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的题(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阅读 ***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鱼米之乡的题的一些知识点,和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阅读 *** 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我国三大平原中,哪一个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 关于“鱼米之乡”的历史问题
  3. ...材料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
  4. 鱼米之乡什么意思
  5. 渔米之乡的渔是带三点水的渔吗

一、我国三大平原中,哪一个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1、我国三大平原中,享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

鱼米之乡的题(远古江南:最早的鱼米之乡阅读答案)-第1张图片-

2、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该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

4、解答:解:我国三大平原中,享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

5、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平原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二、关于“鱼米之乡”的历史问题

在过去2000多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移始终没有停止过。造 *** 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 *** 组织的强制 *** 、官员携家眷宦游定居、由天灾 *** 引起的自发迁徙等等,其中最后一种是比较普遍的。在历史上中原每一次较大的 *** 变动,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更大规模的三次流民浪潮分别发生在西晋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唐末和五代战乱、北宋靖康之变这些大动荡时期。西晋建立后,武帝司马炎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分取赋税,一些同姓王甚至统领 *** *** 。继武帝位的晋惠帝是个 *** ,皇后与皇太后展开争 *** 争,并引起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位诸侯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乂、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争夺皇位的混战,同室 *** 戈,骨肉相残,是为“八王之乱”。这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 *** 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 *** 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大量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 *** 到荆、湘地区,“时流人在荆州十万余户”,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 *** 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但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同伙史思明发动叛乱,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 *** ,少数民族驰骋中原,并趁唐朝边备空虚而大量内迁;唐末五代时期,少数民族与地方割据势力争权夺利,百姓生灵涂炭,家园被毁,只好背井离乡,到远离 *** 中心、相对 *** 的南方寻找安居之所。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根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中国第二次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之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1127年北宋的靖康之变及宋室南渡导致了中国第三次人口南迁 *** 。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使社会一直潜伏着“积贫积弱”的危机,辽、夏、金等少数民族 *** 对中原虎视眈眈。钦宗靖康二年(1127),在金军的强势攻击下,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靖康之变”。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宣布即位,建立南宋。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 *** 和民族 *** , *** 举族迁移,南方相对 *** 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荆湖、两浙等地,归于南宋。“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以至于“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到这时,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总的来说,这三次人口南 *** 是由战乱引起的;迁移的人数多,而且阶层广,从皇室贵族到僧尼农民;他们分散在湘浙、两广甚至海南等地。黄河流域本是中国的经济 *** 文化中心,也正因此而成为 *** 野心家争夺的焦点。对于每一次南迁浪潮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虽怀恋故土,但一旦享受到了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相对宽松的 *** 环境后,便在南方安心创业,繁衍生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与团结,衍生出有品味兼活力的江南文化;甚至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北方人口的融合也改善了中国人的遗传基因,使中国很早就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三、...材料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和“湖广

1、(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分布,故能得出西、东、南为山地围绕,东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洞庭湖7~9月与6月相比,湖水面积变小;湖区面积变小从降水、蒸发、河流汇入方面分析7~9月为副高控制,降水比6月大为减少;此时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干支流流域降水减少,汇入湖区水量少.

3、(3)长沙打造“国际稻都”的优势区位条件:农业大省,“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一位有产量优势,杂交水稻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用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科技优势,全省现有水稻加工企业1100多个-产业开发优势.

4、(4)“张家界地貌”即指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全世界发现仅此一处.峭立的岩峰、苍茫的 *** 、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三千峰林八百水”汇聚成神奇美妙的世界.明显的喀斯特地貌,且为山地峰林景观,故先沉积砂岩,后抬升成山,其后流水侵蚀城峰林.

5、(5)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多条河流从山区注入洞庭湖,水能资源丰富;故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6、故 *** 为:(1)西、东、南为山地围绕,东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7、(2)变小;降水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干、支流入湖水量少.

8、(3)种植区位优势(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为平原,水源充足);产量优势(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之一);科技优势(杂交水稻发源地,3%的耕地生产出6%的粮食);产业开发优势.

9、(4)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上升)--流水侵蚀;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

10、(5)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理由: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为动力指向 *** 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酸雨.

四、鱼米之乡什么意思

1、问题一:鱼米之乡的意思是什么“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2、问题二:鱼米之乡是什么地区释义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来历鱼米之乡是鱼米之乡

3、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示例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明・施耐庵《 *** 全传》第三十六回)

4、问题三:中国哪里称为鱼米之乡?中国的“鱼米之乡”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珠江三角洲,即广州-深圳-珠海三角洲,“稻米流脂蚕茧白,蕉稠蔗忙塘鱼肥。”说的就是这里。

5、二.洪湖的“鱼米之乡”之名源于那首歌:“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季野鸭和菱藕,秋收满舨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6、三.太湖平原、杭嘉湖平原包括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内。古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和“苏杭熟,天下足”的说法。

7、四.湖南,北枕长江,南邻广东,地处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通南北,俯简称“湘”。湘江之畔,鱼米之洲,湖南又被称之为“鱼米之乡”。

8、问题四:鱼米之乡指的是哪个省啊?江苏省

9、问题五:人们为什么说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求住 *** 江南是水乡,而有水就会有鱼虾,江南的空气又湿润,适合种植水稻。因此江南叫做玉米之乡~

五、渔米之乡的渔是带三点水的渔吗

1、“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2、【释义】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3、【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提到:“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4、【示例】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明·施耐庵《 *** 全传》第三十六回)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鱼米之乡 江南 远古 最早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