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红军西征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军之乡是哪里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金寨被称红军的故乡
1、金寨是将军的摇篮,也是红军的故乡。根据建国初期的统计,全县就有700多名红军战士。为 *** 牺牲的金寨籍烈士被确认的就有10408名。
2、金寨县由于在这里创建红一军,坚决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而使它闻名全国。从它的怀抱里走出59名将军,其中上将1名,中将8名,少将50名,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3、县城出将军仅次于湖北红安。出生于1913年的金寨人洪学智,曾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皮定均、曾绍山、徐立清、詹大南等将军,都是战功赫赫的金寨人。金寨县 *** 博物馆里悬挂着他们的尊容。
4、安徽省金寨县的 *** 烈士陵园。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 *** 老区,素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称,在 *** 战争年代,金寨县共有10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
5、 *** 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有不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 *** 作出的不同贡献。在阶梯的尽头,是金寨县 *** 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着 *** 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
6、清明节期间,每天都有近万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表达对 *** *** 的缅怀和敬仰。
7、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 *** 战争年代,大别山区200多万人民投身 *** ,近100万人为国捐躯,仅金寨县就牺牲了10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解放后,有11000多人被追认为 *** 烈士,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8、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 *** 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 *** 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 *** 世世代代传下去。
9、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别山的石头与红军
10、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安徽金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二、请介绍下红军西路军西征覆灭的悲壮历史
西路军西征发生在1936年( *** 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内 *** 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
西路军西征之战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红军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了横跨黄河两岸发展、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
1936年10月24日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 下达了渡河命令,***率三十军从靖远南l公里的虎豹口(今河包口)渡过黄河,一举突破了马步青骑五师在黄河西岸的沿河防线,并很快控制了上百里的沿河地带。
紧接着,九军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也渡过了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后,为了加强对各部红军的统一指挥,中革 *** 于10月28日任命 *** 为前敌总指挥兼 *** *** , *** 为参谋长,准备组织海(原)打(拉池)战役,重点打击胡宗南部。
而张国焘却令红四方面军在河东的第四、第三十一军调离前敌总指挥部指定的作战位置,致使战役计划未能落实。
10月30日,中革 *** 指示河西部队暂时控制一条山、五佛寺地区休息待机,准备在击破南线敌人后继续北取宁夏。
11月初,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因该地人烟稀少,粮缺水咸,加之连日 *** ,大部队不便久停,数电红军总部及中革 *** 请示河西部队的行动方针。
1936年11月11日,*** *** 和中革 *** 正式命令河西红军部队组成西路军,同时批准成立西路军军政 *** 会,陈昌浩任 *** , *** 任副 *** ,陈昌浩、 *** 、曾传六、李特、李卓然等5人为 *** ,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陈海松、 *** 斋任 *** 。
三十军为之一纵队,在右翼,由一条山地区向大靖前进;九军为第二纵队,在左翼,由镇虏堡地区向古浪前进;五军为第三纵队,经关家川等地在九军之后跟进, *** 率总部和直属部队随三十军行动。
西路军在敌我力量对比处于极大劣势的情况下,踏上了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西征之路。
1936年11月15日,红九军攻占古浪县城。
古浪是西征的之一关,为河西走廊的要冲,为凉州(武威)的门户,地势险要。
马步芳得知古浪城被红军占领,十分惊慌,严令马步青、马元海(前线总指挥)迅速 *** 古浪,同时又调来增援部队,企图夹击红军。
1936年11月16日拂晓,马家军以3个骑兵旅、2个步兵旅并4个民团的优势兵力开始向古浪猛烈 *** 。
派来的轰炸机狂轰滥炸,整个古浪城变成了一片火海。
正当西路军在永昌、凉州一线与马家军浴血奋战之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
为了策应河东红军主力的战略部署,西路军在永昌至山丹一线奋勇作战40余天,有利地配合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2月31日,先头部队五军攻占临泽县城。
1937年1月1日,五军又攻占高台县城。
1月上旬,九军一部攻甘州未下,进驻临 *** 南的沙河堡。
此时,马家军主力蜂拥而来,除以一部分兵力钳制倪家营子地区西路军主力外,以其两万余人配以飞机大炮,于1937年1月19日,开始对高台县城进行猛攻。
1937年1月20日凌晨l时许,马家军倾全力从四面攻城,炮火异常猛烈,五军伤亡惨重,但他们仍顽强地抵抗,拼命坚守阵地。
经一周的 *** ,因原改编的部分民团叛变,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使敌人冲入城内。
高台失守、临泽突围后,西路军还有约1.1万余人,兵员、 *** 、粮食、冬衣等物资有损无补,处境较前更为艰难。
假若此时继续西进,长途跋涉,必遭马家军的重兵堵截追击,危险异常。
恰在此时, *** 连续来电,指示西路军准备东进,于是 *** 又率西路军踏上东进的 *** 。
马家军发现西路军收缩兵力,企图东进,很快就集结了7万余人的重兵进行堵截。
1937年1月27日,***率三十军抓住战机,在西洞堡地区全歼马家军装备精良的宪 *** ,击溃 *** 团,缴获1200余支枪及大批战马、 *** 等 *** 物资。
在倪家营子这块弹丸之地,西路军以寡敌众,同7万多人的马家军展开了一场历时40天的惊心动魄的大血战。
2月21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而出,进至威狄堡地区又遭敌堵截,部队 *** 重返倪家营子。
重返倪家营子后,西路军与马家军又 *** 7昼夜,毙伤敌 *** 0余人;但自身也伤亡惨重,待援无望,遂决定再次突围,准备由祁连山向东转移。
石窝会议后,陈昌浩、 *** 和大家洒泪相别,带领30多人的小分队离开了部队。
***带领西路军左支队,在风雪弥漫的祁连山中经过43天的艰苦行程,于1937年4月底,到达甘肃新疆交界的星星峡,得到*** *** *** *** 、滕代远的接应,进入新疆,为 *** 保留了400多人的骨干。
早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西路军进至永昌地区休整时, *** 就开始了对西路军的 *** 工作。
*** 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中,向***提出应允许西路军在甘西地区活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 *** 开始的第二次合作的谈判中, *** 按 *** 指示,与***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进行多次会谈,要求他本着 *** 合作的原则,电令“二马”停止进攻西路军,但未能达成协议。
在西路军已面临覆灭危险之时, *** 、***十分焦急,指示在西安谈判的 *** 强烈要求***令“二马”停止进攻,并决定组成援西军,司令员为 *** 、 *** *** 为张浩。
***还曾想动用金钱,来买动“二马”停止进攻。
为营救西路军,***、 *** 殚精竭虑,动用了各种可能的关系和途径。
在西宁,赵守钰还同马步芳进行了谈判,虽未获成功,但随着国内 *** 形势的发展,“二马”对被俘人员的态度有所转变,他们在4月上旬,把被俘的2000多名西路军分批押送兰州,这些 *** 部分被 *** 军兰州办事处所营救。
在***的带领下,左支队终于在5月初到达新疆。
西路军和马家军在河西的浴血较量,是我军战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恶战。
面对10余万马家军的围堵,西路军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英勇奋战四个多月,歼敌约 *** 00余人,但由于孤军作战,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待援无望,终于在1937年3月不幸兵败祁连山梨园口。
此战,是我军战史上一次严重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张国焘的右倾 *** 主义。
不服从*** *** 的指挥,导致红四方面军孤军深入,既无援兵的支援,又无兵源、 *** 、粮食的补充,而且作战地区都是有利于***骑兵的作战,不利于红军进行运动战,有些文章把失败的责任全都有推到张国焘身上也是不正确的。
在战役指挥上,作为总指挥的 *** 并无大的失误, *** *** 以其冷静的头脑、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率部同强敌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
由于河西走廊地区没有根据地,没有 *** 的工作和群众基础,没有援军,西路军孤军苦战四个月,歼敌2.5万余人,最终未能免于失败。
在此,西路军和陈昌浩的历史功勋事实上得到了更明确的肯定,并明确提出西路军失败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没有根据地,没有 *** 的工作和群众基础,没有援军”,而不是陈昌浩个人的原因。
三、中国工农红军为何要西征
1、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是 *** 苏区红军为了摆脱 *** *** 的包围追击,保存 *** 力量,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的壮举。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保存自身实力,更是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为 *** 事业孕育新的生机。
2、具体来说,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为了打破这种被动局面, *** *** 和 *** 决定进行战略大转移,即西征。通过西征,红军不仅可以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能在新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积蓄力量,为将来的 *** 战争做好准备。
3、此外,西征也是红军寻找新的根据地的重要尝试。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昂的士气,展现了中国 *** 领导下的人民 *** 的无畏与坚韧。最终,虽然西征并未立即找到理想的根据地,但为后来的 *** 战争乃至整个中国 *** 孕育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4、综上所述,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是一次 *** 而作出的战略 *** 决策,它不仅保存了 *** 力量,还为中国 *** 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希望。这一历史事件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 *** 领导下的 *** 队伍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
好了,关于红军西征之乡和红军之乡是哪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