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大足竹席之乡的问题,以及和大足特色美食推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大足竹编概况
1、重庆大足,这片土地因丰富的竹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竹编艺术而享有“竹编之乡”的美誉。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 *** 3年),历史的痕迹在《路孔河水灾》的记载中显现,“栖篾簟千家,无举火之厨”,这句描绘的是当时大足竹席的普及,成为了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随着历史的推移,进入清代咸丰以后,大足的竹编工艺愈发兴盛,其产品不仅覆盖了省内众多市县,更是远销云、贵、湖、广等省份,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这种技艺的繁荣,体现了大足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3、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大足竹编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销售 *** 进一步扩大,不仅覆盖了国内的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西、河北、内蒙等地,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大足文化的重要 *** 之一。
二、三驱镇的乡镇概况
三驱镇位于重庆市大足区西部,距县城12公里,成渝高速公路40公里,处大——荣公路中心地段,与宝兴、多宝、季家、龙石四镇相连;气候属 *** 带温暖湿热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地形属浅丘带坝,幅员面积78.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58亩,林地面积28500亩,河道水库面积2620亩,总人口52200人,辖32个村,2个居委会。交通、通迅发达、物产资源丰富,以实施全面农网改造和 *** ,村村通公路;窟窿河纵贯全镇,有电灌站29处,水能发电站2处,盛产稻谷、小麦、玉米、红苕、柑桔、生猪、鸡、鸭、鹅、鱼、竹席、天然气等,是久负盛名的竹席之乡和小畜基地乡;有闻名世界的石篆山千佛岩摩岩造像,是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和古文化考察的好去处。三驱人民朴实勤劳,200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5元。场镇建设规范合理,市场活跃、繁荣;三驱被重庆市定为市级小集镇、建设试点镇;2001年实现商贸流通销售收入73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910万元。
三、重庆大足特产:大足竹编
1、重庆大足竹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花色繁多,工艺精湛,素有“竹编之乡”的美称。竹编工艺发达,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 *** 3年),大足申报《路孔河水灾》文中有“栖篾簟千家,无举火之厨”一语。
2、大足竹源丰富,竹编工艺发达,早在明崇祯十六年(1 *** 3年),大足申报《路孔河水灾》文中有“栖篾簟千家,无举火之厨”一语。簟即竹席,可见当时大足竹席已广为民用。清咸丰以后,其竹编业日兴,产品渐及省内许多市县和云、贵、湖、广等省。解放后,大足竹编有了很大的发展,销售区域扩大到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西、河北、内蒙等省区。
3、大足县常见的竹编制品,除大宗的青席、黄席外,还有晒席、斗席、围席、枕席、竹篮、竹囤、竹桌、竹椅、竹床、竹几、竹篓、竹包、竹扣、竹篦、竹帘、竹扒、竹笼、竹篆、竹罩、箩篼、提篼、背篼、鸳篼、筲箕、撮箕、簸箕、笔筒、蒸笼、锅盖、虾扒、亮罩、巴笼、刷把等,每一品种还分多种规格和花色。
4、它所用原料一般是生长3年左右的慈竹,这一时期的慈竹由于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具有坚韧柔软的特点。艺人们砍下慈竹,经过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经过编、绞、琐、 *** 、穿、扎、钉、套、扣等工艺技法,编织出一件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
5、1959年三驱织席能手李绪根、吴成周等,织“万字格”、“水波浪”、“木瓜心”、“滚绣球”、“长城图”和多种字画等精美图案花席,获四川省评比优质奖。
6、新中国后,大足竹编在当地 *** 的支持下,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1950年,全县产竹席40多万张,到1978年达到260多万张。 ***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 *** ,竹编经营变成多渠道经营,民间竹编产品的销量得到迅猛的发展,1991年,全县竹席年产量达400万张,在全国中产量占较 *** 例。
7、1959年三驱镇织席能手李绪根、吴成周等创造的“水波浪”、“木瓜心”、“长城图”和多种字画等精美图案花席艺术品,获四川省竹编艺术优质奖。近年来来随大足竹编产品美誉度的提高和扩大和大足石刻等旅游产业的开发,大足旅游业迅速发展,也促进了竹编产品产量的不断创新,花色新颖、图案精美的各种花样竹席、竹垫、帐帘等竹编产品,深受用户欢迎。
8、近年来,竹编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不断增大。大足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竹编产品的不断创新,花色新颖,图案清晰,美观大方的多种图式花席、枕套、帐帘、门帘、蚊帐、画屏、提包和公文包等,篾薄、条细、柔软可折叠,携带轻便,颇受用户欢迎。有的产品送展广交会获得好评,有的被中外游客视为珍品购买,显示了大足竹编业的美好前景。
9、大足三驱、铁山两镇和周边乡镇的许多农民,男女老幼皆会织席,两镇的产席量约占全县竹席总产量的60~70%,远销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安徽、山西、河北、 *** 等省市自治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