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追求知识的成语,以及表示不断汲取知识的成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形容渴求知识的成语有
1、成语释义: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2、成语释义: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3、成语释义: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4、成语释义: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5、成语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6、成语释义: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7、成语释义: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8、成语释义:卷土:人马奔跑时尘土飞卷。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9、成语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10、成语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1、成语释义: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12、成语释义: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13、成语释义: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14、成语释义: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15、成语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16、成语释义: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17、成语释义: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18、成语释义: *** 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19、成语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0、成语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21、成语释义: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2、成语释义: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23、成语释义: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24、成语释义:好 *** 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25、成语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26、成语释义:暮:傍晚。 *** 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27、成语释义: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28、成语释义:旧指 *** 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29、成语释义: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30、成语释义: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31、成语释义: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32、成语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3、成语释义: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4、成语释义: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35、成语释义: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36、成语释义: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37、成语释义: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38、成语释义: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9、成语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二、关于“探索求知学习”的成语
1、【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宝山空回】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3、【负笈游学】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4、【困知勉行】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5、【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6、【求知心切】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
7、【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三、很想得到知识的成语
1、虚而不淈: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
2、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寐:睡着。
3、朝思暮想: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朝:早晨;暮:晚上。
4、凿壁借光: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
5、求知若渴: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知:知识。
6、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7、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8、求知心切: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
四、形容对读书渴望的成语有哪些
1、求知若渴[ qiú zhī ruò kě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2、求知心切[ qiú zhī xīn qiè ]: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
3、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4、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五、学习知识不感到满足。概括成成语!
1、“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学习永远没有尽头,强调了人们应该不断追求知识,永不满足。这个成语所蕴含的哲理是深远的,它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好学的心,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提升。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我们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不愿意去学习和进步,那么我们就很难应对这些挑战,也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学无止境”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3、例如,在职场中,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晋升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包括学习新的技能、了解行业趋势、拓展人际关系等。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此外,“学无止境”也适用于个人的精神成长。无论是通过阅读、旅行还是与他人交流,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体验,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心灵更加丰富。这种精神上的成长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5、总之,“学无止境”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好学的心,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无论是为了应对现实的挑战,还是为了个人的精神成长,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六、形容学习知识不感到满足的成语好象是出自
1、“学而不厌”这个成语出自古代中国的经典文献《论语·述而》。原文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这是孔子对自己的 *** 所说的话,表明他谦虚的态度。
2、这个成语“学而不厌”字面意思是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即对于知识有着无尽的渴求和热爱。它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 *** ,并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断深化对世界的理解。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个人成长的渴望。
3、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成语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学到多少知识,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因为知识是无止境的宝藏,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一次自我超越。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对知识保持一种永不满足的渴望,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4、例如,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可能会不断地阅读最新的研究 *** ,参加学术研讨会,以求在科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可能会不断地学习新的绘画技巧,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以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体现“学而不厌”的精神。
5、总之,“学而不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它鼓励我们不断追求知识,不断挑战自我,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智者智慧的传承,也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坚持的学习理念。
七、描写人渴求知识的成语
1.【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2.【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之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2.【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示例】: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1.【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出自】: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出自】:《新唐书·李 ***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1.【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示例】:我们提倡~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关于追求知识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