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黑白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形容黑白的唯美词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黑白的成语和形容黑白的唯美词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混淆黑白是成语吗
2.它的意思是指故意混淆是非,把正确和错误颠倒。
3.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 *** 传》。
4.在《后汉书· *** 传》中,成语“黑白混淆”用来形容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的行为。
5.成语“黑白混淆”的用法是比喻,用来形容那些故意混淆是非,让正确和错误难以区分的行为。
二、含“黑白”的成语有哪些
1、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
释义: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2、黑白相间[hēi bái xiāng jiān]
3、颠倒黑白[ diān dǎo hēi bái ]
释义: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溪兮;鸡鹜翔舞。
4、黑白混淆[ hēi bái hùn xiáo ]
释义: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后汉书· *** 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5、黑天白日[ hēi tiān bái rì ]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之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三、黑白颠倒是一个成语吗
黑白颠倒不是一个成语,黑白颠倒是错误的,正确的是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的原义是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颠倒黑白—颠倒是非。“颠倒是非”与“颠倒黑白”意思相近。“颠倒黑白”偏重在故意地歪曲事实,语意较重;“颠倒是非”偏重在混淆正确和错误,语意较轻。
屈原在湘水闻讯后,感到无限的哀痛,但他自己负屈含冤,报国无门,只能把满腔的忠诚和悲愤,抒发在回环起伏、激越奔放的诗篇中。
在《九章·怀沙》里,他写了这样两句诗:“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进行了愤怒的鞭挞和控诉。不久,屈原写下了最后篇绝命诗《惜往日》,便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自沉而死。
1、老师处理同学的矛盾很有原则,从不颠倒黑白。
2、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3、小钟那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作法是不对的。
4、如果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任意夸大,甚至颠倒黑白,那就大错特错了。
5、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
6、这件事我们几个同学都在现场,你不能 *** ,颠倒黑白。
7、有的野心家随意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弄得史学领域乌烟瘴气。
8、某电视台,长期以来,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颠倒黑白,避重就轻,选择 *** 公布 *** 。
9、社会上多的是颠倒黑白,指鹿为 *** 人,媒体报导不可不慎。
10、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痛斥那些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的真正目的。
四、不分黑白是成语吗
不分黑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通常用来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黑白二色来表示是非、善恶、阴阳等相对立的概念。因此,不分黑白这个成语在古代就出现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这个成语中的黑白是指颜色中的黑色和白色,它们在古代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黑色象征着阴暗、 *** 、不祥等负面概念,而白色则象征着光明、纯洁、正直等正面概念。因此,不分黑白这个成语意在说明一个人或一群人不辨是非,不分好坏,不识大体,不明事理。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原则,没有标准,不分是非,不分善恶,只看表面现象或者只看自己的利益,缺乏 *** 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原则,没有标准,只看自己的利益,不顾全大局,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1、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他始终不分黑白,坚持自己的原则。
2、那个法官不分黑白,做出了不公正的裁决。
3、他不分黑白,对所有请求一视同仁,这让他在团队中获得了公 *** 官的称号。
4、她的决定常常不分黑白,只顾及到自己的利益。
5、虽然他有时候不分黑白,但他的出发点总是好的。
6、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他明显地不分黑白,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7、尽管他的行为常常不分黑白,但他的本 *** 却是善良的。
8、不分黑白的政策对整个社会都有害。
9、他的行为表现出他是一个不分黑白的决策者。
10、他的决定常常不分黑白,这使他在业界获得了不好的名声。
11、不分黑白的做法只会引起混乱和不满。
12、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必须做到不分黑白,公正无私。
13、她的领导风格不分黑白,让团队成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对错。
14、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他明显地不分黑白,引起了众人的反感。
15、尽管他的行为常常不分黑白,但他的初衷却是为了大家好。
五、皂白的成语
皂白的成语有皂白不分、皂白难分、青红皂白、皂白易分。
1、皂白不分:形容不分是非,混淆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黑白。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会 *** 公正和正义。因此,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事情的 *** ,分清是非曲直,不能被混淆皂白所迷惑。
2、皂白难分:意思是是非难辨,黑白不分。形容非常混乱,无法分清是非。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缺乏证据、信息不足或者存在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的。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证据,听取各方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青红皂白:意思是比喻事情的是非曲直非常清楚、明明白白。皂是指黑色,青红皂白就是指黑白分明,是非清楚。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事情的 *** 非常清晰,无可置疑。
4、皂白易分:意思是黑白分明,容易区分。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是非曲直非常清楚,没有混淆或争议。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证据充足、事实清晰或者经过认真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1、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必须分清皂白,不能被谣言混淆视听。
2、他不顾事实,意图混淆皂白,误导群众。
3、你是想青红皂白地解释一下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吗?
4、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是非,不能混淆皂白。
5、他的行为让社会黑白不分,皂白难分。
6、请你青红皂白地说明一下这个项目的利害得失。
7、他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质疑,现在他试图通过混淆皂白来掩盖事实。
8、在法庭上,他企图混淆皂白,但他的谎言最终被揭穿了。
9、你需要明确表达你的立场,不要混淆皂白。
10、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事情的 *** ,不能被他的混淆皂白所迷惑。
11、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黑白分明,不能混淆皂白。
12、你不要企图混淆皂白,我们不是那么容易被欺骗的。
13、他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质疑,现在他企图通过混淆皂白来掩盖事实。
14、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黑白分明,不能混淆皂白。
15、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事情的 *** ,不能被他的混淆皂白所迷惑。
六、与黑白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黑白混淆 [ hēi bái hùn xiáo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2、白黑颠倒[ bái hēi diān dǎo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3、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4、雌黄黑白[ cí huáng hēi bái ]:指评头论足,胡乱指责。
5、以黑为白[ yǐ hēi wéi bái ]:指颠倒是非。出处《吕氏春秋·应同》:“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
6、黑天白日[ hēi tiān bái rì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之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7、数黑论白[ shù hēi lùn bái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黑论黄”。
8、白往黑归[ bái wǎng hēi guī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
9、黑家白日[ hēi jiā bái rì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
10、粉白墨黑[ fěn bái mò hēi ]: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出处:《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11、白黑不分[ bái hēi bù fēn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12、说白道黑[ shuō bái dào hēi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13、白往黑来[ bái wǎng hēi lái ]:比喻变化极大。出处:《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4、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
15、说黑道白[ shuō hēi dào bái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16、织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17、黑白分明[ hēi bái fēn míng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18、黑价白日[ hēi jià bái rì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同“黑家白日”。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之一部六:“萧队长黑价白日地工作。”
19、白黑分明[ bái hēi fēn míng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汉书·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
20、知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出处:《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1、黑白不分[ hēi bái bù fēn ]: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
22、混淆黑白[ hùn xiáo hēi bái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23、判若黑白[ pàn ruò hēi bái ]: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24、颠倒黑白[ diān dǎo hēi bái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溪兮;鸡鹜翔舞。”
25、粉白黛黑[ fěn bái dài hēi ]: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
26、以白为黑[ yǐ bái wéi hēi ]:指颠倒是非。出处:《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黑白的成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形容黑白的唯美词语、黑白的成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