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书法之乡的由来?书法之乡是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高安书法之乡的由来的问题,以及和书法之乡是哪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称临川为“才子之乡”
  2. 有朋友知道“吴”姓的由来吗
  3. 宜春的历史文化和特产

一、为什么称临川为“才子之乡”

因为临川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出过很多文人才子。

临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这个小城区就人才辈出,像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谢逸等许多的文人墨客,“唐宋八大家”就出现了两位。

至今为止临川人为留住这些文人的知识和对他们的敬仰,在临川区修建了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大剧院、名人雕塑园等等。展现了临川子孙后代对他们的尊敬,也将他们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

实行科考 *** 后,自宋至清,临川人在科举 *** *** 录取举人1029人,进士731人。著书立传的学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种,5580多卷,其中65种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

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 *** 卜筮诸书。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 *** 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 *** 家、文学家、 *** 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川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显祖

二、有朋友知道“吴”姓的由来吗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史记·周本纪》、《元和姓纂》、《丹阳吴氏族谱》等有关资料所载,周太王古公建周国,晚年欲传位于三儿子季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动让贤,远到江南,以农为业。后由太伯建立勾吴国。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2、相传远古时有部落,名有虞氏,虞舜乃其领袖,他的后代因虞吴音近而姓吴。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 *** 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得姓始祖: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 *** 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 *** 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吴姓发源于我国南方,在秦汉时期,是得姓以后之一个发展时期。吴 *** 后,吴姓后人 *** 到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一带,并有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汉初,吴姓族人参加 *** ,因功,多被封王,出现多个名门望族,如南阳吴氏、陈留吴氏、河南吴氏等,荣极一时,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由于吴姓有女在汉末嫁于吴国君主,成为皇族,生孙权、孙策等人,并在吴亡后,入仕于两晋,屡出名人,知名于世。南朝时,“延陵季子”之后的吴姓人发展至湖北中部一带,逐渐兴旺,同时形成了著名的武昌郡望。在秦汉时期迁居山东等地的吴姓族人,有一部分迁居四川成都一带,仕蜀后逐渐成为当地名门。至隋唐时期,吴姓先后出现了陈留、濮阳、渤海三支著名家族,陈留望族起源于迁居山东吴姓一支,东汉末年以后,虽历经战乱,但仍作为当地的大族得以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以《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为 *** 的一批名人。濮阳吴姓为东汉大司马吴汉之后,历汉魏两晋南北朝,由于始终为皇亲,名人佳人辈出,所以濮阳吴姓盛极一时,地位一直显赫。同时渤海吴姓也由于名人不断而著称于世。到了宋元时期,吴姓族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北方吴姓大量南迁并在南方大发展的情况,因此北方吴姓渐衰,南方渐旺,并且在此时期,“延陵季子”的后人,咸阳吴姓、绍兴吴姓等一大批族人,逐渐显贵,历代为官,家族不断扩大兴旺,并在以后逐渐分出安徽宁国,浙江嘉兴等望族。到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吴姓名 *** 量涌现,家族分布进一步广泛,人口增多,还出现了除 *** 以外,向东南亚及海外广泛迁徙的现象。吴姓分布极广,现以江南一带为多,华东各省吴姓人口比率均占各省人口百分之二以上,尤以福建省为高,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五。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曹县)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发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 *** 领袖,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 *** ,建立张楚 *** ,后被害。

吴芮:西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今江西省波阳东)县令,秦末率兵 *** ,因助汉高祖称帝有功,被封长沙王。

吴汉: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人,东汉大司马,为南阳吴氏 *** 人物,因助汉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为广平侯,使其家族成为东汉初吴姓中最为显赫的家族。

吴均: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人,南朝梁时文学家,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称“吴均体”。

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唐代史学家,官至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著有《武后实录》、《贞观政要》等书。

吴炳:毗陵武阳(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画“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所作谨守院体画风格。画迹有《春池睡鸭图》《山茶鹁鸽图》《 *** 瑞莲图》《宝珠玉蝶图》《折枝绛桃图》《折枝芍 *** 图》《鸡冠花图》《玫瑰图》《长春图》《水仙图》等43件,著录于《南宋院画录》,均“简易有生趣”,“精彩如生”。传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图》及《嘉禾草虫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竹雀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5厘米,画下侧署款“吴炳画”3字,是吴炳之 *** 作,藏上海博物馆。

吴镇: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元代杰出画家,以山水、墨竹而著称,为“元四家”之一。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他所作人物、 *** 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于世,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 *** ,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昌龄: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山西大同人。

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以著有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 *** 记》而流芳于世。

吴三桂:江苏省高邮人,清代平西王,明末任总兵驻防山海关,因引清兵入关被封为平西王,后在康熙年间因叛乱被杀。

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于世的杰出讽刺作家,其书从多方面揭露当时社会丑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广东省南海(今广州市)人。著有小说影响更大的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浙江省安吉人。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雄浑苍老,独当一派。

吴有训:江西省高安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参与了近代量子物理学诞生和发展,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副院长、 *** *** 、 *** 常季等职。

延陵县:西晋时分曲阿县置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阳西南。

濮阳郡:晋代时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改为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此支吴氏,其开基始祖为广平侯吴汉的裔孙吴遵。

渤海郡:西汉置。治所在浮阳(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吴兴郡:三国吴在今浙江省湖州一带置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唐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武昌郡:三国魏吴各置江夏郡,吴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云梦西南)。晋灭吴,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东南)。此支吴氏是季扎的后裔,为东汉吴恢之族所在。

长沙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湖南省沙市)。此支吴氏系季扎之后,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王吴芮。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此外,吴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源远堂”、“思敬堂”、“怡德堂”、“有秩堂”、“三让堂”、“崇礼堂”、“让德堂”、“思让堂”、“均安堂”、“履成堂”、“敦厚堂”、“德让堂”、“源德堂”、“树德堂”、“世德堂”、“双乐堂”、“双合堂”、“思源堂”、“崇本堂”、“瑞本堂”、“听彝堂”、“种德堂”、“延陵堂”等。

1、历代吴姓族人地位都比较显赫, *** 众多,且名人辈出。

2、吴姓族人皇亲较多,从而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

3、各支吴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浙江嵊县吴姓一支字行派语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岳阳吴姓一支字行为:“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宠光。”据吴漠修《吴世族谱》,湖南洞庭吴姓一支字行为:“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据《永定吴氏族谱》,福建永定思贤村吴姓派语为:“念万仕谭志,国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

“延陵高风”指周章正式封吴之后,国势日强,至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最小的季札为人仁义礼让,最为贤能,为父所喜,为兄所爱。寿梦想让位给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样,执意推让,并远逃他乡,终身不受国位。吴王就将他封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江阴县一带),称为延陵季子。因此,吴氏亦有称延陵堂者。延陵遂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一。

-----------------------------------------------------------------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之一。

全联典自春秋·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省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上联典出春秋·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上联典自西汉·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之一。下联典自清·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上联典出春秋·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上联典出西晋·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 *** 。下联典出唐·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上联典自三国·吴质,曹 *** 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

-----------------------------------------------------------------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上联黄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 *** 练宫女事,在 *** 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称公子札,是一位与江阴历史渊源有关的古代贤人。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江阴申港东南的舜过山下,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 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春秋》载: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申浦河西畔。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泰伯。权威姓氏著作《元和姓纂》云“周太王子泰伯、钟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泰伯亦作太伯)。姓氏学者咸认吴氏始祖是泰伯。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而周太王意将家业让于三子季历,泰伯为遂亲愿与二弟仲雍两次出逃,从陕西岐山一直跑到南方今江苏无锡一带,建立起氏族小国,并沿用之一次出奔建立的国号句吴。当地的土著吴人,仰慕泰伯兄弟的贤德,有一千多户归附他,于是泰伯成为句吴的首领。泰伯死后无子嗣,由二弟仲雍继其位且世代相袭。至周武王时,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国国君。

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代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

采用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上联典指春秋吴·季札。下联典指西汉·吴公。

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姓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姓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上联典自北宋·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此联为 *** 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19 *** 年10月中旬,来自东南亚、 *** 、 *** 、美国等地的泰伯后裔一行198人,在“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的带领下,到无锡泰伯祠寻根祭祖,于人宗亲,洒扫成礼,盛况空前。 *** 苗栗县吴氏宗亲会还特意敬献了这副新堂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

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吴”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 *** ,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 *** 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 *** 生活的图画。当 *** 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 *** 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 *** 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 *** 》武松 *** 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 *** 者。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呜”、“哇”、“喔”、“喂”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 *** 时喊叫的声音。“吴”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

“吴”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虞”、“(虎-几+鱼-攵)”、“(吾攵)”等字通假,但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吴”,却从来不与“(虎-几+鱼-攵)”、“(虎-几+鱼-攵)”等混用;西周以上,“吴”“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始已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 *** 生活密切相关

《山海经》中的《海外东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我们从上面转录自古本《山海经》的 *** 图可一睹其神秘、怪异的风采。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 *** 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 *** 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 *** 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 *** 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产”作“虞”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

“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吴”字下从“矢”密切相关,也与吴人 *** 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 *** *** 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原来保佑子孙 *** 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 *** 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国的“吴”,就可通作“(虎-几+鱼-攵)”了。甚至吴字有时也写成“圣”,像一条鱼。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轩辕氏后裔。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 *** 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之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 *** ,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 *** 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史·后纪》:“昆吾” *** :“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姓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帝喾时,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养的一条狗 *** 了吴将军,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 *** 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

三、宜春的历史文化和特产

宜春地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全区辖四市六县,面积1。

8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以“莫以宜春远, *** 多胜游”的著名诗句赞美宜春。

。宜春,是座山水城市,一望无际的翠山,一览无遗的净水,一泻千寻的飞瀑,一尘不染的空气,山灵水秀,风光旖旎, *** 似酒,绿野醉人,轻风摇曳,自然生态十分优美。

袁山公园、化成岩森林公园和化成寺、春台公园和状元洲,是您休闲怡情的好去处;体育中心是您健身的乐园;秀水公园向您展示了“宜春古八景”;宜春市自然博物馆是您全面了解宜春的窗口;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享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宜春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人文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

畅游宜春,将使人充分领略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辉映的独特意趣。宜春更佳旅游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享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

宜春美食:(一)传统筵宴宜春筵宴渗有湘菜风味,有宜春三点水酒席、大暇酒席,上高蹄花酒席,高安“朱公酒席”,樟树围碟席和碗席,丰城的墨海席和水席,奉 *** 碗四盘席,宜丰的“八碗两点”、“五头酒”席,铜鼓的牲席和十碗八碟席,万载的“三仙席”和“四碗走席”。(二)特色名菜袁州双烤、生炒麻辣仔鸡、如意冬笋;丰城糁子肉、粉蒸肉、滑川、粉皮烧甲鱼;樟树油炸豆腐;高安烧肉 *** 、糟蒸油炸鱼;上高蹄花、牛肉炒米粉;靖安和菜;宜丰薯粉豆团;万载三仙、肘子、八宝油卷等。

高安书法之乡的由来?书法之乡是哪里-第1张图片-

(三)风味小吃袁州糖巴、炒扎粉、包面;樟树猴子包面、米团;高安煎、炒米粉;上高糖红辣椒;奉新米粉、米糖;靖安棚棚凉粉;铜鼓包圆、干子、箬子米果;丰城的纠叽、糖米果;宜丰烧麦等。宜春购物:著名特产有:奉新碧云米业、丰城冻米糖、万载龙牙百合保健食品、袁州松花皮蛋袁州脱胎漆器、宜春夏布、井竹麻服饰、国人爽起来、香菇鲜菇酱宜春交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骨干、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 *** ;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宜春住宿:锦绣山庄 *** :3995000德和大酒店 *** :3299688青龙酒店 *** :3912100阳光大酒店 *** :3275066宜春宾馆 *** :3221598秀江宾馆 *** :3918000宜春景区:·酌江溶洞·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官山自然保护区·吴有训纪念馆酌江溶洞位于宜春市城北23公里处,由10多个幽深曲折、各具特色的石灰岩溶洞组成,全长2000余米,现已开发可供游览的地段近1公里,洞内石笋冲天,钟乳接地,奇石耸立,怪石嶙峋,幽深曲折、景观奇异。

酌江溶洞由洞外园林、酌江洞和白龙洞三大景点组成。溶洞钟乳千奇百怪, *** 斧神工,其王牌景点“熊猫坐殿”维妙维肖,堪称一绝。

明月山风景区位于宜春市袁州区的西南方,距宜春城区25公里。因其主峰山势呈半圆,恰似半圆明月而得名。

规划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共分为六大景区,即温汤景区、潭下景区、唐家山景区、太平山景区、玉京山景区、仰山景区。明月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上自然景观绮丽,绝壁惊人,怪石争奇,苍松斗妍,山花织绵。

“云谷飞瀑”、“仰山积雪”、“乌云崖绝壁”、“高山草甸”、“云海日出”等景观较为著名。仰山景区的仰山寺是 *** 南禅之祖——沩仰宗的发祥地。

山下温汤镇因富硒温泉而闻名。其温泉日出水量3700吨,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具有低矿化度、低钠、偏硅酸含量高等特点,含有近20种对 *** 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抑癌等保健作用。

温汤镇现已建有18家省、市单位的疗养院,宾招、疗养设施齐全。明月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为我国 *** 文化繁衍之地。

早在西汉文帝刘恒在位时,就有“仰山古庙”,即是古时闻名遐迩的仰山龙王香火地,又是全国各地龙王菩萨的发祥地。魏晋时,相传道教祖师葛玄、葛洪曾先后在仰山集云峰修仙炼丹。

唐会昌元年,我国 *** 禅宗五派之一沩仰宗创始人慧寂禅师在仰山创建栖隐寺(太平兴国寺)。自此,该寺1000多年佛事活动绵延不息,沩仰宗风遍传天下,成为中国古代 *** 丛林胜地,印度、新罗国(今 *** 半岛)、日本等海内外僧人前来参学 *** ,游览观光者不可胜数。

现在其遗址前后两侧,已发现唐、宋、明、清时期禅僧坟塔一百余座。明月山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拨1735。

6米,因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明月山共有五个景区和一个度假区,即:以云谷飞瀑、千丈崖绝壁为主要特色的潭下景区;以太平山日出,高山草甸、奇峰怪石为主要特色的太平山景区;以乌云崖绝壁及乌云崖气象奇观为主要特色。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接南昌、抚州,西连萍乡、湖南,南邻新余、吉安,北与九江交界。

现有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宜春市是全国之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赣西经济中心城市,是全国第五届农 *** 动会的举办地。

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9.5亿元,财政总收入20. ***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 *** 元。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9.72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8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增收额达7.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8304万元,比上年增长20.2%。

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

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目前有25万千瓦尚待开发。探明的矿产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

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更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原煤、岩盐储量均为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在全国罕见;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等品质优、分布广、开采价值高。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亟待开发。

全市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温泉,2个已开发的溶洞。

宜春是中国 *** “禅林清规”的发祥地,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三宗的祖庭, *** *** 、中国 *** 协会会长一诚 *** 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驰名景点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洪州窑”和商代吴城遗址,以及东汉葛玄采 *** 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

宜春生态环境优越。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人间仙境”;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珍稀树种华木莲;宜春中心城郊温汤镇温泉,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常年水温在72℃以上,是疗养度假的胜地。

是全国之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宜春古称“农业上郡”,农业经济拥有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

宜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其中优质米、苎麻加工、木竹加工、绿色食品等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机械、建材、食品、医 *** 、竹木加工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轻纺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装载机、凿岩机、竹木地板、建筑陶瓷、中成 *** 、四特酒、绿色食品、苎麻服饰等一大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宜春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骨干、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 *** ;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电力 *** 布局合理,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丰城电厂已并网发电。

全市10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功能不断完善,宜春市区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了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两基”教育提前达标,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质量处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省***批准已正式 *** 招生,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 *** 本科大学。宜春体育中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宜春市区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农运会和江西省十运会及多项国家级体育比赛。

文化事业争奇斗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丰城书法、樟树剪纸、宜丰根雕、铜鼓漫画、万载傩舞等,共同构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莫以宜春远, *** 多胜游”。

*** 的宜春将以诚信的态度、优良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四海宾朋携手共创新的辉煌。土特产:· *** 奈李肉· *** 南酸枣糕·丰城子龙桂花味冻米糖·丰城龙共精品田螺辣酱· *** 优质葛根粉· *** 优质葛根粉· *** 金桔果糕景点:宜春是我国之一批生态试点城市。

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境森林覆盖率55.9%。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翠山,有一览无遗的净水,有一泻千寻的飞瀑,有一尘不染的空气。山川钟秀,风光旖旎, *** 似酒,绿野醉人……山水钟毓的宜春哺育了独特的 *** 文化。

*** 五大禅宗祖庭,宜春占有三家,高僧良介在宜丰洞山创立了曹洞宗、高僧希运在黄檗山创立了临济宗,高僧慧寂在袁州仰山创立了沩仰宗。中国 *** 史中,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其墓塔就在靖安宝峰。

由于宜春的雨水丰富,就成了全国毛竹生产基地之一,竹制品也就数不胜数。此外,脱胎漆器也是远近闻名的特产,光滑细致的漆器,让人爱不释手;香酥的冻米糖,每当农历的八月十六开始上市时,就十分抢手。

同时,宜春境内耸峦叠翠,飞瀑流泉,云蒸雾绕,土壤肥沃,最适宜茶叶生长。辖区内各县(市)均产名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宁红、黄檗、翡翠、天工、乌龙五种名茶为上品。

万载夏布万载夏布可 *** 溯源至东晋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曾被列为贡品。这种布的质地既刚又柔,纱质细腻,“嫩白匀净,通行四方”,是一种纯手工的环保产品。

冻米糖冻米糖,是丰城食品生产中享有盛名的地方传统名优特产品。相传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每年中秋一过,农村家家户户把糯米饭凉干,炒成爆花米,用米糖拌粘,切成块块,待客解茶。这种糕点叫做“炒米糖”、“米花糖块”。

高安腐竹高安腐竹,色泽鲜亮、支条匀称、软硬适中、久煮不糊,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 *** 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口感极佳。

苎麻制品苎麻纤维在全球的总量稀少,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多种杀菌元素,对螨虫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井竹牌系列苎麻制品主要有苎麻健康席、苎麻健康袜、苎麻健康袜、苎麻舒压枕、苎麻衬衫、苎麻汽车坐垫。

潦河奇石潦河奇石线条飘逸、色彩丰富、画面逼真,石纹为天然形成,有着自然之美;尤其在满足了神、形、色的条件下,造型大小、重量适中,具有较强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适于家庭与石馆收藏。

脱胎漆器宜春脱胎漆器的生产纯属手工 *** 作,先 *** 成模型,再以棉布、绸布、夏布裱在模型上,涂上调配好的液漆,待阴干后脱下内胎,然后填灰、上漆,再进行打磨、推光、装饰,前后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其 *** 工艺已被列入之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茶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品种,其氨基酸的含量是高档绿茶的6-8倍。茶叶满披白毫,色为玉霜,光亮油润,肉质自然展开。经常饮用,可清肝明目、抗衰老、抗癌。

豆腐乳,松花皮蛋,夏布是袁州三宝,另外还有苎麻,樟树的中 *** 材,四特酒,丰城的冻米糖,万载罗城土扎粉, *** 鞭炮,豆豉,瑞酒,铜鼓黑山羊,明月山富硒金蕊皇菊, *** 南酸枣糕。

宜丰竹笋是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的特产。宜丰是“中国竹子之乡”,宜丰竹笋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幼芽,笋体肥壮,中间有节,节短而粗。宜丰竹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丰城富硒大米以其 *** 细长、晶莹剔透、口感佳、硒元素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天然补硒,抗氧化、增强 *** 免疫的食补佳品。丰城富硒大米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袁州皮蛋已有300多年的 *** 历史,其配料精细,加工考究,质量上乘,风味独特。去壳后光泽透明,蛋白呈紫红色或茶青色,关在蛋白上出现松花、茶花花纹,有的像贴在蛋白上,有的像嵌在蛋白里,美观漂亮,蛋白、蛋黄层次分明,蛋黄凝而不固,聚而不流。

袁州五香豆豉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工艺历史,在江西、湖南两省素负盛名。袁州五香豆豉为汁豆豉,用以泡水取汁做调味品,可代替酱油,汤色浓郁,滋味纯正。

夏布,又名苎布、扁纱、生布,为袁州的传统产品,素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而饮誉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久负盛名的中国特产。袁州夏布具有不绉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清盈耐用等特点,为袁州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之一。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颍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内。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凉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和樟树市。

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宜春市区的宜阳大道、宜阳大桥就是这样得名而来的)。隋开皇 *** (598)复名宜春。

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

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现存宜春公园内。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 *** (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 *** ),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之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宜春现辖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东与南昌、抚州接壤,南与吉安、新余为邻,西与湖南、萍乡毗连,北与九江交界。

宜春袁州区有松花皮蛋,明月山土菜,

宜春远, *** 多胜游——韩愈到宜春玩的话,首推明月山了,风景不错,不过十一 *** 挺多的。明月山有小黄山之称哦,还可以在山下的温汤镇泡温泉。

其他的景点嘛,要看你准备走多远了,有酌江溶洞,也可以去附近的仙女湖玩玩,在新余;还可以就在宜春市内袁州区逛逛公园:化成岩公园、袁山公园、状元洲公园、春台公园、秀水公园、鼓楼广场等等。

至于土特产,宜春出名的不是太多,可以到袁州区的大超市去买:袁州松花皮蛋、南庙豆腐乳(好像叫“香春牌”)、丰城杜市冻米糖、酸枣糕(个人觉得“ *** ”的比较好吃),有兴趣还可以买一捆万载扎粉回去哦。在中山路和明月路的交汇处(宜春一中附近的十字路口),蒙娜丽莎婚纱摄影旁边也有一家土特产专卖小店。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接南昌、抚州,西连萍乡、湖南,南邻新余、吉安,北与九江交界。现有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7.42万人。宜春市是全国之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正在建设中的赣西经济中心城市,是全国第五届农 *** 动会的举办地。

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目前有25万千瓦尚待开发。探明的矿产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更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原煤、岩盐储量均为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在全国罕见;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等品质优、分布广、开采价值高。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温泉,2个已开发的溶洞。宜春是中国 *** “禅林清规”的发祥地,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三宗的祖庭, *** *** 、中国 *** 协会会长一诚 *** 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农业经济拥有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宜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朋友你去过风景优美的状元洲公园吗?如果没去过,那我们来看看吧。

状元洲公园位于秀江河的下游。四面环水。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天的大树,绿茵茵的草地,万紫千红的花园,古色古香的房子,高耸入云的景观灯。

我们首先来到卢肇的读书堂。只见一座古典式的园林建筑,红色的柱子,红色的门帘,白色的墙。这个亭子是纪念江西历史上的之一个文科状元------宜春的卢肇。据说唐代时,他高中状元,人们就把野鸭洲做成状元洲。看了卢肇的读书堂,我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我也要做一个状元。

我们接着来到密林深处的弥勒佛塑像,只见他要高6米,宽5米,不管什么时候都张开嘴。据说在古代时候有一个弥勒佛,他非常宽容,大量,而且善解人意。我想我要做一个宽宏大量,善解人意的人。

关于高安书法之乡的由来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高安 由来 法之乡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