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 中国名茶之乡 - 之乡 -

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 中国名茶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和中国名茶之乡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以及中国名茶之乡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泰顺高山茶
  2. 泰顺的特产和特点,简要点在线等哦
  3. 泰顺县自然地理

一、关于泰顺高山茶

泰顺县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泰顺在明景泰三年(1452)置县,县名寓“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与福建省毗邻。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地理格局。境内山峦叠嶂,涧谷纵横,山高林茂,云雾弥漫,雨量充沛,空气清新,环境洁净无污染,被誉为“世外桃源”,是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享有“神水宝地”、“天下之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完好的30余座唐、宋、明、清时代的木拱廊桥,可谓“清明上河图”虹桥再现,蜚声海内外。茶叶是泰顺县传统经济作物,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明清时期,泰顺“黄汤”、“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各国。清代,泰顺“黄汤”、“白毫银针”被列为贡茶,嘉庆十五年作为主要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解放后,泰顺主要生产绿茶,系“温绿”主产区、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泰顺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茶园多依山傍林而建,其土壤、水、大气洁净无污染。茶树长期受云雾笼罩,漫射光照时间长,山区昼夜温差大,芽叶生长时间充裕,持嫩 *** 好,内含物积累丰富,所产茶叶香气高爽,滋味鲜醇,风格独特,自然品质优异,古以“黄汤”、“白毫银针”著名,现以“三杯香”、“雪龙”享誉。“天坛”牌特级珍眉获得世界第25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三杯香”、“承天雪龙”等名优茶,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好评,屡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大奖。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和出口德、美、日等国家,主销区在杭州、苏州、上海、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9万亩,其中良种茶园2.2万亩,良种覆盖率44%,被评为“二OO二年度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年产茶1500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其中“三杯香”产量600余吨,产值3500余万元,分别占总产的40%和70%。茶叶产值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2%~13%左右。平均亩产量31kg,亩产值1020元。泰顺农村人口8.4万户,29万人,生产经营茶叶的农户约3万户,户均茶园面积1.6亩,户均生产茶叶50公斤,产值1670元。全县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乡镇20个,其中3000亩以上的5个。户均茶园1亩以上的乡镇7个。茶叶总产量50吨以上的乡镇10个。

全县茶叶加工厂137个,其中茶叶初制厂129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2个,年产值50~100万元的8个,年产值10~50万元的42个;精制厂8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1个,年产值100~500万元的3个。

目前,泰顺县有一家企业获欧盟IMO有机质量颁证机构的有机茶认证,一家企业获有机茶和绿色食品A *** 双认证,三家企业的茶叶产品获 *** 绿色食品标志,一家企业获准使用 *** 无公害放心茶标志,一家企业获准使用温州市放心农产品标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五家,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茶叶经营企业20余家。

当前,茶业被定为我县绿色效益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三杯香”是泰顺茶叶主导产品。泰顺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有四:其一是生态环境优势。泰顺县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是温州市其它县市区无法比拟的。其二是茶叶品质优势。从独特的香气和滋味表现出来的优异的内在品质,是泰顺茶叶赢得市场竞争的更大优势。其三是品牌优势。泰顺“三杯香”在江、浙、沪一带,消费者熟知度较高。其四是基础优势。悠久的生产历史,产生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工艺技术积累,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积淀。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茶园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2、技术滞后,产量低,品质难以保证;3、组织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产业带动力弱;4、品牌过多,市场分散,总体竞争力不强。

泰顺茶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努力推进茶产业发展现代化,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集团,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立足本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优势区域发展优势产业”的原则,实行无公害化生产,逐步发展绿色、有机茶叶;强化产业布局规划,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改良品种,提高单产,主攻质量,争创特色,大力发展“三杯香”生产,做大主导产品“三杯香”的规模;着力培育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茶业明显体现出比较效益,对全县 *** 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在泰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显现,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合理,生产稳定,面向国内外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基础稳固。

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统一的主导品牌“三杯香”形成,主导产品“三杯香”茶的产销有相当的规模,在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龙头企业规模做大,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基本完成茶叶加工厂标准化改造,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内外销并重,市场稳固。茶园总面积达到5.3万亩,良种茶园比例占60%以上,总产量达到 *** 0吨,产值1.2亿元。名优茶1700吨,产值9000万元,其中无 *** 系茶园面积35000亩。

3.1.1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 *** 调整的要求出发,根据各地区域优势、生产传统、生产基础、技术条件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 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重点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

根据各产区区域优势、生产基础、技术条件等,总体上以雅阳、柳峰、松洋、彭溪、月湖、三魁、大安、西洋、洋溪、洲岭、仕阳、万排、雪溪、东溪、龟湖、百丈、筱村、泗溪、罗阳、仙稔等20个乡镇和国有茶场为重点。在葛洋茶场和山洋坪茶场基础上,以筱村、罗阳、百丈、仙稔等乡镇为重点开发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茶叶;以雅阳、柳峰、泗溪、万排、仕阳、东溪、雪溪、三魁等乡镇为重点开发无公害茶叶。

新发展良种茶园以公路三线附近乡镇和万排、龟湖、仕阳、洋溪、洲岭、百丈、仙稔等乡镇为重点。

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 中国名茶之乡-第1张图片-

香菇寮白毫原产地周围适度发展香菇寮白毫良种茶园,扩大香菇寮白毫生产规模。

全县规划建设重点初制厂30座,专业名茶加工厂30个。

茶园面积2000亩以下的乡镇,要求扶持建设1座重点初制厂;茶园面积2000亩以上的乡镇,要求扶持建设1~3座重点初制厂。茶叶初制厂的布局,原则是根据茶园的分布来布局茶厂,在保证鲜叶能就近加工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初制厂规模,要求年加工能力在30~50吨左右。

原则上当前不提倡新建精制厂。现有8个精制厂的生产能力,在一个阶段内可以满足要求。要求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改进。

泰顺茶叶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结构布局。其关键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更大化。争取用五年时间调整,形成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构。产品结构

(1)名茶、优质茶、大宗茶并存,保持合理比例。

(2)以生产“三杯香”为主,其他花色品种作补充。

(3)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比重要分别占到10%和20%以上,要求其余产品达到 *** 无公害茶叶要求。

发展良种茶园与保护本地群体种茶园相结合,良种与名茶开发相结合,引进良种与开发本地良种相结合,早、中、晚生良种相搭配,形成科学的品种框架。

(1)无 *** 系良种茶园占60%以上。其中早生良种与中晚生良种比例为4∶6。

(2)在海拔300m以下的区域,重点种植早生特早生品种,发展早茶;在海拔500m以上的区域,发展高山茶。

(3)保护本地群体种茶园和发展良种茶园并举,扩大“三杯香”生产规模。

总体上来说泰顺县茶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经济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加强产品质量规范、经营行为规范、企业诚信规范和行业自律规范。

目前泰顺县茶业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产业的生产分散 *** 、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的弱点明显。因此,必须进一步创新经济体制。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将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在坚持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将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实行规模经营;三是以经济为纽带,把众多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形成群体优势;四是产销之间实行强强联合,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集团。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销售渠道的畅通和稳定,提高竞争力。要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协调、自我保护、自我服务的组织,在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宏观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要将经过研究开发、适用于茶叶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引入茶叶生产、加工和流通全过程,改变茶产业的现状,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要进行市场调研、需求预测和目标市场 *** ,确定产品开发,进行认真策划,在开拓市场上下大功夫。

3.3.1加快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茶基地建设

(1)建设标准化茶园,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平先进的核心优质高效茶园,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茶园的基本要求是:一是有发展规划,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土壤条件等符合无公害茶园要求;二是连片面积50亩以上;三是道路设施完备,运输方便;四是引水方便;五是肥培管理水平好。坚持“以改为主,适度发展”原则,在规划区域内改造和发展茶园。一是继续进行老茶园改造,区别具体情况,采取改树、改土、改植换种等方式对中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在近几年,每年改造茶园3000亩以上,到2007年基本完成新一轮茶园改造。二是保持每年新发展茶园1500亩以上。

(2)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快基地认定工作。

首先是加快进行基础 *** 工作。一是根据泰顺的实际,研究制定容易 *** 作和不断更新的、用以指导和规范生产的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二是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 *** ,建立一个完善的、整体 *** 的病虫预防和控制体系;三是强化环境质量控制。四是到2007年,建立无公害示范基地5个,面积3500亩,无公害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其次是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再者是积极争取质量认证。条件成熟的企业和基地,及时争取认证;已取得质量认证的基地、企业,争取升级和扩大规模。目标是争取拿到“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命名;到2007年,全县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超过6000亩,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基地超过12000亩;自有品牌和包装的茶叶产品全部获准使用无公害放心农产品标志。

(3)加强“三杯香”重点保护区建设。将筱村、泗溪、仕阳、万排、彭溪、罗阳等地划分为“三杯香”重点保护区,保护和发展本地群体种茶园,推广本地早茶良种,重点发展“三杯香”生产。

(4)加快茶树良种化进程。一是扩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每年出圃茶苗400~500万株的基础上,扩大一倍规模,使每年出圃茶苗1000万株;二是在茶园改造中,改植换种改良品种的比例占1/3,即每年1000亩左右;

三是新发展茶园必须全部采用无 *** 系良种。

3.3.2加快茶叶初制厂改造和专业名茶加工厂建设

(1)年建设标准化初制厂。标准化初制厂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工艺先进,设备配套齐全,运转良好;二是有一定加工能力;三是厂房及辅助场地、仓储、包装场地空间充裕,与机械设备和加工能力匹配;四是环境条件、卫生条件符合要求,与管理区、生活区隔离,远离居民区;五是交通便利;六是茶叶生产技术工人持证上岗。

(2)建设专业名茶加工厂。名茶加工厂以推广机械化为主,改变目前以加工扁形名茶为主的格局,稳定主导产品的加工技术,增加名茶花色品种,规范加工工艺流程。

3.3.3加速农艺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推广茶树修剪机械化、茶叶采摘机械化和茶园耕作机械化技术。把抓农艺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加大推广力度。要求以每年增长10~15%的速度,扩大机械化作业茶园面积。

3.3.4实施标准化工程,强化质量控制

(1)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强制 *** 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泰顺县农业标准规范三杯香》的基础上,加快制订其它茶类的地方标准规范。

(2) *** 落实茶叶质量管理措施,监督检查企业的标准执行情况。

(3)完善茶叶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在县内完成常规项目检测;开展定期抽检,进行产品质量动态控制。

3.3.5打造统一品牌,健全市场体系

(1)泰顺茶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流通领域的变革。要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千方百计把泰顺茶叶统一到“三杯香”品牌上来,实施统一品牌战略,树立泰顺茶叶的整体形象;业内加强合作,形成泰顺茶业军团;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 *** ,健全市场体系和销售 *** ;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有稳固的消费群体。主要任务:一是找准目标市场,确定市场 *** ,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市场引导生产;二是打造品牌,统一品牌,促使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企业间良 *** 竞争,有序发展。三是在行业内进行有效的专业分工,积极培育基地生产型企业、加工型企业、产品销售型企业。四是积极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增加外销茶比重。

(2)强化有形市场建设。一是加强城关茶叶一条街建设,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设泰顺茶叶交易市场。二是恢复雅阳茶叶市场的经营。三是在三魁、仕阳开辟茶叶交易市场。

3.3.6发展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培育新的龙头企业,促进产、加、销环节的有效衔接,积极培育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茶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培育区域规模优势。培育优势区域,培育优势基地,培育优势企业,培育优势品牌;集聚品种资源,集聚技术力量,集聚项目资金。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构建龙头企业群体。加强引导,提高水平,按照“高标准、外向型、牵引力强”的要求,培育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形成群体,增强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更低保护价收购、按农户 *** 农产品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形式,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联接的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联接,促进分散承包的茶农与企业、市场联成一体。三是加强现代营销。四是发展外向型茶业。培植出口经营主体,发展出口经营,增加茶叶出口。

首先要保持政策到位和连续 *** 。为了促进我县茶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着力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在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加强对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加工龙头企业、贸工农一体化企业;支持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增加对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的补助;扶持种苗工程;给予茶叶相关行业适当支持。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切实减轻茶业发展各环节的税费负担。三是在土地使用方面,从支持茶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茶园,理顺权属关系,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户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人手中集中,达到集约化目的,形成规模化经营。重点茶区在集镇规划用地时,优先考虑茶厂建设用地。国有茶场明确土地权属,相关手续该补办的补办,为改制创造良好条件。乡镇集体所有的茶园、茶厂,做好产权与经营权分离。四是在用人政策方面,严格执行《 *** 泰顺县委泰顺县人民 *** 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泰委[2003]17号)文件精神,调动茶叶科技人员的积极 *** 和保护其权益。

其次要保证投入。明确茶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农产品投资周期长的实际, *** 投入必要的资金,以起到投资导向作用,用 *** 资金解决茶业发展中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方面的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茶业发展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良 *** 循环之路。对现有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有针对 *** 地确定支持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 的资金扶持,重点在茶叶加工厂建设、龙头企业的扶持、茶树良种化、发展无公害茶叶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 泰顺县委泰顺县人民 *** 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泰委[2004]1号)文件,对茶产业发展作出了详细的政策规定:

(1) 4.1.1扶持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成规模开发新茶园,作为新开耕地予以落实扶持政策。

(2)完善茶园生产责任制,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向茶叶种植大户集中,推进规模化经营。对新建立或经全面改造的成规模的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茶叶基地, ***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扶持,奖励标准每个基地不少于5万元。

(3)鼓励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改造老茶园要求坡度在25°以下,连片面积30亩以上。老茶园改造 *** 给予100—200元/亩额度的补助。坡度在25°以上的茶园,实行逐步退茶还林。

(4)推进茶树种苗工程建设。鼓励繁育良种茶苗,加快良种化步伐,对建立无 *** 系良种扦 *** 苗圃2亩以上的,补助资金500元/亩。

(1)鼓励兴建标准化新茶厂和对基本条件尚符合要求的茶厂进行改造。逐步淘汰规模过小或有“硬伤”的、无法改造扩大的茶叶加工厂。新建或改造茶厂,达到茶叶加工场所标准规范要求的,经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考核验收后,按实际投资额予以贴息二年,年贴息率为5%。

(2)兴建茶厂需要使用土地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重点茶区的集镇规划,应预留茶厂用地。上交县 *** 的土地出让金,由县 *** 返还给企业总土地出让金的95%,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一次 *** 上交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分期分批缴纳,分期分批及时返还。建设茶厂也可以通过租赁使用土地,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办理有关手续。

(3)推行茶叶加工厂开办许可 *** ,同时规范对茶厂的 *** 登记、卫生许可管理。

按照扶强扶优原则,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年纳税额入库在10万元以上经认定,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县财政按企业对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给予相应奖励,奖励金额按企业当年比上年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增长部分的30%计发。

(2)县内征收的政策 *** 规费按更低限的30%收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按私建项目标准计算)。

(3)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重点骨干企业的投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扶持;对实力强、资信好的企业核定受信的额度。允许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抵押 *** ,有关部门要做好权证确认和相关服务工作。

(4)鼓励茶叶企业创品牌。创市知名品牌、知名商标的奖5万元,创省知名品牌、知名商标的奖10万元,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的给予重奖;企业产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博览会、评比会,获得前三名的,给予2000—50000元的奖励。

(5)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人事关系允许挂入县人才交流中心,企业科技人员的管理纳入正常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围,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培训参加工人技术等级、 *** 、高级 *** 的考评。

(6)茶叶龙头企业业主及企业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的子女,由 *** 门就近安排学校就学,并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根据绿色农业的要求,大力推广普及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发展绿色、有机茶。鼓励和支持茶叶经营企业和单位开展茶叶生产基地和产品的安全、卫生认证。企业或个人开发茶叶生产基地,获得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命名的,奖励1~3万元;以乡镇为单位获得上述称号的,奖励5万元。获得市级以上“无公害放心茶”标志的,奖励1~3万元。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奖励3~5万元。获得“有机茶”颁证的,奖励5~8万元。争取用3~5年时间,全面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4.3加强茶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有关部门要安排茶叶研发经费补助,县科技三项经费每年不少于30%用于支持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名优茶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实现茶园增产增收。

4.3.2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大力开展茶农技术培训,结合“农民知识化”工程,面向茶叶种植和手工加工人员,开展“绿色证书”培训。高度重视做好茶叶加工厂工人的岗位技能培训,逐步推行茶厂工人持证上岗 *** 。鼓励茶叶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和茶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评茶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对取得资格证书的,给予一定奖励。

4.3.3积极鼓励茶叶科技人员参与茶叶经营开发

认真落实泰委[2003]17号文件精神,积极鼓励茶叶科技人员参加茶叶基地开发、茶园承包经营和茶叶加工生产。

健全“茶业协会+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户”产业化动作模式。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和管理。 *** 加大力度对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扶持。

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组织、行业规划、行业自律、行业 *** 等作用。围绕茶叶行业,推动相关的企业之间、同类的基层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技术科研推广机构之间的联合,以及跨行政区域、跨行业范围的联合,在引进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行业自律、规划、制定标准、评优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发展茶叶合作社。合作社在相关的生产者、加工者、技术推广者、供、销者内部或之间,以劳动合作或劳动加资金合作的方式联合,运作上重点围绕茶叶产业化经营要解决的问题,如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的应用、茶叶加工、运输、储存等,发挥组织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对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茶农参与面超过50%的农村茶叶合作社, *** 给予正常 *** 的经费补助,一般每年补助不少于5000~20000元。

建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加强对行业发展的领导;建立县领导及有关部门挂钩重点茶叶企业 *** ,帮助企业理清思路,谋划发展,帮助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 *** 创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各重点产茶乡镇成立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乡镇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加大对茶叶工作的领导。努力增加对茶业发展的投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扶持茶业发展,单列年度预算。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科技三项经费等统筹安排,向茶叶项目倾斜,加大对茶叶生产、经营的扶持力度。

二、泰顺的特产和特点,简要点在线等哦

三魁镇现有养鹿场三个:1、浙江省泰顺县劳务养鹿场,属集体企业,建场於1982年;2、 *** 山养鹿场;3、曲尺潭养鹿场。全镇年产鹿茸角750斤,干鹿茸片 *** 斤,并供应梅花鹿种。鹿产品质量可靠, *** 合理。

官洋黑豚产自三魁镇官洋特色养殖示范村,是一种集野味、滋补、 *** 用于一体的食草动物。其产品无污染,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 *** 自然功能食品。

黑豚富含 *** 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是老少、孕妇、病后体虚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食品。

对胃病、冠心病、高血压的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食疗效果。还含有抗癌物质锌、硒体内所需的有效物质。

(在2000年、2001年 *** 二台、四台也作过专题报道)

三魁镇官洋特色养殖示范村驯养的绿头野鸭具有野味香浓,肉嫩而鲜美,瘦肉多。其肉情甘、凉无毒,平胃消食,是一年四季的滋补佳品。

该野鸭富含 *** 所必须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其中赖氨酸和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对健全肌体发育有较高的价值,其含量比一般家禽高30%;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为一般家禽的二倍以上。肌体中丰富的谷氨酸又决定了野鸭肉的鲜美无比。

凡是到过泰顺的人,一定都会对具有山城特色的的风味小吃——婆饼,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提起山城做婆饼的人,不能不提到徐世跃夫妇,迄今为止,夫妇俩在城关环城路上开的这家婆饼店已经15年了。

做婆饼讲究好几个因素,比如说火候、馅料和饼皮的厚薄,无论哪—环节做的不到位,都无法体现出婆饼真正的滋味。为了保持婆饼的口味,徐世跃夫妇煎婆饼用的都是用木炭或是木柴。他说用木柴虽然不象用煤气那么省事,但是口味会更好些,因此只要大家喜欢,自己也就不怕麻烦了。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徐世跃夫妇做婆饼的技艺也越来越好。在他和妻子的言传身教下,家中的女儿、儿媳、女婿都掌握了做婆饼的技术,同时他们还带出了三个徒弟,也已经在城关的其他地方开起婆饼店。说起山城的婆饼,徐世跃夫妇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这是泰顺的特色小吃,今后还要更好地把它做好,传承下去。

鳟鱼一般栖息在比较凉的淡水中,尤其是湍急的溪流和较深的池塘里。原先主要产于北半球,现在被广泛地引入世界各地。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小鱼和它们的卵以及甲壳类动物。鳟鱼在春天和秋天产卵,雌鱼在河底砂砾层中挖出洞来,然后把卵产在洞里。那些栖息在海中的鳟鱼这进修也会返回内河产卵。卵孵化的时间大约是2—3个月,刚孵出来的小鱼苗离开洞以后,依靠浮游生物为生。

由于鳟鱼是许多人理想中的垂钓和食用鱼,世界各地每年都大量捕捞,因此,全世界大多数野生山海鳟、山鳟等鳟鱼都数量锐减,陷入濒危状态。

鹧鸪又名石鸡,飞龙,是一种集野味、观赏、保健、 *** 疗为一体的珍禽新品种。鹧鸪生长快、繁殖力强、肉厚骨细、味道鲜美、脂肪少,且具 *** 补肾、化痰下气等 *** *** 作用,含有抗癌物质和硒体内所需的有效物质,促进体内正常分泌代谢,增强免疫力,调节机体功能,对促进营养 *** 和病后体虚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含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被誉为“脑黄金”的牛 *** 。

石蛙的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蛙的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鸡,石坑我们泰顺蛮讲叫“石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

石蛙是我国更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 *** -400克,更大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达150克即可上市。石蛙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滋补强壮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痞瘦、化毒疮之功效,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 *** 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的历史悠久,被人们称之为“食之长寿、 *** 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属观赏型南瓜。梨形小果,果实底部为深绿色,上方为金 *** ,并有淡 *** 纵纹相间,呈现明显黄 *** 色果。果径4—6厘米,果高8—10厘米,单果重100克左右。座果力强,连续结果 *** 好。

浙江省泰顺县司前竹制餐具厂创建于1988年,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国家级生态县泰顺境内。自创办以来我们立足浙南丰富的竹木资源,以生产竹木工艺为主,同时兼营碗具、茶具、酒具、花瓶、果盘、花篮、果菜篮等竹木日用品,产品以达500我品种。产品除行销 *** 外,75%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来、 ***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现已挤身全国更大、品种最齐全的竹木制品厂家之一,缔造着一个竹木制品的神话王国。

产品:司前竹制餐具、有色烤印筷、缩花筷、刻花筷、彩虹筷

泰顺为浙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著名的廊桥之乡、茶叶之乡,古廊桥、古村落保存完整,山清水秀,无工业污染。腊兔采用山区农民青料饲养的肉兔经特别烟熏而成,兔身焦黄外观好,肉质鲜嫩,并有烟熏后特有的焦味,无腥味。在当地,烟熏后的兔肉加如笋干佐以黄酒、醋、辣椒做菜,味道极其鲜香,适合在酒店、美食世界等餐饮场所以特色菜推出,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农村健康、绿色、特色美味的追求,亦是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雪龙茶产自中国生态示范县、中国茶叶之乡--浙江泰顺。雪龙茶精选一芽一、二叶初展鲜叶为原料,采用机械和手工相结合,精心炒制而成。其形似龙井,以香高味醇、清汤绿叶而驰名中外,是中国名茶之一。雪龙茶多次被中国国际茶博览会、农博会评为“金奖”和“国际名茶奖”,一九九九年荣获IMO国际“有机茶证书”。

功能:增强 *** 血液循环,提神醒脑,消食除腻,减肥利尿,延年益寿。

用量及冲泡:每天三杯,每杯2.5克,用80度开水冲,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杯可冲泡三次。

“铁观音”是名茶的雅号,也是“乌龙茶”的总称,此种茶叶既不同于发酵茶(红茶),又不同于青(绿)茶,她有红茶的醇厚,绿茶的清香,兼有兰花香韵,是我国三大茶类之一的半发酵茶。

茶叶之乡的泰顺,曾有过生产“乌龙茶”的历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计划收购 *** ,闽高浙低,悬殊较大,在一时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只好停产,“乌龙茶”的生产工艺也随之被“隐匿”起来。五十多年后,这一古老的名茶,在茶乡人民经过多年研究和努力发掘,终于又重新焕发青春,投入了批量生产,并随今年春茶上市见新,与消费者见面。

新装“乌龙茶”的 *** 品种,就叫“铁观音”,她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加工出来的成品茶,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绿叶朱红镶边,叶平而纹细;叶条壮实,而肉质肥厚,置于手心,凝重似铁,形美似观音合掌。民间传说,“乌龙茶”进贡时,被乾隆皇帝赐名为“铁观音”。

“乌龙茶”的生产,除因泰顺县地处洞宫山脉南部一带,山地广阔,岩岩壑壑,山峦连绵,云雾缭绕,地沃水丰,气温适宜等天然

高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高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幕阜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高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赞美高山云雾茶云:“高山云雾茶,味浓 *** 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山友牌系列天然山珍,均采用国家级生态县境内野生野长的天然野菜为原料。返朴归真,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及 *** 所必需的营养成份。本系列产品在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之上利用再现代微波技术精制而成。炒、熘、凉拌或佐以各种火锅,味道鲜美。

产品:菜花、大刀豆、皇帝豆、葫芦片、芥菜

泰顺地处浙南山区,素有“木偶之乡”誉称,根据早年在宋代就有木偶戏,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近年发现的一批元末清初古木偶头考证,泰顺木偶戏与温州南戏有着前四万两的内在联系,其唱腔及剧目同南戏几乎同源,它是浙南最早传入的剧种之一。

长期以来泰顺木偶界出现了一些木偶世家及木偶表演家,比较著名的有周德家传木偶戏至今已有13代;黄宗衙家传木偶戏已12代,出现了林守根、曾官遇、吴毛宁、吴方醒、叶继蟾,林守、黄泰生、吴行瑶、黄宗衙等一批木偶表演家和林圣传、季桂芳、季桂月、林直周等一批木偶雕刻艺人

参考资料:

三、泰顺县自然地理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南部,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县份,隶属于浙江省。它东边与文成县接壤,东南边与苍南县相邻,西北边则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相连,南边与福建省相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而闻名。这里的地形复杂,涧谷纵横,群山连绵,峰峦叠翠,高达千米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米以上。

最引人注目的是温州之一高峰白云尖,海拔1611.1米,常被云雾缭绕,登顶犹如置身仙宫。晴天时,登巅远眺,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宁、文成、苍南和寿宁的部分地区。白云尖上蜿蜒的防火线如长城般壮观,春天 *** 花开,秋天则是观赏日出的理想之地,山势挺拔,犹如众星拱月。

泰顺境内拥有众多溪流,其中雅阳会甲溪峡谷底部的承天氡泉是个独特的温泉资源。它出水量大、温度高,被誉为“浙南大温泉”。承天氡泉的泉水经过地下38年循环增温,从5000米深处涌出,水温62至68℃,日出水量达到500多吨。承天氡泉在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浴用医疗矿泉水名单。

泰顺县的气候属于 *** 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平均温度25.1℃,冬季14.7℃,年降雨量2000mm,无霜期280天。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日照短、云雾多,为茶叶和中 *** 材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动物种类上,泰顺县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的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 *** 。据统计,已知动物种类达到230科1129属1466种,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云豹、金钱豹等,占全省40%和全国7.41%的份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省级保护动物种类同样丰富,显示了泰顺在珍稀动物保护方面的价值。

此外,百岛飞云湖是泰顺的另一大亮点,由百丈湖、莒 *** 和洪口湖组成,湖周森林覆盖率高达74.4%,瀑布险滩、清泉碧潭众多。白鹤峡(瞿门峡)两岸风光如画,被誉为“十里画廊”,吸引着游客前来欣赏。

泰顺县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六县之一,县名寓“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全境位于浙南边陲,西北与景宁接壤;东北连文成、苍南,直达温州;西、南连通福建寿宁。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之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泰顺矿产资源丰富,系“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境内叶蜡石、辉绿岩储量大,尤其是盛产叶蜡石的龟湖被称为“世界蜡都”。

关于中国的茶叶之乡泰顺,中国名茶之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泰顺 国名 中国 茶叶 茶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