代传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陈世松告诉记者,刘向的《列仙传》中就记载称,彭祖自尧时举用,一直到殷末,足足活了800岁。在夏代,他曾受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因称彭祖。《神仙传》形容彭祖“善引导行气,尧时封于大彭,至殷末已,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
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连先贤孔子、庄子都羡慕其长寿。苏轼曾在诗中赞誉彭祖:“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清代学者周洪更进一步说:“乘云人已去,此地葬衣冠。墓古松明碧,山空鹤梦寒。大夫原不作,真宰岂须棺。三代曾谁在,聊同法物看。"种种迹象表明,彭祖的确是长寿的,并且因厌世而去,留下空坟一座供人们祭奠。
关于彭祖的岁数,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只有用“小花甲设岁法"才符合现代人的生命观,由于“小花甲设岁法"以60天为一年,这样推测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现代人的130多岁。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彭祖长寿800岁,从科学上分析是不现实的,但把彭祖作为彭国历代彭伯代代相袭的封号或 *** 崇拜,则合乎情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根据流传下来的古籍文献资料和历史记载,彭祖的确生活了两个朝代,活了800余岁,理由是:《山海经》、《史记》、《华阳国志》等文献中都记载了彭祖确有其人,经历了夏商周三代,足足有800多年。并且历史纪年法不支持“小花甲设岁"的说法,“小花甲设岁"可能是某些个别地方表述时间的 *** ,并没有用于记录中国的历史年代。而“小花甲设岁"是否以60天为一年,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而沿用至今的60花甲(农历)与公历对照,花甲设岁的每一年仍为365天。而且,夏商周的历史人物和朝代纪年也是用公历纪年法来表示的。
陈世松教授表示:“我们现在研究彭祖,不一定非要搞清楚彭祖的真实年龄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既然历代的人们都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那么我们就要吸收彭祖养生文化中的精髓,把长寿文化发扬光大,而不要仅仅局限于彭祖的年龄上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彭祖之所以长寿,源于他的养生术,是通过自我 *** 以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来达到长寿的目的。据传,古有《彭祖经》,为彭祖养生学的专著,但后来遗失了。目前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主要归结为膳食术、 *** (吐纳)术、医术。
首先,彭祖喜欢多做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思想上淡薄名利。据说周穆王曾请其做大夫,但他不愿做官,800岁后不知去向。他不慕虚荣、不受功利思想束缚,殷王赏赐的数万金都悉数捐给了贫苦人民,可见其心地善良、精神高尚、心胸宽阔,以救济他人而心悦,这样在精神上就奠定了长寿的基础。
其次,彭祖是一位美食家,屈原在《天问》中说:“彭铿斟雉帝何飨,”其意就是他烹调的 *** 汤连皇帝都喜欢。战国时期,齐国的易牙向往彭祖的食补术,曾亲往武阳(彭山古称武阳)学习烹调技术。他还精通医术和炼丹术,对我国的传统医学有很大的贡献,被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尊为祖师。
他还善于 *** (即吐纳术)。由于远古时期洪水泛滥、阴多滞伏、民杂食而不劳,故多痿厥寒热之病,于是,他发明了引导术,到春秋战国时已经流行为保健养生的好 *** 。他把吐纳行气和形体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寿引导行气术。庄子在《刻意》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荀子称:“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可见,他们都把彭祖当成了 *** 术的开山鼻祖。
关于房中术,彭祖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 *** 交之病。”他强调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要适可而止,和谐的夫妻生活才能增强人的精神活力和养生长寿。彭祖大胆地提出气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 *** 补的观点,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男女 *** 的 *** 理论和经验总结,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原汁原味的男女 *** 经验与理论的集大成者。
彭祖山,据传是彭祖仙逝之处,是彭祖养生长寿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炼丹洞、玉女洞、彭祖井等历史遗迹。彭祖山地形为天然太极图,是一处格局好、气场佳、“藏风聚气"的 *** ,其独特的地形让无数风水学家流连忘返。而彭祖墓就处在太极地的阳鱼鱼眼上,据说是练 *** 的理想场所,养生殿更是集中展示了彭祖养生长寿的秘诀。彭山人普遍长寿,是与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
一份来自彭山县 *** 的资料显示,彭山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6岁。全县总人口323995人,到今年底满百岁的老人就达32人,占总人口的0.0988%,比同期全国百岁老人的比例高出近20倍。
为什么彭山人普遍长寿呢?据陈世松教授介绍:这首先是受环境的影响。彭山属 *** 带湿润气候区,海拔差异小、气候变化不大,大多数长寿老人居住在农村,空气清新、污染少、自然环境优美。其次,人们从小就有爱劳动的生活习惯,彭山的长寿老 *** 多出身贫寒,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从早忙到晚为生活而忙碌奔波。他们的生活又很有规律,喜欢早睡早起,饮食以五谷和新鲜蔬菜为主。还有,彭山人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西晋尚书郎、汉中太守、《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就是彭山县保胜乡人,为尽孝道,他视 *** 厚禄为草芥,美名传天下。此外,家庭和睦、国泰民安,也是老人们长寿的一个必要条件。
有专家在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长寿者中以女 *** 为主,彭山县的32位百岁长寿者中,男 *** 仅仅只有5位。其原因有人归结为,在家庭中,大量的家务事都由女 *** 干,她们养成了勤劳善良的本能;再有就是女 *** 喜欢唠叨,能够很好地调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据中国老年协会有关人员介绍,现在全国已有7个地区都自称“长寿之乡"。为了评定国家级“长寿之乡",中国老年协会将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评选标准。究竟彭山能否凭借其独特的彭祖养生文化和长寿发源地——彭祖山而摘夺国家级“长寿之乡"的桂冠,我们将拭目以待。
二、彭山区去三苏祠免费吗,2022彭祖山景区要门票吗
成都彭祖山门票 *** :门票30元/预定价25元
2、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票,1.4米以上购 *** 票;
3、老年70岁以上免票,60岁以上15元/人;
4、养身苑展馆10元/人,未成年人 *** ,所有参观者无优惠;
5、彭祖山周边景观:李白读书台、范镇读书台、古遗址、摩崖造像及石刻、碑刻、彭山墓葬、古镇黄龙溪
6、自助游路线:黄龙溪-10km-彭祖山--仙女湖
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人免票(凭本人 *** 及老年优待证)免费,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实行半价优惠(凭本人 *** )。
景区内山峦环抱、溪流逶迤、绿树成荫、修竹滴翠、果树飘香、风景秀美、地形奇特,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984毫米,年平均日照1294小时,无霜期平均达308天)、空气清新、生态极佳。
三苏祠博物馆门票 *** :三苏祠门票47元预定价40元。
2、取票凭证:订单提交成功后,会免费获取订单 *** ,作为取票凭证。
②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 *** 免票。60岁以上老人,全日制 *** 凭个人有效证证半价优惠三苏祠博物馆 *** 时间:8:30—18:00
免收范围:三苏祠景区、瓦屋山景区、柳江古镇景区、彭祖山景区、老峨山景区、国际竹艺城、中岩景区、中国泡菜城景区、眉山樱花博览园、黑龙滩景区、仁寿城市湿地公园、青杠坪茶客空间、丹棱·桃花源、大雅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简介:彭祖山,国家A *** 风景名胜区,是中华养生文化发祥地。位于彭山县江口镇,距县城6公里。彭祖山景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有展示彭祖长寿三大秘诀(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和中国古代 *** 文化的养身苑;有深受中外 *** 爱好者喜爱的采气场;有高度居世界第八位的齐山双佛;有险峻奇特的“天下之一洞”玉女洞,是九天揽胜更具 *** 的探险通道;有专门展示彭祖膳食养生术的养膳斋,游客在领会彭祖膳食文化的同时,还可品味特级厨师烹制的美味佳肴和养生菜品;还有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余处景点。景区为广大游客提供各类民俗竞技活动:踢毽子、呼拉圈、跳绳、滚铁环、灯谜竞猜。旅游投诉 *** :7621079
景点简介:象耳寺位于彭山县锦江乡,距县城15公里,紧邻黄龙溪古镇和彭祖山风景区。始建于南北朝,兴于隋,盛于唐、宋。隋、唐、宋时,高僧倍出,隋有法泰,唐有道会,南宋有圆觉 *** 。今 *** 林中有清代高僧大耳和尚墓。象耳寺四周环山,植被繁密、风光清丽。山足湖水一弯,波光潋滟,每当风扫晴岚,松摇滴翠,步行曲径,亦沉心灵为之净化。有“象耳摩岩”、“青竹扫台”、“神仓滴米”、“李白读书台”等著名风景点。该景点无门票。
景点内食宿:象耳寺内备有素食及住宿。 *** 在20元以内。
主题:研读千古名篇《陈情表》,传承中国孝文化
三、彭祖山上话彭祖
1、很早以前就听说四川有座彭祖山,坐落在眉山市彭山区,离成都市仅有60多公里的路程,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仅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名有姓有资料的百岁老人就达50多人。而且,最重要的她是史料记载的我们民族最长寿的老人——彭祖的归隐之地。
2、前不久,我随弟弟来到这里,虽然时间有些仓促,又赶上其中有的展馆没有 *** 。但一圈走下来,耳畔仍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之感。
3、彭祖老先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归隐山林呢?这是我走进此地的之一个疑惑。
4、彭祖姓彭名铿,相传生于夏朝,是颛顼帝的玄孙,轩辕帝的第八代后人,名副其实的皇室血脉。曾率兵打下徐州,并获封于此,号彭城。现在看来,是那时的徐州因他而得名,还是他因彭城而得名,就无法考证了。据说他活了800岁,在商朝当过朝廷大夫,到了周朝任柱下史,是个负责宫廷记录的官员,虽然也相当于是个部级干部,但没什么实权。毫无疑问,在这个位置上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又没有发言权,自己资格又太老,所以辞官出走仿佛是个必然的选择。
5、我想,这应该是他离开 *** 出走他乡的主要动因。
6、但为什么单单会相中这块土地呢?对此,当你在彭祖山上走上片刻后,顿时就会豁然开朗起来。
7、这座山虽然只有610多米,不算高。但仰头望去,一脉山埂自谷底微微隆起,渐隆渐高渐大,蜿蜒直上,最后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峦,便嘎然而止。高高的山峦之下,又一脉山埂微微旋起,渐显渐明渐壮,与上升之上脉互为环抱,蜿蜒而下,最后隆成一座硕大的山丘,又嘎然而止。上升之脉誉为荡,地旋之气誉为激,两山相抱互为旋转,大有带动天地阴阳之势。
8、还有,当我们拾级而上,只见一条长寿梯居中延展,两边绿树成阴,修竹滴翠。左为阴,右为阳,令 *** 有“放眼皆为怡人美景,举目尽是奇趣景观”之感。
9、另外,如果站在山巅之上,会看到脚下的岷江和府河在这里蜿蜒交汇,会看到南有峨眉山,北有青城山,从而形成“彭祖天下寿,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的三山格局。这种天然的立体的太极地貌,还能在哪里寻得到呢?
10、藏风聚气,天府聚宝。彭祖老人真是独具慧眼呀。
11、太极,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你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等待后人去探究呢?
12、在彭祖山上,看见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寿”。有独字寿、双字寿、百字寿、千字寿;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还有数不尽的楹联、警句、名言和名人轶事。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心人物——彭祖。
13、人们崇敬彭祖,难道仅仅是期盼长寿吗?
14、谁都知道,说彭祖活了800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其中有当时有的地方是按双月纪年的原因,但更多的体现则是人们对健 *** 活的向往,是对后来道家文化提出的“人的寿命在己不在天”思想的最早追求。
15、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彭祖文化的精髓——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就会茅塞顿开。
16、彭祖的养生之道,一是阴阳之道:强调天地阴阳之合,不失四时之和,遵从自然法则。二是养生之道:强调养生术数,精气和合,采阴补阳。三是修养之道:强调息虚无为,恬淡安静,知足无求,起居有常。
17、彭祖的养生之术,主要有房中术、导引术、膳食术。并据此提出了“食疗不如气疗,气疗不如人疗,以人疗人,真得其真”的独特思想。
18、那么,房中术是什么?由于有关的展馆没有 *** ,从外面向里看去,颇有些不得要领。所以,只能从后人的一首诗中略知一二了。即“天地阴阳万物生,太极两仪纳乾坤。房中养生合其道,本正清源示古今。”虽然听起来还是云里雾里的,但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一句“阴阳不顺伤人”还是很有启示的。
19、关于“导引术”,也有一句诗做出了解释:“天然磁场助气行,吐故纳新益养生”。对此,庄子评价道:“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术,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矣。”这可能是“吐故纳新”这句成语的最早来历,仅凭这四个字,就会让我们对这“导引术”肃然起敬了。
20、至于“膳食术”就好理解多了,亦有诗为证:“食 *** 同源和五味,万物应时皆养生。”这话说的千真万确,就连屈原在《楚辞•天问》里都感叹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看来,彭祖老人家还是名副其实的膳食业的祖师爷呢。
21、回望这一切,最能打动我们内心的是什么呢?显然,是怎样活的更好,更健康。生命的意义在过程,在与天地的和谐,阴阳的和谐,气息的和谐,内外的和谐。
22、彭祖山景区的中轴廊道,由九道弯,九十九个平台,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组成。在中华文化中以“九”为尊,“九九”象征天长地久之意。“九九九”是彭祖弥留时留下的寄语:“愿天下人以善为本,寿长活到九百九十九。”
23、彭祖的寄语无论是否有真实的出处,但其传递的“以善为本”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几百年后,孔子提出的“故大德…必得其寿”的仁政思想,不能不说她们有一脉相承之妙。
24、仁者寿,这应该是我们来彭祖山最应当获得的收获。
25、彭祖曾从师尹寿子,学得真道后,隐居在武夷山 *** ,晚年才来到蜀地。开始住在彭山象耳山中,后移居到现在之地。当时这座山叫什么名字人们早已忘记了,只因为他的到来才叫上了今天的名字,这一叫就是几 *** ,足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26、彭祖为什么会受到历代百姓的如此爱戴呢?因为他的善。
27、中国人特别推崇“上善若水”这句话,因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彭祖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出身高贵,但身系社会的底层,身系百姓,身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怀,他才能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衣、食、住、行、运动、 *** 物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总结、调整出一套自成体系的长寿养生理论与技法。目的是什么呢?是云游四方,将养生长寿之道广为传授,使民间百姓大受裨益。
28、悬壶济世是中国医学的立身之本,其中的彭祖功不可没,功在千秋。
29、提起彭祖的善,就不能不提到三娥。她是彭祖的第三个女儿,一直跟在 *** 身边,学医治病,采 *** *** ,是彭祖的得力帮手。
30、据传,彭山从前曾发生过严重的瘟疫,是彭祖和三娥夜以继日,采 *** 炼丹,走街串巷,治病救人,很快就消灭了灾难。从此,当地及周边百姓为了感恩他们父女,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即三娥生日的这一天,都会登上彭祖山,祭拜他们。直到现在,这一风俗仍然沿袭。
31、三月三,已成为彭山每年场面最为热闹和隆重的游山盛事。
32、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也不会被忘记。这是我们在下山的路上心中慢慢升起的一股暖流。
33、就像不远处的“飞升桥”、就像这座山的另一个名字——“仙女山”,就像耸入云端的彭祖塑像,她们不仅在蓝天白云之下漝漝生辉。而且,还在人们的心里,永放光芒…
关于长寿之乡彭祖山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