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状元之乡擅经商,以及江西状元之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十二位清代状元的书法对联欣赏
1、傅以渐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清顺治三年(1 *** 6年)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之一位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历官国史院侍讲(顺治八年)、左庶子(九年)、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十年)。1655年因“条上安民三事”,获得顺治赏识,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文学士。先后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以及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被指派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顺治十五年,和学士李霨一起主持会试。不久,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官至一品又加封太子少保,成为封建皇朝中极其少见的“超一品”官员。后不断上书请求退休,回归故里。终于顺治 *** (1661年)解任。逝世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
2、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 ***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3、(此贴是傅以渐写的杜甫诗《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一部分,实在没找到这位清代之一个状元的对联书法,见谅)于敏中于敏中(1714年-1779年),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中国江苏金坛人。出身簪缨世家,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以户部右侍郎在军机处行走。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卒,《清史稿》怀疑于敏中是饮鸩自尽,乾隆帝曾赐他陀罗经被。谥文襄。于敏中生前号称廉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家族内发生争产 *** ,于敏中之孙于德裕控告堂叔于时和拥赀回籍,三月转移回金坛。皇帝下令调查于氏财产,竟高达二百万两之多。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冒赈案发,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廷赞被处死,于敏中的牌位被撤出贤良祠。晚年于敏中纂修《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爆发江南文汇、文宗、文澜三阁《四库全书》“舛谬丛生,应删不删,且空白未填者竟至连篇累页”,本当治以重罪,“因业已身故,不加追究”。著有《临池纪略》等。古砚不容留宿墨;佳瓶随意 *** 新花。翁同龢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 *** ,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 *** 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之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乌角巾边簪钿朵;红银杯面冻糖霜。
4、(宋代黄庭坚《次韵伯氏戏赠 *** 翁菊花开时家有美酒》诗中的两句。全文为:鬓发斑然潘骑省,腰围瘦尽沈东阳。茶瓯屡煮龙山白,酒椀希逢若下黄。乌角巾边簪钿朵,红银杯面冻糖霜。会须著意怜时物,看取年华不久芳。)陆润庠陆润庠(1841年-1915年),字凤石,号云洒,清末民初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 *** 废并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父早逝,家穷,全靠寡母做针线度日,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事起,将仅存六十四册《永乐大典》运回府中。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卒于 *** 四年(1915年)。谥文端。工书法,擅行楷,意近欧、虞。筠馆绿侵孺子榻; *** 栏红映邺侯书。黄思永黄思永(1842年-1914年),字慎之,号亦瓢。江苏江宁五城人。光绪六年(1880年)以拔贡京官考取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十二年(1886年)充会试同考官,官至侍读学士。后弃官经商。被聘 *** ,与张謇并称“商务二状元”,又与翁同和、文廷式等为帝 *** 中坚。黄氏工书法,“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名重当时”。为清状元书家之 *** 。卒于 *** 三年(1914年)。一钵软烟梧子饭;半锄凉雨菊花泥。
5、(清代吴绮诗《同云止过石公房》中的两句。原文为:“寒蕉拂拂与窗齐,老碧新香坐欲迷。一钵软烟梧子饭,半锄凉雨菊花泥。闲支短杖调饥鹤,学定空床过午鸡。却愧好山从结梦,明朝秋句不堪携。”)王仁堪王仁堪(1848年- *** 3年),字可庄、忍庵,号公定,福建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为福州最后一名状元。光绪三年(187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提督山西学政,贵州、江南、广东乡试副考官,后任武英殿纂修。光绪五年时曾 *** 崇厚与 *** 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为丧权辱国,崇厚最终被判有罪。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因进谏停止颐和园工程而触怒慈禧太后,被外放至江苏任镇江知府,任内又发生了丹阳教案,处置较为妥当。三年考核政绩列江苏省之一。光绪十九年( *** 3年)调任苏州知府,同年病逝于任上,因其政绩被破格提入国史馆立传,苏州群众也为他立祠纪念。其作品被编入《王苏州遗书》。掬水弄清,揽云测幻;启轩秘晓,敞阁放春。吴鲁吴鲁,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一说二十五年)生于 *** 府嘉义县他里雾菜瓜寮(今 *** 云林县斗南镇)。五岁从学,但家境贫寒,八岁由父率回福建。年已四十四岁,方举乡试,光绪十六年( *** 0年),赴考庚寅恩科,殿试高居一甲之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历任陕西典试、安徽、云南学政、吉林提学使等,授正二品资政大夫。辛亥 *** 以后返回福建,于厦门鼓浪屿林菽庄( *** 籍友人)处寄居。 *** 元年(1912年)病逝,享年68岁。吴鲁一生著作甚丰,诗作有“百哀诗”,还著有《蒙学初编》、《教育宗旨》、《国恤恭记》、《正气研斋汇稿》、《正气研斋遗诗》等。几处早莺争暖树;频来语燕定新巢。
6、(集诗句成联。上联取自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下联取自杜甫诗《堂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 *** 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骆成骧骆成骧(1865年-1 *** 6年),字公骕。四川资州(今四川资中)舒家桥人。清朝官员、学者。也是清朝唯一的四川省籍状元。工书,有诗文集《清漪楼遗稿》存世。此外,他的著作除了《十六国宪法议院法渊鉴》之外,还有《国文中坚集》、《左传五十凡例》两部书稿等等。雅趣生风,和光映日;
7、 *** 勋(1848年-1913年),字季端,号愉谷,广西临桂人。光绪十五年(18 *** )考中己丑科一甲之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年( *** 4年),任云南乡试主考官,历任云南学政,官至黑龙江提学使。 *** 二年(1913年)卒于北京。 *** 勋工诗文,擅书法,著有《愉谷诗稿》。蓬莱文章建安骨;龙马精神海鹤姿。
8、(集诗句成联。上联取自李白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 *** 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 ***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下联取自李郢诗《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如丝,龙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9、王寿彭(1875年-1 *** 9年),字次篯。山东潍县(今潍坊)人。早年苦读,二十六岁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往日本考察,思想保守,仇视 *** 。 *** 后曾任山东大学第二任校长。卒于 *** *** (1 *** 9年)。著《考察录》、《靖盦诗文稿》等。论交拨置形骸外;谈道欲度羲皇前。曹鸿勋曹鸿勋(1848年-1910年),字仲铭,号兰生。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光绪七年(1881年),出任湖南学政。历官云南永昌府、云南府知府。光绪二十四年( *** 8年),授迤东道道员,署粮储道。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补授贵州按察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任贵州布政使, *** 巡抚。光绪三十一年,曹鸿勋调任湖南布政使。官至陕西巡抚。卒于宣统二年(1910年)。工书法,有《校经堂初集》四卷。太华奇观,万古积雪;广陵妙境,八月惊涛。刘春霖刘春霖(1872年-1942年),字润琴,号石筼。直隶肃宁(今河北肃宁)付佐乡北石宝村人。近代书法家。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七旬寿辰特设甲辰恩科,被拔为进士之一甲之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5年科举被废,刘春霖于是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60岁生日时有“之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之句。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10、(张渭诗《南园家宴》中的两句。全文为:南园 *** 正相宜,大妇同行 *** 随。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二、读历史还可以学会经商之道
1、读历史还可以学会经商之道??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商人是不被认可的。士农 *** ,商居于末位。但在世界之一次工业 *** 之前,中国古代各国的在经济实力等方面都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商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出现以贝为货币的商周时期,到出现之一大儒商的春秋时期,再到商业空前繁荣的两宋时期,以及迅速发展的明清时期。商人老 *** 们逐渐总结出一套受中华文化浸润的经商之道。
2、经营和管理之道是一个企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托。自 *** *** 以来,我国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做到了“洋为中用”。而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经商历史中,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古为今用”呢?像马云等大 *** 又在老 *** 的经商之道中学到了什么?
3、商业交易是物质与财富的流通,也是人 *** 的体现。中国人历来讲究“仁义礼智信”,自春秋之一大儒商范蠡开始,大商人们都将“仁德”、“诚信”作为道德标准。后人称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在越王灭吴之后急流勇退,在去齐止陶时“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 *** ”。欲做事,先做人,在他看来,仁德是富的精神寄托。陶朱公的美名播于后世,绝不仅仅因为其富甲天下而已。
4、常言道“机不可失”,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抓住商机,才能获取利润。范蠡在宜兴时,发现用当地的泥土烧制的陶器美观而实用,当地的百姓也懂得这一点,但并没有 *** 量生产。他当机立断,大量烧制陶器,并销往周边各地。并且选择了作为当时水陆地作为商业基地,此地东能入海,南可到宋,货物的转运十分便利。
5、所谓“旱则资车,水则资舟”,能够对商品的 *** 走向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分析,随时而动,才能掌握充分的主动权。被称为“治生之祖”的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便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法则。在收获季节或丰年,从农民手中购得谷物,将丝绸等生活用品卖与他们;在收成不好的年代,适时 *** 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生活用品。白圭的这种 *** ,既获取了大量利润,又调节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利人利己。
6、从古至今,商品的销售和商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妙的宣传手段和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古代商家很注重店面的包装和名字,如唐代专门接待进京赶考的举子的状元楼,宋代的“清风楼”等等,或响亮明快,或富有文学色彩。明朝时,一位店家请才子唐伯虎为酒店作一佳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很好地利用了人们“趋有名之家”的消费心理。如今各种商品都请名人代言,便与此如出一辙。
7、经商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凡是都应当以道德信义为标准,以勤俭节约为手段。如白圭坚持“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在创业初期,固然要辛勤劳作,意图光大。有所作为之后,也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
8、那么,这些古人的经商之道给予了现代商人和 *** 什么启示呢?马云在谈到他的从商之道时说过这些话,正与老 *** 们的做法相合。他说: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大家看不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阿里巴巴从互联网未兴起的最初那段艰难,不被理解的日子到如今的成就,正是因为有这些信念的支撑。
9、诸如此类,借鉴古人经商之道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古人的经营之道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商场,相信会另有一番作为。
三、我国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县是哪个
1、广西中状元、进士最多的县---临桂发布时间:06-12-04 19:42:56文章来源:广西都市网阅读:我要发表评论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1814-1858):清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道光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国 *** 爆发后,在籍开办团练。后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经德堂诗文集》、《小学高注补正》等
2、唐代乾宁二年(公元 *** 5年)状元赵观文(临桂县人)、唐未天佑三年(906年)状元裴说(临桂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王世则(永福县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武状元李珙(永福县人)、清代嘉庆二五年(公元1820年)状元陈继昌(临桂县人)、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龙启瑞(临桂县人)、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18 *** )状元张勋(临桂县人)、清代光绪 *** (公元 *** 2年)状元刘福姚(临桂县人)。
3、唐代乾宁二年(公元 *** 5年)状元赵观文(临桂县人)、唐未天佑三年(906年)状元裴说(临桂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王世则(永福县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武状元李珙(永福县人)、清代嘉庆二五年(公元1820年)状元陈继昌(临桂县人)、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龙启瑞(临桂县人)、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18 *** )状元张勋(临桂县人)、清代光绪 *** (公元 *** 2年)状元刘福姚(临桂县人)。
4、唐代乾宁二年(公元 *** 5年)状元赵观文(临桂县人)、唐未天佑三年(906年)状元裴说(临桂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王世则(永福县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武状元李珙(永福县人)、清代嘉庆二五年(公元1820年)状元陈继昌(临桂县人)、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龙启瑞(临桂县人)、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18 *** )状元张勋(临桂县人)、清代光绪 *** (公元 *** 2年)状元刘福姚(临桂县人)。
5、唐代乾宁二年(公元 *** 5年)状元赵观文(临桂县人)、唐未天佑三年(906年)状元裴说(临桂县人)、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状元王世则(永福县人)、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武状元李珙(永福县人)、清代嘉庆二五年(公元1820年)状元陈继昌(临桂县人)、清代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状元龙启瑞(临桂县人)、清代光绪十五年(公元18 *** )状元张勋(临桂县人)、清代光绪 *** (公元 *** 2年)状元刘福姚(临桂县人)。
6、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人。道光辛丑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官江西布政使。有《浣月山房诗钞》。
7、龙是 *** 的第八十五大姓,在 *** 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远祖起源于上古黄帝时代。黄帝手下有人名“董父”,因为擅长驯养龙而闻名于世。被黄帝赐姓为“豢龙氏”,董父的后代于是世代掌握“豢龙”一职。到了夏朝帝王孔甲时,又有一个叫“刘累”(传为帝尧后代)的人向董父后代学习驯养龙的技巧,后来被封为“御龙氏”。于是,“豢龙氏”董父和“御龙氏”刘累的后代就有人以“龙”为姓。在古代帝王虞舜之时,朝廷中有人名为“龙”,担任纳言之职(掌管宣达帝王之命)。“龙”的后代也以龙为姓。到了战国末期和秦朝时期,有两个楚国人,龙且,龙未央,祖先不明所出,但是他们的后代,都以“龙”为姓。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西部地区有焉蓍国和且弥国,两国国君都姓“龙”。另外,在古代,古徉柯郡(今贵州大部,广西西北,云南东部)也有大姓,龙姓。龙姓的郡望有三,武陵,天水,渤海。龙启瑞,清朝大臣、学者,广西临桂人。他对经史很有研究,尤其精通音韵学,著有《古韵通说》、《尔雅经注集证》等书。
8、龙,作为中国的图腾崇拜,是神圣和吉祥的象征。说来有趣,世界上本来没有龙,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龙的形象却比比皆是。中国人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姓氏中也有龙姓。
9、有关龙姓来源说法不一。据说最早的一支与黄帝时期一位驯养龙的人有关。相传这位养龙的人名叫董父,因为善于养龙和驯龙而出名,被黄帝赐姓为豢龙氏。于是其后代的一支以职业为氏,开始姓龙。其实龙姓的来源相当复杂,在历史发展中,龙姓先后形成了武陵、天水、渤海三大郡望。后来经过不断迁徙,今天龙氏后裔分布在我国许多地方,河南信阳便是他们的聚居地之一。
10、信阳shi河港乡大田村龙富丽:我们祖上居住在信阳西关,世代在那经商、开 *** 铺,住得挺不错,那时家族人比较多。后来 *** 年间,日本侵略中国。当时民不聊生,好多人都背景离乡,我们家族的 *** 和乡亲们一块去逃荒。当时是叔侄两个人在一块,逃难时和(族人)分开了、走散了,走散了只好跟着乡亲们一块走。听人说前面有个龙门新店,那里有个地方叫龙窝,里面还有黑龙潭、白龙潭。我的祖上想我们姓龙,到了龙门新店的龙窝,应该算是到家了。
11、原先在信阳西关世居的龙氏家族,由于日寇入侵,纷纷逃离家园,跑到河南其他地方,有的还辗转到了江西,甚至飘泊到海外。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和老家失去了联系,而当时到shi河港乡定居的龙氏叔侄二人,经过几十年的生息繁衍,在大田村站住了脚发展到今天的二十多户,七、八十人。成为村中的望族大姓。为什么仅仅几代人,大田村的龙氏就兴旺发达起来了呢?
12、信阳shi河港乡大田村龙富丽:当时逃难过来,只有叔侄两个人,两条光棍。我们村里人认为龙姓比较吉祥,姑娘都愿意嫁给他们。当时国难的时候,我们这土匪比较多,经常出没。抢民宅, *** 人,勒索人,但他们从来不到我们龙家打扰。用老百姓的话说,我们是龙子龙孙,他怕遭到报应,所以从来不到我们家来打扰。
13、看来,龙姓对于保护大田村的龙氏后裔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许算是天时吧,当然还包括地利与人和的因素。不过他们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自己的开拓进取。
14、龙富丽:因为我们这里有黑白龙潭,有龙窝,沾了龙脉的光。但是我认为,在这发展比较好,主要原因是我们龙氏人比较勤劳。初来这时都是荒山,经过几代人开垦,现在种上水稻、茶叶,生活比较好了,家族也比较兴旺了。
15、大田村的龙氏,是今天众多龙氏后裔的一个支脉。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龙氏起源很早,分布的地域也相当广泛,除河南外,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甘肃、云南、贵州等省都有龙氏的聚居地。但他们在我国总人口的比例中并不算多,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85位。此外,除了汉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龙氏。
16、古往今来,龙氏 *** 了不少人才。如秦末时楚 *** 手下的大将龙且、宋代著名画家龙章、元代大学者龙仁夫、明代的龙正、龙文光以及当代的 *** 家龙云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状元之乡擅经商和江西状元之乡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