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马铃薯之乡惠东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五大马铃薯之乡,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马铃薯之乡惠东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铁涌镇的乡镇简介
铁涌镇位于广东省大亚湾稔平半岛腹部,地处沿海,毗邻港澳。东靠鞋城—吉隆,南连古城—平海,西邻巽寮旅游区,是惠州市“马铃薯之乡”。全镇辖区面积 120平方公里,有 19个村委会和 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9万人。
铁涌距惠东县城 35公里、广(深)汕高速公路白云出口 18公里,距碧甲码头 15公里,海路至 *** 50海里,境内公路 *** 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324国道、稔平公路及铁盐公路绕镇而过。村通镇公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交通十分便利。铁涌镇坚持把发展当作之一要务,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0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 3.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4.9亿元,人均收入 4456元。
“九华牌”马铃薯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有万亩连片红树林的海滩涂,生态环境良好,盛产蚝、虾、蟹、蚶等二十多种优质海产品。特别是赤岸蚝在南粤已小有名气,品质独具一格,“赤岸牌”蚝及蚝豉远销港、澳地区。
这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电信通讯设备先进,供电 *** 发达。全镇设有 110伏和 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镇村两级供水设施完善,全镇已有 10个村安装了自来水工程,可解决 10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这里有一套完整的鼓励投资的优惠环境和一流的服务环境。工业发展上新台阶,在好招楼村规划建设中国·惠东鞋材料生产基地,面积 6000亩,将成为粤东更大的一个鞋材研发制造中心。
这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稳健发展。学校楼房化、教学电教化。
铁涌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热诚欢迎广大客商到铁涌投资置事。铁涌是一块 *** ,处处有商机,美丽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铁涌恭候您的到来。
全镇面积120平方公里,2005年,下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5363人,讲客家话为主。农业人口32631人,占 *** %,非农业人口2732人,占8%。
二、惠东县平海镇的简介
平海镇是广东省人民 *** 在1991年2月公布的之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它地处广东省惠东县最南端,东濒 *** ,西倚大亚湾,北距县城52公里,距深汕高速公路白云路口38公里,南距 *** 38海里,西距惠州港10海里,距巽寮旅游区22公里,是稔平半岛的物资集散地,也是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口岸。全镇总面积(按县 *** 资料:原平海镇138.24平方公里,原港口镇23.76平方公里),岛屿19个,海岸线长54.7公里,下辖18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民 *** 会,人口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万人,农业人口3.8万人(其中:农民1.9万人,渔民1.3万人,盐民0.6万人)。平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物产丰富,盛产稻谷、马铃薯、大顶苦瓜、萝卜等农作物和 *** 、对虾、龙虾、海胆等著名海产品,自古以来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是座古老的海滨小城。
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平海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 *** ,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元末明初,盗寇猖蹶,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
三、惠东县平海镇的优势
1、古城: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8年(1385年),据《重修开城都阃府花公墓志》记载:“……建造平海城池,开五屯而养兵,创一城以抚民,靖海上烽烟,卫边疆社稷……”,当年建平海城主要用于抵御外侵,已有620年的历史,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东、南、西、北4个城门,及城内的十字古街、古民居、古寺庙等一批文物古迹。古城雄伟的城楼、雄浑的钟声、纯朴的民风、独特的方言依然散发着迷人魅力。
2、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亚湾与 *** 交界处,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国际濒危、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海龟及其产卵栖息环境,是中国 *** 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人与生物圈 *** 成员,被列入“拉尔萨姆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目前全国仅21个获此殊荣)。每年到海龟保护区参观学习、科研交流约有5万人次。
3、古炮台怀古。在海龟湾旁有个猪槽城的小山又名炮台山,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建造的炮台,炮台气势雄伟壮观,监视三面海防,1984年12月被县人民 *** 列为惠东县之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4、双月湾:双月湾由南门海湾、东山海湾、平海 *** 及盐町等组成,从大星山顶处远眺,两湾(南门海湾、东山海湾)似弯弯的月牙,故名“双月湾”。“双月湾”沙白水碧,是天然海水游泳场,它连绵数十里的海滩可以发展海上冲浪、摩托艇、沙滩降落伞等活动。每年有大批的旅客到双月湾旅游、观海、游泳、品尝海鲜等。
5、鹧洞温泉:位于平海西南方,距镇区10公里,属国内少有的地热矿泉,水温52℃至55℃,日流量560吨,水质属氡偏硅酸氯化钠钙碱水,是优质医疗矿泉水,具有治疗各种疾病和强壮 *** 健康的功效。2004年,惠州多盛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6亿建设惠州平海海滨温泉旅游度假村,拟建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 *** 度假中心。目前,度假村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06年 *** 试业。
1、国家一类口岸:平海镇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一是碧甲口岸,一是大澳塘口岸。
碧甲口岸:碧甲港湾宽阔平静,无硬底,通港航道区水深20米以上,适合开发10-20万吨的航道。碧甲码头港区面积60亩,占用岸线 *** 米,目前,建有3000---5000吨级的泊位1个,2000吨级的泊位2个,800吨级的泊位1个,码头配套设施完善,设立了海关、商检、边检、动植物检疫办事处等部门,码头已按国家一类口岸运作,中外客商开展进出口业务非常方便。
大澳塘口岸:大澳塘码头占地面积54亩,目前,建有2000吨级的泊位1个,1000吨级的泊位2个;码头配套设施完善(装卸吊船两艘:一艘可吊80吨、一艘可吊60吨;活动吸机两台:一台可吸60吨,一台可吸50吨;活动叉车4台,可叉6吨一台,可叉3吨两台,可叉2吨一台;活动手拉车两辆,在码头内拖货柜车5部),并设立了海关、商检、边检、动植物检疫办事处等部门,已按国家一类口岸运作。
2、国家级群众渔港:原港口镇渔港是国家一级群众渔港,渔港地理位置优越, *** 从港口(地名)入口处延伸到葫角(地名)有4.5公里,是良好的避风良港,每年有近千艘粤东粤西及港澳台渔船到渔港停泊和商贸交易。
1、种植业:平海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水稻、马铃薯、大顶苦瓜、萝卜和各种蔬菜,其中平海萝卜鲜甜、多汁、无渣,是消暑降火的佳品;平海冬种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是平海农业的一大优势,已成为平海发展特色农业的亮点。2004年平海被惠州市 *** 评为“马铃薯之乡”。
2、海水养殖业:平海镇拥有大量的浅海滩涂,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天然场所,海水养殖年产值达数亿元。全镇有高位池养虾基地17个,面积3270亩;工厂化养鲍场16个,占地153亩,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海胆养殖场7个,养殖面积780亩;龙虾养殖场2个,养殖水体800立方米;多宝鱼养殖场一个,养殖面积40亩;海水网箱养殖720箱;贝类养殖4000亩;花螺养殖面积1000平方米,数量60万粒。
3、海洋捕捞:进行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有新村、新寮、大澳、港一、蔡家村、南社等村委,重点发展传统的“刺钓”优质鱼和拖围网作业。全镇现有大、中、小渔船268艘,吨位1780吨,马力5630千瓦。此外,外县外省有150艘,港澳台渔船60艘。2005年,捕捞产量14328吨,产值1.59亿元,增长1%。
4、盐业:平海镇现有盐町2.5万公亩(3750亩),产量较高的盐町1.5万公亩(2 *** 亩),进行盐町作业的是东海村委会。2005年,盐业产量达7500吨,产值达320万元。
1、英雄民兵连: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工人纠察队,1958年改名为“警卫连”,1961年又改名为“港口基层民兵连”。1962年10月7日,以张苞为连长的民兵连在小星山岛与偷袭的美蒋武装特务进行了浴血斗争,击退了敌人,保卫了国家。民兵连队19 *** 年8月1日 *** *** 中南局和 *** 授予“英雄民兵连”称号。港口英雄民兵连是重要的青少年 *** 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中小 *** 数千人次,是平海镇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
2、民风民俗:平海古城是东江地区更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这里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传统:元宵的“闹花灯”、“偷青”,农历三月三的“摆戏台”,瑞阳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拜月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古城民俗风情。同时,平海还保留了多种民间艺术:楹联,渔歌,书画,扮景,民间舞蹈“鲤鱼追春”、“九凤朝阳”、“彩蝶恋花”……,似一颗颗闪亮的星光点缀着古城璀璨的夜空。平海被市评为“楹联之乡”,西北村被市评为“舞鲤鱼特色之乡”。为继承和弘扬古城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1984年以来平海镇已举办了五届古城民间文化艺术节,古城民间文化艺术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盛事。
3、独特方言:平海古城曾是守御城所和当时的商贸集散地,各地的将士、客商云集,南腔北调的人们长期聚居,不同的方言互相渗透,从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混合型方言土语――军声。军声是一种以北方语系为基础,融进了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军声语音十分动听,极富音乐 *** ,总给人以清新、亲切的感觉。
即将落户平海的大项目主要有火力电厂和风力电厂,它的建成投产每年可为地方增加数亿元的税收。
火力电厂:首期投资108亿元的火力发电厂―――平海电厂项目选址碧甲,由广东粤电、珠江投资公司与惠州三方合作投资,2005年经国家 *** 批准为2007年备选项目。目前项目 *** 范围内的果树补偿工作已完成,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风力电厂:投资12亿元的惠东县离岸风电厂项目位于东山海畔,由 *** 迎风能源有限公司和惠州联宏石化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利用海岸风力发电,目前正在进行风力测试等工作,预计明年可动工建设。
平海镇委、镇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平海经济发展,提升了平海新形象。
平海文化广场:镇委、镇府多渠道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了“平海文化广场”。广场占地10000多平方米,地面用大大小小的拼图瓷砖砌成,花圃、草地、小树点缀其间,使广场既开阔又富园林艺术。广场还建有文化馆、图书馆、灯光球场、大型露天舞台等配套设施,是当地群众休闲、娱乐、健身、读书的好去处,成了展示平海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载体,进一步提升了古城的文化品味。
“一河两岸”工程:镇委、镇府多渠道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整治了平海文化广场附近的平海河段。整治了的平海河长约1000米,河床被挖深拓宽了,河的两岸砌起了石墙和护河石栏,种上了草木,建起了五座别致新颖、风格各异的桥梁,方便人们行走。“一河两岸”的整治疏浚,使平海河重现了她迷人秀丽的容颜,成了平海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钟城公路改造工程:镇委、镇府多渠道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改造了从佛岭加油站至葫角村长1000多米的钟城公路。钟城公路昔日挡道的建筑物被拆除,道路被拓宽拉直,两旁铺上彩砖,种上小树,装上颇具文化气息的路灯,古城的街道被装扮得容光焕发。
马铃薯之乡惠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五大马铃薯之乡、马铃薯之乡惠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