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乡寻访(江西状元之乡) - 之乡 -

状元之乡寻访(江西状元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状元之乡寻访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状元之乡寻访以及江西状元之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状元之乡寻访(江西状元之乡)-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中国清代休宁县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状元
  2. 重新发现家乡:在南通寻访张謇
  3. 谁料皇榜中状元讲的是什么故事

一、中国清代休宁县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状元

1、虽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休宁县在清代出了13个状元位居全国之首”的中国之一状元县纪录一直不被关注,现在,由于《新安晚报》的推波助澜,终使这笔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得以被珍视利用。“中国之一状元县”的灯箱广告,已经亮上县城齐云大道的灯柱。《中国之一状元县》一文刊发的当天,所有报刊亭里《新安晚报》瞬间便被抢购一空,一时未能买到报纸又欲先睹为快者,只得依仗复印件略解燃眉之急,仅县 *** 办公室就复印了几十份。

2、走近中国之一状元县,给笔者冲击力更大的,还是“县长派出 *** ,历经艰辛访状元”的趣事。胡宁,这位曾经出任过《黄山日报》总编辑的儒雅、年轻的状元县县长,不久前紧急派出了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汪顺生和县电视台记者黄永强两名 *** ,奔赴休宁状元寄籍地,寻访、搜集一切关于休宁状元的资料。

3、笔者见到了疲惫不堪的汪顺生,他们刚刚结束部分寻访工作回来休整。此次寻访地包括南京、苏州、常熟、太仓、上海、杭州、南浔和宣州等地,历时12天。他们一路风雨兼程,轻车简宿,每到一地,便马不停蹄地跑方志办,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史料中钩沉寻觅,仅古籍史书就查阅了100多部。同时,他们又千方百计寻找到休宁状元当年的寄籍生活地,寻故居,访会馆,谒墓葬,问老人。由于紧张忙碌,黄永强染上病患一边打吊针一边还坚持工作,汪顺生则不顾劳累,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加快进程,终于初战告捷满载而归。

4、汪顺生告诉笔者:此次历经艰辛访状元,更大的收获是进一步落实了寄籍外地的休宁状元的准确数字,获取到一批珍贵的休宁状元的之一手资料,对于学术界的一些质疑之处也找到了相应的有说服力的释疑解惑新佐证。他表示:待稍事休整后,他们还将南下江西等地,继续完成这份特殊的任务。

5、现在,笔者要向大家报告关于中国之一状元县状元的最新信息,这就是经过多方查访、考证,目前已知休宁县历史上一共出过19个状元,详情如下:

6、休宁县清代一共出了14个状元,除了原来已经列出的13个之外,还应增加一个黄思永。黄思永,宁慎之,休宁五城人,光绪六年(1880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寄籍江宁(今南京)。

7、这个新发现是汪顺生他们此次外出寻访中获得的,在一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天下之一册·历代状元对策观止》著作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寄籍江宁的休宁籍状元黄思永的名字及简介。返回后,他们又在黄思永状元的故乡五城找到了他的故居程同太宅。据当地现年90高龄的 *** 荪老人回忆:过去在五城黄氏宗祠里是高悬着一块“状元及第”的匾额的,而两侧柱子上的楹联就出自黄思永状元之手。另外,当地现年87年的黄汉三老 *** 清楚地记得:五城古储门“康吉堂”大厅的匾额也是黄思永题写的。

8、因此,休宁县以清代共出14个状元的奇迹稳居全国之首,这个数字比孔夫子的故乡所出状元数还多3倍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之一状元县了。

9、其实,休宁县历史上一共出了19个状元,尚有宋代2个、明代3个,这5个状元的简况如下:

10、吴潜,字毅夫,县城玉堂巷人,宋嘉定十年(1217年)状元,授承书郎、镇东军节度判官等职,寄籍宁国。

11、程若川,汊口人,南宋某年武状元(具体年号不详),官至滁州府太守。

12、任亨泰,古楼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寄籍襄阳。

13、沈坤,字伯载,休宁人,明嘉靖二十年(1514年)状元,寄籍太和。

14、黄赓。字仲叙,龙湾人,明崇祯十六年(1 *** 3年)武状元。

15、让我们备感欣慰的是,虽经风雨沧桑,但休宁县大多状元遗迹却依然被保存到今天,这些状元遗迹包括:状元家乡故居,状元读书生活处,状元府,状元画像,状元著作,状元手迹,状元及第匾额和状元墓等。

16、状元故居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状元遗迹了,据有关部门核查,现已寻访并认定了17位状元的故居,并按文物保护要求一一建立了档案。这些分散在休宁城乡各地的状元故居,除了4栋为明代建筑之外,其余皆为清代徽派民居建筑,由于一直有人居住,加之县文物部门的工作,因此大多保护较好。

17、坐落在万安镇下水南村的金德瑛状元故居,是状元故居中规模更大的,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在大多均为二进三开间的状元故居中,这栋明代故居建筑显得气势轩昂些,这是一进五开间的楼房,尤其是天井上的一对石砌鱼池,面积有20平方米,更显出它的非同一般。

18、坐落在秀阳乡黄村的黄轩状元故居,是状元故居中工艺最美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二进三开间,梁架为露明造,平盘斗、驼峰等处有非常精美的雕刻,楼下梁坊和天花板上均有彩 *** 案,所有窗门上均有精美木雕。

19、在笔者见到的休宁状元手迹中,金德瑛状元的一篇酷似法帖的手迹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是因为其书艺精湛,炉火纯青,尽显状元才气;而且更因为该件状元墨宝历经二百多年辗转珍藏,来之不易。2001年,为纪念休宁瓯山金氏眉公支第十五世祖总宪公金德瑛诞辰300周年,海内外金氏子孙五代人计60余人从四面八方奔赴休宁瓯山寻根问祖之后,联合编印了一 *** 文并茂的纪念册,纪念这位金氏如心堂的状元始祖。这件被金兆蕃带往海外当作传家宝珍藏的先祖亲笔手迹,终于不无戏剧 *** 地实现了它的从海外到内地的回归,作为一个巨大闪光点,收录在纪念册中。

20、走近中国之一状元县,最令人亢奋的消息要数筹建休宁状元博物馆了。

21、由休宁县人民 *** 编制的《休宁状元博物馆项目建议书》已经编制完毕,这将是全国之一座状元博物馆。该状元博物馆将建在古韵盎然、风景如画、地灵人杰的休宁县万安镇车田村的山坡上、水塘旁,寓意休宁“好山出秀水,秀水育名人”的状元县现象。该状元博物馆将遵循“注重历史,立足环境,求精求美,突出特色”的原则,集状元于一炉,唱中华复兴之赞歌。

22、休宁状元博物馆将由8项主体工程和若干附属工程组成,这8项主体工程是:

23、复建还古书院,还古书院是当年休宁乃至古徽州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一座书院,初建于元末,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 *** 年),是休宁县自古文化昌盛、尚学崇教美德的物化标志,是 *** 休宁状元辈出现象的钥匙之一。复建后的还古书院,有中堂、后堂、藏书楼、文昌阁等建筑,其复建蓝图严格按照《还古书院志》中的图纸。

24、复建魁星阁。魁星俗称文曲星君,是古徽州读书人,崇拜的高中三元,科举及第的保护神,供奉魁星的魁星阁向为夺魁状元们最为感恩戴德之圣地。

25、复建休宁考棚。这是古代读书人参加 *** 的场所,是每一个进军状元目标者的之一个台棚、明伦堂、藏书楼等建筑群,届时还可通过实物了解中国科举 *** 中的考场大观。

26、复建进士石坊。能够到皇宫参加殿试的贡士被称作进士,而考出之一甲之一名的进士则为状元。在唐武德五年(622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 *** 废止的千百年间,全国历代共录取10万名进士,而休宁一县便占据620个席位。这同样是状元县的殊荣和骄傲,他们的名字、年份以及官衔将镌刻在重建的进士石坊上,为状元博物馆营造出一灿烂的氛围。

27、状元故居建筑群。这是对状元故居的易地集中保护与展示,每一个座状元故居都有一串动人的苦读书成才的故事,整条状元故居风景线就是一部激人励志的鼓劲曲。

28、新建休宁历史名人蜡像馆。休宁县不但状元辈出,而且名人众多,其中包括明初重臣朱升,文学家程敏政,医学家孙一奎,徽派篆刻鼻祖何震,剧作家汪廷纳,版画家胡正言,民族英雄金声,新安画派“海阳四家”淅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杨州八怪”之一汪士慎,哲学家戴震, *** 家汪由敦,数学家程大位,还有之一位登上西方大学讲坛教授中国文化的中国人戈鲲化等。状元博物馆将以徽州祠堂式布局、穿廊式排列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展示出20位休宁历史名人的全 *** 蜡像雕塑,并配以生平事迹介绍。

29、新建近代与现代名人蜡像馆。该馆展示的休宁名人蜡像,既有辛亥 *** 烈士程家柽、爱国人士金慰农、红军烈士胡有记等 *** 志士,也有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如两弹一星功臣姚桐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良骏、许根俊、洪德元、汪耕、汪堃仁、江菊渊和汪燮卿等,借以教育后人为国建功立业。

30、在状元县现象的诸多成因中,地灵人杰、重教尚学的优良传统和育才氛围是较为主要的。走近今日状元县,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传统和氛围又在谱写新篇,这就是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休宁县“311+1”千人助学成才工程。

31、这个堪称状元县创举的“311+1”助学成才工程的内容是:由3名院士、10名博士、100名教授、1000名休宁中学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千人助学成才活动,扶持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完成中学学业。在更广的范围内,通过这项工程,实现“深山孩子下山读书, *** 和社会买单”以及“让面临辍学的 *** 继续学业,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的承诺。

32、这项助学成才工程的正式启动,是以2002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孺、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耀华和安徽大学副教授刘伯山应聘担任“休宁县‘311+1’千人助学成才工程”发起人并发出 *** 为标志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反响强烈,捐款踊跃,进展迅猛。原 *** *** 会副 *** 长、休宁籍著名旅外人士孙起孟欣然命笔为这项德政民心工程题词:“扶贫、助学、成才”,《中华 *** 时报》副总编辑黄国华和希望工程特约记者解海龙欣然出任工程社会发起人,一大批休宁中学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爱心如潮助学成才。在2002年9月20日的“311+1”千人助学成才工程首批资助仪式上,休宁中学的37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人获得了500元的资助款。现在,“311+1”千人助学成才工程已经成为今日状元县里的一道感人的风景线,“愿山里的孩子早日成才”(黄山市委 *** 臧世凯批示语),让状元县的明天更加精彩。

33、胡宁县长告诉笔者:感谢《新安晚报》为休宁状元县文章破了题,下一步他们将把这篇文章做出新创意、做出高起点、做出大手笔。日前,“状元后裔故乡行”、“神州状元休宁游”和“状元县现象论坛”等一批项目已经拟定,在我们的《走进中国之一状元县》的报告中,您将能领略其风采。

二、重新发现家乡:在南通寻访张謇

1、在濠南别业的书室内,一帧“贵贱无常,唯人所速。日月可爱,忽去便过。”的字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前句出自三国时期姚信《戒子》:“贵贱无常,唯人所速。苟善,则匹夫之子可至王公;苟不善,则王公之子反为凡庶。”后句改自东汉王修《戒子书》:“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结合来看,寓意着行善惜时的深意。尽管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辨识这幅字画的原创 *** ,但对它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这幅字出自光绪九年(1883年)张謇奉其父张彭年之命集句而成的对联,他将这两篇诫子文中的句子巧妙地结合,创造出这副对联。濠南别业,即张謇的旧居,位于1914年,是一栋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典型建筑,于1988年作为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张謇是谁?他是一位清末的状元,中国大实业家。对于我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海门市 *** 旁的“张謇大道”、三厂镇的大生纱厂第三分厂,都是他的贡献。然而,我对他的了解仅仅限于此。几年前,偶然得知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之一座公共博物馆,这让我对他的兴趣逐渐增长。

3、 *** 将各种旅行计划扼杀于摇篮,我开始在自家方圆1公里内进行“环游”。终于,南通博物苑的开馆通知让我等来了出门的契机。南通博物苑位于老城区的东南角,濠河之滨,我选择了从北门开始参观。在门口,几位大爷大妈正在向保安询问健康码的使用 *** ,而我凭借熟练的 *** 作,顺利通过了检查。眼前,一栋带有西式立柱和连拱的三层大宅映入眼帘,这就是濠南别业。

4、进入博物苑后,我开始慢慢绕至前院。上午的阳光洒在南面庭院,紫藤垂下,装饰得生机勃勃。尽管我不确定这些紫藤是否真的由张謇亲自种下,但它们已经百岁高龄,足以见证历史。博物苑官网记录了张謇嫡孙女张柔武的回忆,提到别业的门平时关闭,只有重要客人来访才会开启。如今,这里没有了这些讲究,我以自己的节奏参观,先从二楼主门进入,感受复原的陈设和关于张謇的简单展览。

5、我原本以为濠南别业是博物苑最精彩的部分,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我认知的一半。新馆的现代化展览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博物“苑”内的室外园林和历史建筑,构成了独特的景观。这些花草树木被标注铭牌,成为重要的展示内容。国秀坛内的牡丹盛开,荷兰式水塔下的木绣球吸引着游客,圆形荷池旁的八重樱让人想象夏日的盛景,秋天则是观赏菊花、银杏和红枫的好时节。

6、漫步于园林中的亭台、水榭、中馆、南馆、北馆等建筑,我明白了那些大爷大妈为何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这片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正在无形中启迪着民智。张謇将中式苑囿与西洋博物馆理念结合的做法,使我对这位实业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7、在南通博物苑的参观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到张謇在博览事业的贡献,从1903年他日本之行的记录到1905年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再到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的筹办,以及他对博物馆事业的倡导,使我对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张謇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是令人钦佩的,他推动了通海地区中小学校的发展,并创办了各种教学机构,对南通乃至江苏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8、在张謇纪念馆和啬园的探访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教育和博物事业的深厚情感。啬园是他安葬之地,墓址由他生前自寻,绿化后成为一片古木参天的公园。墓园中郁金香节热闹非凡,与我在张謇纪念馆见到的送别照片形成了对比,那张照片记录了南通有史以来规模更大的出殡仪式。张謇的墓地朴素无华,依其 *** “不铭不志”,墓所外只有孙女张柔武敬献的花篮和一座铜像。随葬品也十分简单,体现了他的“啬”之道。

9、离开墓所时,张謇那句“天之生 *** ,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的话再次回响在我的耳边。我相信,他不仅没有腐朽,反而以他的事业和精神永存。

三、谁料皇榜中状元讲的是什么故事

1、故事:主人公冯素珍年少丧母,与 *** 、后母生活在一起。冯素珍自小与李兆廷订婚,但后母嫌李家太穷,将素珍另外许配给当朝尚书的儿子。冯素珍坚决不服从后母的安排,还偷偷将自己的 *** 钱送给李兆廷做路费进京赶考。

2、谁料东窗事发,后母后母勾结官府,捏造罪名,把李兆廷打入监牢。为了不耽误李兆廷的前程,冯素珍决定女扮 *** ,以李兆廷的名字进京 *** ,再想办法救出李兆廷。

3、结果,才华出众的冯素珍在这场国家级的 *** 中取得之一名,当时叫“状元”。皇帝看中了这个年青人,想招他做女婿。冯素珍虽一百个不愿意,但摄于皇权, *** 与公主成婚。

4、洞房花烛夜,冯素珍与公主相见,把一切隐情向公主坦白,公主深受感动,向皇帝 *** 说明情况。皇帝不但原谅了冯素珍,还成全了她和李兆廷的婚事。

5、出处:卓依婷歌曲【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

6、歌曲信息:《谁料皇榜中状元》是陆洪非作词,王文治谱曲,卓依婷演唱的黄梅调歌曲,收录在2003年3月1日出版的专辑《黄梅戏名曲精粹》之中。

7、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8、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

9、 *** 状元不为把名显, *** 状元不为做 ***

10、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11、 *** 状元不为把名显, *** 状元不为做 ***

12、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状元之乡寻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西状元之乡、状元之乡寻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江西 寻访 元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