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成语,钥的词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钥成语这个问题,钥的词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什么门什么钥成语
  2. 表拿钥匙成语
  3. 北门锁钥成语故事
  4. 北门管钥成语资料
  5. 北门锁钥的意思

一、什么门什么钥成语

1、【拼音】: běi mén suǒ yuè

2、【解释】: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3、【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4、【举例造句】: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5、【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军事要地

6、【英文】: a strategic key to the north

7、【故事】:春秋时期,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假装送礼迎接秦军,背后通风报信。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

二、表拿钥匙成语

1、②比喻“一个闹钟拿着钥匙”是什么成语

2、比喻“一个闹来钟拿着钥匙”自是成语:忠言逆耳

钥成语,钥的词语-第1张图片-

3、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4、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5、⑤看图猜成语竹钟指五点伸出两手左手拿钥匙,求谜底。谢谢!

6、⑥有时钟和锁匙的图看成语是什么

7、无时无刻( wú shí wú kè)无时无刻

8、【解释】:时时刻刻,表示毫内不间断容,即“每时每刻都”。

9、【解释】:时、刻:时间。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没有时刻,表示从未有过。常与否定词连用。虽然有两个表示否定的“无”,但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双重否定,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10、【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象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11、【示例】:半个月来,她老是偷偷地看着剑波,她的心~不在恋着剑波,就好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一样。◎曲波《 *** 雪原》九

12、【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常与否定词连用

13、【例句】:他无时无刻不在看书。

14、注意粤方言区(如 *** )口语上习惯将"无时无刻"等效于“时时刻刻”,因为粤语的“无”与“每”近音,因此,粤语中的“无时无刻”是“每时每刻”的谐音。

15、【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16、【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 *** 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17、【用法】多与“良 *** 苦口”配合使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18、【例句】老师对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是为同学们的将来着想;正所谓~啊。

19、⑧人头套着闹钟手里拿着钥匙是什么成语

20、成语解释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21、成语出处版《晋书·宣权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22、成语注音ㄑ一ㄝˋㄓㄨㄥ一ㄢˇㄦˇ

2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24、成语例子《通志·总序》:“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

25、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 *** 时被当场逮住

26、抱关执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27、出处:汉·蔡邕回《巴郡太答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28、抱关执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29、出处:汉·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30、北门锁钥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31、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32、一.忠言逆耳:zhōng yán nìěr

33、逆耳:不顺耳,不中听。忠实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在现实中,忠言逆耳并不一定利于行,因为逆耳的忠言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较难达到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如果能把相同的劝告,以顺耳的忠言表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攻占咸阳,进入秦宫,见 *** 如云,珍宝无数。他打算住在宫内享受,樊哙劝他以天下为重。刘邦不以为然。谋士张良说这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且忠言逆耳利于行。刘邦听从劝告退兵驻守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35、俗话说忠言逆耳,有的人就是听不进别人的忠告,我行我素。

三、北门锁钥成语故事

1、【典故】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释义】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3、【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军事要地

4、【同韵词】四分五裂、无洞掘蟹、饮胆尝血、压倒一切、狗盗鼠窃、 *** 蕴藉、随珠弹雀、白花心血、雄材大略、助桀为虐、......

5、【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假装送礼迎接秦军,背后通风报信。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

6、【成语示例】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

7、【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国人杞子在郑国掌握了都城北门的钥匙,派人要秦穆公攻打郑国。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大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假装送礼迎接秦军,背后通风报信。晋国乘机出兵打败秦军。秦穆公承认是他的`罪过。

8、【典故】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9、【释义】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10、【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军事要地

11、【成语示列】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四、北门管钥成语资料

1、“北门管钥”这个成语,其注音为“běi mén guǎn yuè”,释义为“犹北门之管”。用法上,它常被用作宾语、定语,用来形容军事要地。结构上,它属于偏正式成语。在时间上,属于近代的表达。在英文中,它可以被理解为“在北边的防御战略点”。与“北门之管”和“北门锁钥”为近义词。

2、在押韵词方面,与“北门管钥”押韵的有“龙 *** 阙”、“谈霏玉屑”、“歌台舞榭”、“八花九裂”、“慷慨激烈”、“闭塞眼睛捉麻雀”、“披心沥血”、“心存魏阙”、“虎珀拾芥”和“养虎自啮”。这些词语在音韵上与“北门管钥”形成了音韵上的呼应,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结构。

3、综上所述,“北门管钥”成语,以其独特的释义和用法,成为了描述军事要地的有力表达。在不同的押韵词语中,它展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 *** 和韵律美,为汉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资源。

五、北门锁钥的意思

1、成语解释: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2、成语出处: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第五卷:“寇莱公守北门,虏使经由,问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答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3、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军事要地

4、成语例句: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关于钥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