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之乡 瓦格纳介绍 - 之乡 -

瓦格纳之乡 瓦格纳介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瓦格纳之乡,以及瓦格纳介绍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这里是瓦格纳的避世良田
  2. *** 和瓦格纳的关系
  3. 瓦格纳雇佣兵

一、这里是瓦格纳的避世良田

1、瓦格纳和中国古代文人一样喜爱游山玩水。在交通基本靠马车的年代,他广泛游历意大利、瑞士和法国,不仅寻得创作灵感,也收获满满爱情和指挥邀约。在这其中,瑞士尤其是琉森见证了瓦格纳一生中最为春风得意的篇章。在那里,瓦格纳事业家庭双丰收。

2、瑞士的湖光山色独占鳌头,法语区、德语区和意大利语区汇同来自邻国的理想主义者,构成了一片被法德奥意包围的 *** 。

3、很多人因瑞士的风光而驻足,但瓦格纳到访瑞士的初衷也许没有那么浪漫。1848年爆发了席卷欧洲 *** 的 *** ,烽火燃烧了许久。身在德累斯顿的瓦格纳站在 *** 者一边,于1849年5月参加 *** 。 *** 失败后,瓦格纳也上了通缉令,成为德累斯顿所属萨克森的“朝廷要犯”。在好友兼前辈李斯特的斡旋下,瓦格纳持假 *** 取道瑞士,开启了 *** 生涯。

4、在瑞士,瓦格纳与妻子敏娜暂息苏黎世,撰文回顾 *** 体验,写出了《艺术与 *** 》《未来的艺术品》和《歌剧与戏剧》等专著。此外,他还结交了富商奥托·魏森冬克一家。出于对瓦格纳的仰慕,奥托1852年在自己的花园里辟出一块地给瓦格纳造了一栋乡村别墅供瓦格纳一家使用。

5、在那段与魏森冬克一家亲密无间的日子里,瓦格纳成为了奥托妻子马蒂尔德的老师。对马蒂尔德炙热的爱情(也有说单相思)强大到让作曲家暂时搁下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创作之笔,转而投入到歌颂爱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中去。对于那段轰轰烈烈的感情,瓦格纳还专门写了由五首歌曲组成的套曲《魏森冬克之歌》以作怀表。

6、 1858年,瓦格纳辗转至意大利威尼斯。虽然作曲家对地中海阳光和热情的钟爱体现在他前后9次意大利之旅中,其间也短暂过渡巴黎并回到德国,但富甲一方的瑞士还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很快他又回到瑞士。

7、 1859年3月,瓦格纳来到琉森,住到琉森湖边,紧靠着如今 *** 火车站和码头的瑞士宫大饭店(Schweizerhof),以期完成自己躬耕已久的爱情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起先的两个月,他住在主楼三层的阳台套房,但因为嫌阳台下主街道马车和行人过于吵闹,便搬到了南楼207号房。二楼的房间比套房小很多,但也安静一些。在服务员的帮助下,瓦格纳把房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8、瑞士宫酒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五星级豪华老牌酒店,2008年整修一新,但还是保留了古色古香的氛围,如今是琉森音乐节对大牌音乐家的定点接待酒店之一。酒店地理位置优越,到交通枢纽、步行街和教堂桥都近在咫尺。即使不在酒店下榻,平日也可在装修豪华的大堂以不到一杯星巴克的 *** 享用一杯香喷喷的手工咖啡,顺便坐在宽敞的沙发上,想象一下曾在酒店中驻足的文化名人。

9、 1878年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此小住十天,如下是他笔下的窗外风景:“琉森是一处迷人的所在。这座城始于水之端,酒店排排,延伸至两三座小丘,人声鼎沸,看似一片混乱但风景宜人,眼中浮现的多是屋子的深墙红砖、斜窗点点、尖塔高耸,四散着古垣垂拱,沿壁而建,间或一隅用顽石加固的老城广场。”此外,马克·吐温还提到酒店正面有两排低矮的行道树,树后方是美丽的琉森湖,远处山峦雪冠隐约可见。

10、若想进一步体验瓦格纳的生活经历,不妨投宿酒店。2018年1月,我便在此小住几晚。在主楼面向琉森湖的湖景房,打开窗户,远处是湖光山色,底下是车水马龙,那番情景简直与美国文豪的描绘如出一辙。为了强调酒店与音乐的深厚渊源,房间的电子钥匙孔就做成了音符的形状,刷卡开门时的提示音也是世界名曲。

11、相信入住酒店的乐迷更多在意的是其傲人历史。1859年8月,瓦格纳在酒店里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酒店档案绘声绘色地记载了整个创作过程:“为了保持安静的创作环境,酒店门童用床垫堵住了通往隔壁房间的侧门,同时酒店禁止孩子在二楼玩耍。在邻近的高峰诸如瑞吉峰和皮拉图斯山,瓦格纳汲取大自然灵感,在酒店花园里他还欣赏了画家雅各·约瑟夫·策尔格展出的风景画。李斯特派了一位24岁的青年作曲家菲利克斯·德雷塞克与瓦格纳作伴,两人一起散步、骑马、对话。8月的一个早上,两人本来相约共赴皮拉图斯山,但瓦格纳在钢琴前一坐就是6个小时。此时,传来了德雷塞克的敲门声,瓦格纳表示自己马上就要写完歌剧了,一身骑装的德雷塞克便端坐在一旁见证历史。下午4点半,瓦格纳完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65年6月,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促成了此剧在慕尼黑的首演,指挥为汉斯·冯·彪罗。瓦格纳的创作和家庭都随此剧跨入新 *** 。

12、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是其极为罕见的室内乐作品,拥有祥和旋律和宁静氛围,在其众多以大编制乐队著称的作品中独树一帜。作品全称是“包含鸟鸣和金 *** 日出的特里布申牧歌,作为交响生日问候由柯西玛的瓦格纳赠送给她的礼物”,从全称就足见信息量之巨大。

13、瓦格纳早在苏黎世时就结识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彼时她的丈夫是指挥家彪罗。1866年4月,瓦格纳回到琉森,搬到离琉森坐公交车半个小时距离的特里布申,入住一栋三层楼的乡间别墅。别墅依山傍水,落于小丘上,背后是巨大的迎湖亲水草坪,足有三万平方米。在此居住的6年间,柯西玛屡屡到访,最后决定拖家带口地搬来定居,和瓦格纳生了儿子齐格弗里德后两人结婚,成婚的教堂圣马太教堂就在瑞士宫大酒店隔壁。

14、《齐格弗里德牧歌》便是瓦格纳为爱子的诞生而作的曲子。1870年12月25日一大早,这首曲子由13位分散站立于别墅楼梯上的乐手演奏,柯西玛便在楼梯的平台上欣赏完了此曲首演。

15、现今,参观者可以像柯西玛一样在楼梯转角平台上“亲临”百多年前的场景。瓦格纳辟居6年的故居被改建成瓦格纳博物馆,从琉森 *** 火车站搭乘多条线路公交至瓦尔泰格站下车,沿着一路的指示牌步行约十分钟就到。下坡道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白色的别墅和正门下热闹非凡的咖啡茶座,一边是巨大的瓦格纳头像石雕。

16、一层的展厅是常规展,陈列有瓦格纳当年演奏的法国特制艾拉德三角钢琴,在这台钢琴上他于1867年10月24日完成了《纽伦堡的名歌手》创作,还有若干与瓦格纳有关的铜管乐器,以及上述他在苏黎世撰写的一系列德文著作的手稿或影印件,还有不少展示其生平的油画。沿着首演“牧歌”的铺着红色地毯的宽大楼梯拾阶而上,二楼是特展区,每年会更换主题。

17、我多次到访特里布申,更爱的特展还是2017年至2018年推出的“动漫瓦格纳”特展。策展人用动漫的方式呈现作曲家生活中古怪的一面,并把他的一生浓缩成40页的漫画书《瓦格纳》。由安得利亚斯·沃里格撰写文本,弗拉维亚·斯库德利绘画的漫画书提供了解瓦氏生平的有趣视角。此外,专门为孩童准备的涂色卡和绘画板,还有十步绘画瓦格纳头像法的绘本都让音乐的沉重话题摇身变为亲子的互动游戏。

18、 1866年至1872年,瓦格纳居住在鸟语花香的特里布申,完成了《齐格弗里德牧歌》,乐曲旋律后多次出现在四联剧中,此外也着手创作《众神的黄昏》。他像沃坦一样畅游于琉森的山水之间,有理由相信皮拉图斯山化为“指环”中的女 *** 之山和瓦尔哈拉,琉森繁茂的绿荫则化为“齐格弗里德”中的森林。

19、他与前妻的孩子,柯西玛与彪罗的孩子,他与柯西玛所生的孩子都住在同一屋檐下,两个拆散后组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更吸引到路德维希二世、尼采及丈人李斯特到访。

20、瑞士不仅是瓦格纳的避世良田,更见证了作曲家创作的鼎盛时期。1872年,怀揣着对自属剧院的坚定理想和无比信念,瓦格纳举家从瑞士迁回德国,开启拜罗伊特的登峰辉煌。

二、 *** 和瓦格纳的关系

*** (18 *** —1945)喜欢艺术,最崇拜的作曲家是瓦格纳(1813-1883)。 *** 对瓦格纳音乐的崇拜,伴随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维也纳流浪时代起,他经常买站票去欣赏瓦格纳的歌剧。据 *** 自己说:光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听过34遍,而且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感受。他甚至能把《钮伦堡的名歌手》的第二幕的歌词背出来、唱出来。 *** 在1942年1月曾经说过:瓦格纳的每一部作品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愉快!当他成了大 *** 之后,一直竭尽全力推崇瓦格纳音乐。1 *** 3年 *** 曾专程拜访了瓦格纳家族的家乡瓦恩弗雷德,对 *** 来说,这里是圣地。他回忆说:“当我之一次站在瓦格纳墓前时,敬慕之情油然而生。”甚至表示愿意当瓦格纳乐队中的一名鼓手。

三、瓦格纳雇佣兵

1、 *** 战争爆发,媒体上频繁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的枭雄人物,瓦格纳雇佣兵便是其中之一。最近,欧洲国家试图将瓦格纳公司列入 *** 名单,但事情并非如预期般顺利。部分国家因 *** 原因,不愿遵守美国命令,而另一些国家则因 *** 压力而选择沉默。

2、提及雇佣兵,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法国的“海外军团”或美国的黑水公司。这些欧美雇佣兵无一例外都是为了金钱而服务。许多雇佣兵来自 *** *** ,他们的服务对象包括 *** 、 *** 企业或慈善组织。一些生意做得好的雇佣兵甚至将公司股票上市。欧美雇佣兵基本上是 *** 的“白手套”,替政客们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一旦事情败露,这些人立刻会被抛弃。在 *** ,情况略有不同。

3、据一位 *** 媒体记者报道,苏联解体后,各种保安、 ***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 *** 时,至少有一万多 *** 司,而持 *** 的保镖人数达到了三十一万左右。然而,这些人不能参与战斗,因为 *** 法律禁止雇佣兵作战。罪行严重的人会被判刑10年左右。

4、二十年前,乌特金开始在 *** 上闯荡。他现在是瓦格纳的二当家,当时他给莫斯科的一个寡头当保镖,月薪三千美元。乌特金身手不凡,曾凭借一把 *** 将一伙高加索 *** 全部击倒。然而,乌特金对生活和工作一直不得意。他是战争专家,曾在苏联 *** 服役,在 *** 打过叛匪。然而,局势变化太快, *** 衰落,许多军人被强制 *** 。乌特金也曾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调查显示,10多年前 *** 仍有大批失业人员,其中至少有20%是 *** 军人。这些人除了会打仗,其他什么都不会。慢慢地,一些人逐渐对生活不满,思想变得极端。乌特金就是其中之一,他崇拜二战德国时期的作曲家瓦格纳。乌特金想自己组织一支私人佣兵,为富豪服务,也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他想成为新时代的哥萨克人。

5、然而, *** 民众非常反对雇佣兵行业。他们担心这些人会变成新的寡头, *** 自从苏联解体后已经出现了太多寡头,他们侵吞了国家大量社会资源。民众甚至担心佣兵组织会演变成军阀。因此, *** 的雇佣兵行业一直被 *** ,发展缓慢。

瓦格纳之乡 瓦格纳介绍-第1张图片-

6、格鲁吉亚战争改变了一切。 *** 在战争中发现自己面临不少麻烦,尽管最终打赢了。然而,俄军发现自己不仅要对付格鲁吉亚正规军,还要对付欧美的雇佣兵。这些人偷偷进入格鲁吉亚参与作战。 *** 东部危机爆发时,欧美雇佣兵也加入了 *** 的 *** 行动。由于 *** 军费有限,雇佣兵可以分包一些作战任务,但费用相对较低。一位 *** 社会学家认为,这简直太荒唐了。一方面, *** 拥有 *** 头,但不能动用;另一方面,对方却用雇佣兵这种灰色行当不断 *** 扰渗透,入侵 *** 的核心利益地区。尤其是 *** 拥有丰富的军事人才,这些资源如果不能被 *** 利用,那么他们可能就会被欧美国家收买利用。

7、 *** *** 的态度转变很快被一个商业人士注意到。他就是瓦格纳公司的老板普里戈任。普里戈任并非 *** 士兵,他也不是那种满脸胡子的凶神恶煞形象。普里戈任是苏联时代的一个囚犯,曾是拉 *** 的,为姑娘们找点皮肉生意。苏联解体后,他在餐饮业混得不错,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都有他的连锁饭店。普里戈任最终把生意做到了克林姆林宫,承包了 *** 的宴会。许多人误以为他是 *** 的厨师,其实不是,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大老板,没必要亲自下厨做菜。普里戈任的生意主要来自两个贵人的照顾:一个是圣彼得堡的 *** 索布恰克,另一个是 *** 的保镖维克托。正是因为后者的关系,普里戈任才能认识 *** 。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普里戈任才能顺利组建私人佣兵公司,为 *** 执行非官方任务。乌特金成为普里戈任的副手,并将公司命名为瓦格纳。他们赚了多少钱?前几年与叙利亚的一个 *** 佣兵组织合作,那个中东大佬依托瓦格纳组建了一个石油公司,市值43亿美元!

8、格鲁吉亚战争结束后4年,瓦格纳公司正式成立。前两年,公司主要从事安保任务,为 *** 乡下 *** 、 *** 企业或非 *** 机构提供安全服务。为出入一些高风险地区的VIP提供贴身保镖服务,或为一些当地机构招募人员当保安。瓦格纳不像 *** 那样执行攻击 *** 的军事任务,他们虽然有 *** ,但有很多 *** 条款。

9、克里米亚危机爆发,瓦格纳公司再次有了用武之地。当时的 *** 东部顿巴斯地区的民众开始闹合并, *** *** 不便出面处理。乌特金主动率领佣兵去当地支援民兵行动。当时的生意很不错,征兵广告甚至打到了全国地区。广告上特意写了现金支付工资,数额很高,只是你要去 *** 打仗。

10、他们的业务做得不错。 *** 的卢甘斯克地区有个民兵指挥官别德诺夫突然暴毙。当地 *** 组织指控该指挥官叛变,在 *** 归案的过程中被 *** 。真实情况是这个家伙一开始就想和上级决裂,有人决定干掉他而不是去 *** 叛变者。执行任务的人就是瓦格纳,一些人被目击到在现场。

11、瓦格纳之所以能在黑白两道之间游走,是因为他们擅长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克林姆林宫的人拒绝承认有佣兵公司,他们说国内只有安保公司。 *** 也不承认与瓦格纳有官方联系,因为这些人不是现役士兵。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瓦格纳之乡和瓦格纳介绍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瓦格纳 瓦格 介绍 纳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