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带应的成语,以及含有应字的成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带应字的成语·
1、供不应求供:供应;应:满足;求:需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2、桴鼓相应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3、咎有应得罪过和灾祸完全应该得到责备与惩罚
4、连锁反应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5、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6、从容应对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7、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8、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9、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10、临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11、其应若响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12、山 *** 上,应接不暇山 *** :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13、顺天应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14、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5、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16、首尾相应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1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8、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 *** 彼此相互影响。
19、万应灵丹能治各种病的灵 *** 。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
20、心手相应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21、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22、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23、因果报应因果:原因和结果。 *** 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4、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25、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26、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27、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28、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29、鼋鸣鳖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30、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31、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32、应时对景应:适合;对:相合。适合当时的情景。
33、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34、应天顺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35、罪有应得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 *** 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36、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37、报应不爽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38、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39、东鸣西应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40、泛应曲当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41、混应滥应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42、慨然应允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43、鸣鹤之应《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44、其应如响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45、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46、顺天应时顺:顺从。应:适应。时:时机。指上要遵从天命,下要适应时机。
47、遂心应手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48、同声相应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9、万应灵 *** 能治各种病的灵 *** 。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
50、望风响应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51、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52、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53、应答如流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54、应答如响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55、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56、应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57、应节合拍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58、应名点卯谓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59、应权通变谓顺应机宜,采取变通的措施。
60、应刃而解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61、应天从人应:顺,顺应。上顺天命,下适应 *** 。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
62、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63、应运而生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 、云集响应大家迅速 *** 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65、洒扫应对〖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66、声求气应〖解释〗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67、罪应万死〖解释〗形容罪恶极大。
二、含有应的四字成语
1.应四字成语有哪些
应有尽有、
1--声应气求、2--应有尽有、3--应时对景、4--遂心应手、5--心口相应、6--应天承运、7--从容应对、8--咎有应得、9--应权通变、10--供不应求、11--鼋鸣鳖应、应字开头的成语
应运而生、应答如流、应答如响、应名点卯、应声虫、应弦而倒、应天从人、应对如流、应有尽有、应变无方、应刃而解、应天顺民应天顺人、应权通变、应时对景、应节合拍、应付裕如、应付自如、应对如响、应天承运、应接不暇
带应的成语,含有应字的成语及解释
1,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2,应节合拍: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3,鼍鸣鳖应: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4,应时对景:应:适合;对:相合。适合当时的情景。
5,应答如响: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
6,风从响应: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7,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8,山崩钟应: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9,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10,遥呼相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同“遥相呼应”。
如痴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饥如渴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如胶如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渴如饥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如梦如醉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如手如足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兄如弟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埙如篪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如埙如箎埙:古时用 *** 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狂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不堪设想沉思默想痴心妄想非分之想浮想联翩
胡猜乱想魂驰梦想海怀霞想胡思乱想苦思冥想
可想而知冥思苦想瞑思苦想眠思梦想暮想朝思
梦想颠倒妙想天开谬想天开前思后想千思万想
奇想天开思前想后心存目想想方设法想入非非
霞思天想霞思云想行思坐想想望风采想望丰采
想望风褱游思妄想意想不到异想天开朝思暮想
左思右想昼思夜想昼想夜梦癞 *** 想吃天鹅肉
包含“举?”的成语:举重若轻举一反三举世闻名举世无双举足轻重举案齐眉举世瞩目举棋不定举手之劳举手投足举不胜举举目无亲举要删芜举国上下举步生风举止言谈举手加额举踵思慕举鼎绝膑举十知九举目千里举直错枉举直措枉举措失当举止不凡举世无敌举善荐贤举国若狂举止娴雅举贤使能举首戴目举世混浊举动荆棘举鼎绝膑举止大方举措不当举世皆知举鼎绝脰举枉措直举手相庆举眼无亲举国一致举贤任能举鼎拔山举一废百举棋若定举首奋臂举例发凡举无遗策举踵思望举止失措举直厝枉举纲持领举止自若举首加额包含“?”的成语:一举两得纲举目张轻举妄动一举成名百举百捷一举一动龙举云兴百举百全风举云摇包举宇内一举千里一举三反毛举细故一举 *** 一举两全毛举缕析龙举云属飙举电至风举云飞毛举细务高举远蹈高举深藏轻举远游轻举绝俗轻举绝俗包含“?”的成语:画眉举案拔山举鼎齐眉举案祁奚举午束缊举火笃近举远言谈举止以言举人时诎举赢时绌举盈时绌举赢提纲举领称觞举寿袖然举首选贤举能延颈举踵道 *** 遗以 *** 举官包含“?举”的成语:不胜枚举轻而易举举不胜举百废待举众擎易举祁奚之举百端待举按兵 *** 多此一举百堕俱举百务具举百废咸举百废具举轩然霞举不识抬举兔起凫举百废俱举不遑枚举高蹈远举百凡待举龙兴凤举兔死凫举不可胜举人存政举不可枚举高飞远举瞽言妄举飙发电举在此一举言扬行举管窥筐举超然远举轻徙鸟举知情 *** 。
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2)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千载难逢)、万紫千红(万水千山)
一目十行一心一意一五一十一刀两断一言为定一字千金一朝一夕一字之师一叶知秋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箭双雕三心二意三长两短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颜六色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五谷丰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万众一心成千上万万古流芳万紫千红五马 *** 万人空巷万马奔腾一言九鼎五十步笑百步
1.绝大多数是表示非确指的,只有极少数是表示确数,如:一字之师、二竖为虐、三纲五常、三足鼎立、三元及第、三从四德、三皇五帝、三姑六婆、四时八节、四大皆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七擒七纵、 *** 过海、九鼎大吕、十恶不赦,等等。
2.有的是表示“多”的意思,以含有“三、五、百、千、万”的部分成语最有 *** *** ,如接二连三、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九死一生、百炼成钢、百孔千疮、千方百计、千夫所指、千头万绪、万变不离其宗、亿万斯年,等等。
3.有的是表示“少”的意思,以含有“一”的部分成语最有 *** *** ,如一丝一毫、一毛不拔、一点一滴、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一知半解、一鳞半爪、三三两两、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等。
4.有的是表示“繁杂、凌乱”的意思,以含有“七、八”的部分成语更具有 *** *** ,如七零八落、横七竖八、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杂七杂八、七折八扣、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千头万绪,等等。
5.有的是表示强调突出,如一模一样、一丝一毫、独一无二、一清二楚、一干二净、一刀两断、一落千丈、五大三粗、九九归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战百胜、千真万确、万无一失,等等。
6.有的明显地含有贬义,以含有“三、四”的大部分成语更具有 *** *** ,如说三道四、不三不四、低三下四、丢三落四、朝三暮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欺三瞒四、调三窝四,等等。这些成语中的数字多少含有一点“是非好坏”或“这样、那样”等意思。
从这类成语的语法结构来看,其中的数字可以充当各种成分:
1.作主语,如:一了百了、一之谓甚、万无一失;
2.作谓语,如:言行不一、气象万千、人一己百;
3.作宾语,如:举一反三、杀一儆百、略知一二;
4.作定语,如:八面玲珑、百家争鸣、万象更新;
5.作状语,如:耳目一新、势不两立、三思而行;
6.作补语,如:低三下四、推三阻四、行百里者半九十。
另外,成语中的数字还有一定的修辞作用,它们可以构成多种修辞格。例如: 1.摹形;十字街头、八字打开; 2.夸张:入木三分,垂涎三尺; 3.紧缩:三姑六婆、三纲五常; 4.衬托:千钧一发,一本万利; 5.镶嵌:四平八稳,一干二净; 8.叠词:三三两两,千千万万; 6.顶真;一而再再而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7.同语:一物降一物,一是一,二是二;等等。
从容不迫、从天而降、从善如流、择善而从、无所适从、从长计议、
喜从天降、言听计从、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病从口入、从中作梗、
从轻发落、力不从心、何去何从、祸从口出、唯命是从、碍难从命、
各从所好、霞振云从、溯流从源、行不从径、弃恶从德、过从甚密、
投笔从戎、三占从二、凫鹤从方、不知所从、横从穿贯、怒从心生
降格相从、枝附影从、执意不从、枵腹从公、惟上是从、弃德从贼、
顺从其美、从俗就简、急处从宽、苟容曲从、从中斡旋、广谋从众、
审慎从事、舍经从权、委曲从俗、面从腹非、择祸从轻、杖履相从、
从一以终、配享从汜、降邪从正、善善从长、 *** 切从事、从令如流、
指顾从容、面从背违、从恶如崩、家道从容、文从字顺、从流忘反
响和景从、舍正从邪、从风而服、罪疑从轻、从容应对、以色从人、
胁从罔治、坚执不从、唯利是从、计合谋从、肩从齿序、云集景从、
合从连衡、从中渔利、退食从容、鸡 *** 牛从、云合影从、从善如登、
各从其类、面从背言、从容指顾、青州从事、悲从中来、随类相从、
应天从民、誓死不从、从俗浮沉、惟命是从、十部从事、祸从天降
三、带“应”字的成语有哪些
1、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2、从容应对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3、得心应手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4、桴鼓相应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5、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6、混应滥应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7、咎有应得罪过和灾祸完全是应得的。
8、口不应心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9、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10、临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11、其应若响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12、山 *** 上,应接不暇山 *** :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
13、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4、首尾相应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15、顺天应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16、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1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8、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 *** 彼此相互影响。
19、万应灵丹能治各种病的灵 *** 。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
20、心手相应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21、虚应故事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22、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23、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24、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25、因果报应因果:原因和结果。 *** 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6、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27、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28、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29、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30、应付自如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31、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32、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33、应时对景应:适合;对:相合。适合当时的情景。
34、应天顺人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35、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36、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37、鼋鸣鳖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
38、罪有应得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 *** 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39、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40、报应不爽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41、出门应辙犹出门合辙。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42、此呼彼应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43、得手应心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同“得心应手”。
44、东鸣西应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45、泛应曲当指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46、其应如响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47、慨然应允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48、连锁反应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49、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50、万应灵 *** 能治各种病的灵 *** 。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
51、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2、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53、声求气应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带应的成语和含有应字的成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