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的成语是什么 含有五十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3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十的成语是什么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含有五十的成语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带“五十”的成语有哪些
  2. 含有五十的成语
  3. 不什么惑什么的成语

一、带“五十”的成语有哪些

1、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2、一五一十[ yī wǔ yī shí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3、十变五化[ shí biàn wǔ huà ]:指变化多端。

4、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5、十恶五逆[ shíè wǔ nì ]: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6、五风十雨[ wǔ fēng shí yǔ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7、十围五攻[ shí wéi wǔ gōng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8、十浆五馈[ shí jiāng wǔ kuì ]: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指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9、十十五五[ shí shí wǔ wǔ ]:指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指每十里五里。

二、含有五十的成语

1、【解释】:拔:选拔,推荐。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2、【出处】:《新唐书·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3、【示例】:谓~而可得其半,故匿瑕含垢而求其长致。★宋陈师道《谢胡运使启》

4、【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5、【解释】: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6、【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7、【示例】:斗酒只鸡人笑乐,~岁丰穰。★宋·陆游《村居初夏》诗

8、【近义词】:风调雨顺、五风十雨

9、【语法】: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10、【拼音】: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

11、【解释】: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12、【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13、【示例】:画家一般都讲究~的画风。

14、【语法】: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绘画

15、【解释】: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16、【出处】:《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17、【示例】:兵书之法,~,敌则能战。★《后汉书·袁绍传上》

18、【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19、【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20、【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21、【示例】:~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22、★宋·王炎《双溪诗钞·丰年谣(一)》

23、【语法】:作补语、定语;指风调雨顺

24、【解释】: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五十的成语是什么 含有五十的成语-第1张图片-

25、【出处】: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26、【示例】: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里,摆着~的稀世奇珍。

27、【近义词】:五颜六色、万紫千红

28、【歇后语】:雨花台的石子;南京路上的霓虹灯

29、【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色彩丰富

30、【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31、【解释】: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32、【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3、【示例】: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仅逍遥河上,逗留不进,坐视君父之难,只算得以~。★清·陈忱《 *** 后传》第二十五回

34、【语法】:作宾语、分句;指自作聪明

35、【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梁惠王向孟子请教为什么人口不增长的原因,孟子说:“你是关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欢打仗,不少百姓死于战争。打比方说战争中潜逃50步的士兵讥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质是一样的。”梁惠王表示将要停止打仗

36、【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37、【出处】:明·施耐庵《 *** 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38、【示例】: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39、【近义词】:原原本本、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40、【反义词】:含糊不清、一塌糊涂、有始无终

41、【语法】:作状语、补语;形容查点数目

42、【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43、【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44、【示例】:唐·赵蕤《反经·是非》:“今~,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代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45、【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46、【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

47、【近义词】: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48、【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变化等

49、【解释】: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50、【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 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51、【示例】:乃至见他~,亦将我心置他胸魁祸首。

52、【近义词】:大逆不道、罪大恶极

53、【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罪名

54、【解释】: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55、【出处】: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玉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56、【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色彩丰富

57、【拼音】:shí jiāng wǔ kuì

58、【解释】: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指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59、【出处】: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60、【示例】:宋·苏轼《祭徐君猷文》:“争席满前,无复~;中流获济,实赖一壶之千金。”

61、【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62、【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子列子去齐国,到中途就折返,遇到伯昏瞀人。伯昏瞀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返回了?子列子说他受惊了。伯昏瞀人问为什么受惊,子列子说他到一个地方十家酒店有五家争相宴请他,只好返回了

63、【解释】:形容分别聚合,多少不等。

*** 、【出处】:《乐府诗集·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65、【示例】:清·金农《吴中春雨泊舟入夜寒甚被酒作歌》:“~长短亭,好山对面失洞庭。”

66、【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67、【解释】: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68、【出处】: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 *** 以致雍熙。”

69、【示例】:南丰诗将驻灵江。下明光。惹天香。~,连岁致丰穰。★宋·曹勋《江神子/江城子》诗

70、【近义词】:十风五雨、风调雨顺

71、【语法】: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三、不什么惑什么的成语

1、意思: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

2、出处:论语为政篇中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3、同学大学毕业年仅二十,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4、30多年前,最早阅读过施昌东初期一些作品原稿的人,又何曾料及会在今天为最后一本遗稿作序呢?那时候方近不惑之年,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 。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五十的成语是什么和含有五十的成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成语 含有 什么 五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