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泊湖 鱼米之乡水乡 - 之乡 -

鱼米之乡泊湖 鱼米之乡水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

很多朋友对于鱼米之乡泊湖和鱼米之乡水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鱼米之乡泊湖 鱼米之乡水乡-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洞庭湖地理知识点
  2. 大石乡的行政区划
  3. 鄱阳湖在哪里面积多大

一、洞庭湖地理知识点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 *** 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洞庭湖南近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在北纬27°39′~29°51′;东经111°19′~113°34′之间。

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另有资料指为四部分,还有一部分为大通湖)。

东洞庭湖位于华容县墨山铺、注滋口,汨罗市磊山,益阳市大通湖农场之间。滨湖的有岳阳市区(岳阳楼区、君山区)、华容县、钱粮湖农场、君山农场、建新农场、岳阳县,湖泊面积1327.8平方公里,(包括漉湖与湘江洪道)。1988年,东洞庭湖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洞庭湖-岳阳楼风景名胜区”。

南洞庭湖跨岳阳市境与益阳市之间,指赤山与磊石山以南诸湖泊,岳阳市境滨湖的有湘阴县、屈原管理区,湖泊面积 *** 0平方公里,界于东、西洞庭湖之间,主要有东南湖、万子湖和横岭湖。横岭湖位于湖南湘阴县北部,由大大小小24个常年 *** 湖泊和3 *** 季节 *** 洲土组成。

西洞庭湖,在益阳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诸湖泊,到20世纪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资料显示还有半边湖、大连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公里。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诸水自北注入,现有通外 *** 的河湖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环湖的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津市市、桃源县、临澧县、武陵区的平原区称为西洞庭湖区,有吴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积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经历代治理,西洞庭湖区的天然湖泊面积已缩减至520平方公里,能与东、南洞庭湖通流的湖泊,仅剩余目平湖、七里湖。

目平湖,东临赤山,南抵汉寿、沅 *** 丘,北联澧水尾闾和松虎洪道尾闾,西达西湖大堤。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目平湖因相传范蠡曾隐居赤山,曾称蠡湖。后人以其湖面广阔,"举目无际",改名目平湖,是西洞庭湖残存的更大湖泊,调蓄容积约21亿立方米。[11]总面积350平方公里,调蓄容积21亿立方米。松滋、虎渡河分泄江水泥沙含量大,北部淤积严重。1949~1988年,目平湖已平均淤高2米以上,32~33米高程的淤洲已达9万亩左右。当水位下降至31米时,沅澧水已不能通流,行人可从西湖垸涉湖上赤山。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线,西连澧水,距安乡县城8公里,是属半封闭型调蓄湖泊。面积约1700公顷,现有水面22300亩,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湖面水域宽阔,碧波万顷,水质清新,风景秀丽,且水位稳定,光照充足,水质硬度、碱度适宜,底层有机物质丰富,有利于氧化还原和物质循环,有利于水中资源生长,宜养、宜捕,为我国人工养殖高产天然湖泊之一。盛产青、草、鳊、鲫、鲢、鲤、鳜等优质鱼类和鳖、龟、鳝、珍珠等特种水产,可年产鲜鱼2000吨,鱼苗80吨,珍珠1.2吨。

津市西湖,位于津市市区以南约25公里处,原是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因筑堤分割而形成,包括彼此相连的毛里湖、西湖、杨坝当、哑河等,水面面积约40平方公里,5.71万亩,其中毛里湖33000亩,西湖17000亩,杨坝当3000亩,哑河4000亩,平均水深3.12米,湖岸长约220公里,是省内第二大内陆淡水养殖湖泊。该湖山水相连,风光秀丽,湖面大,附近无污染,水质清洁,深度适中,水位较稳定,水草及饵料资源丰富,属半封闭型水体,有一定的微流水,自然产鱼力强,为典型的营养型湖泊,素有"黄金水面"之美誉。湖内现有上乘鱼类品种75种,以鲢、鳙、青、草、鲤、鳊鱼为主,尤其是国内外市场紧俏的名贵水产如水鱼、鳜鱼、乌鳢、银鱼资源甚为丰富,年产鲜鱼600余吨。

七里湖,位于津市小渡口以下至石龟山,南抵嘉山,北临松澧大垸。总面积94平方公里。七里湖承纳澧水及松滋河西支来水,泥沙含量较大,湖床淤积十分迅速。1952年实测,湖底平均高程27.2米;1983年实测,平均淤高4.5米,更大淤高7.5米。调蓄容积由10亿立方米减至不足3亿立方米。为改善七里湖泄洪状况,澧县、津市曾数次疏治,但仍难挽救七里湖的渐次消亡。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县的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更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二、大石乡的行政区划

位于太湖县西南部,被称为太湖的“南大门”,为太湖、宿松、望江三县交界的结合部,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丘陵与湖泊相连,东南与望江接,西南隔湖与宿松相望,是一个粮棉兼作的农业大乡。大石乡辖大石岭村、西湖村、大明村、东湖村、五合村、文桥村、卓铺村、棠林村、田祥咀村9个行政村,一个渔业队,面积103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

大石岭村座落于大石乡人民 *** *** 、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大石岭农民武装-纪念碑高高耸立在村境内211公路之北,是一块红色热土。粮、棉、油、养殖业为支柱产业,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村内以211省道一横、南北两翼16纵的格局,总长约30余公里,交通方便。东邻望江与东湖村相连,南邻泊湖与棠林村、五合村相连、西与大明村相邻,北至大安山。距长江30余公里。有1302户,46个村民组48 *** 人。总占地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439亩,园、林5986亩,水面2360亩,交通占地670亩。

西湖村位于大石乡西泊湖之滨,三面环湖,与宿松隔水相望,全村辖23个自然村庄,30个村民小组,1148户,4578人,耕地面积7138亩。其中水田、2828亩,旱地4310亩,交通用地390亩,湖汊2000余亩,水塘663亩,山场1070亩,未利用土地1500亩,居民点用地1570亩,是一个以粮、油、棉、种植、禽畜、水产品养殖为一体的农业大村,素有鱼米之乡美誉。

大明村坐落于太湖县南端,大石乡 *** 西侧,与徐桥镇毗邻,省道太华线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约7.66平方公里,所辖24个村民小组,1026户,4051人,总耕地面积7015亩(其中水田2817亩、旱地4198亩),山场面积2416亩,水面300亩,全村外出务工人数1800余人。

东湖村位于大石乡东南角,东与望江接壤,南面濒临泊湖,西与棠林相邻,北与文桥相邻,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全村辖25个村民组,774户,总人口3111人;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77.6亩;其中水田1275亩。旱地1602.6亩,山场1206.5亩,可养水面550亩,是大石乡重要的粮油棉,生猪,水厂品生产基地。

五合村位于大石乡西南部,东临棠林村,北邻大石岭村、大明村,西边为西湖村,南面是泊湖,号称“泊湖鱼米之乡”。村址金谷岭历史上曾是沿湖水产品运往徐桥镇的必经之地,是人口、经济、文化中心。1958年取名为“五合高级社”,19 *** 年改称“五合大队”,1984年恢复村名。全村地域面积为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800亩,水面面积1300亩。五合村共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49户人家,人口总数为2239,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首批先进村。

文桥村座落于大安山南麓,是大石的东大门,又是大石岭农民 *** 武装- *** 所在地,东与望江县长岭镇毗邻,太华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15个村民组,918户,3600人口。占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其中可耕面积5188亩,山场3 *** 4.8亩。拥有两座小二型水库及60余口当家塘,可养殖水面1146.5亩,全村年人均纯收入4068元。

卓铺村位于太湖县东南部,属称太湖县南大门,与望江县相毗邻,濒泊湖与宿松县隔湖相望。村域面积6.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601户,2325人,0 *** 员78名;耕地面积3453亩,水面10000余亩,是粮、油、棉、水产主产区。

棠林村,位于太湖县东南部,紧邻泊湖,是一个以粮油棉为主农业村,18个村民小组3100人, *** 员115人,村民 *** 42人,715户,全村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0亩,山林面积120亩,开发租水面520亩,大型养猪场2个,年出栏牲猪5000头,产值900万元,服装加工厂2个,就业人员近40人,养鸡养豚专业户5户,年 *** 鸡豚10万羽,外出务工人员近1000人,农业收入、副业收入及其他收入2仟多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

田祥咀村地处泊湖之滨,太湖县最南端。三面环水,北与本乡棠林村接壤,南与宿松隔湖相望,码头公路因直达本村田咀码头而得名。全村总面积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00亩,可养水面40000亩,辖22个村民组,3620人。村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共有 *** 员105人。水面养殖与油棉种植系全村支柱产业,属典型的“鱼米之乡”。

340825200:~200文桥村~201田祥咀村~202西湖村~203棠林村~204大明村~205五合村~206卓铺村~207东湖村~208大石岭村

三、鄱阳湖在哪里面积多大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鄱阳湖面积约为3841平方公里。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的季节 *** 湖泊。湖区面积水平3150平方公里,高水平4125平方公里(20米)。但是,当水位较低(12米)时,只有500平方公里。根据2008年水文资料,当水位为22.59米时,湖面面积为4070平方公里。

鄱阳湖主要由赣江、秀河、新疆河、饶河、抚河组成。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附近自南向北流入长江。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保护水源、改善当地气候、维护周边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盆地的汇水中心。它只连接湖口和长江。它控制着流域和长江之间的水量平衡。该湖年平均径流量为159亿立方米。它不仅接受来自流域五条河流的水,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接受来自长江的水。

在都昌县周溪镇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湖洲上,西北有王家山、鹞嘴山、狮子山、座山、石 *** 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山下有横港河,城北面临鄱阳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1平方千米。

据汉 *** 载,鄡阳建县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系豫章郡18县之一,南朝宋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废置。历时600余年,因彭蠡湖水淹蚀,鄡阳城遂沉迹湖中。该城址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位于都昌县城西北17千米的鄱阳湖东岸,与星子县城南康镇隔湖相望,南北直线相距7千米。该庙始建于唐朝,构筑于西山南麓7米多高的石台上,负山临湖,依势而构。

相传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后,敕封该庙为“鼋将军庙”,后作“元将军庙”。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加封为“显应元将军庙”,太平天国时期被毁,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大修,更名为“定江王庙”。

位于永修县吴城镇北部,为赣江和修河的入湖汇合处。亭始建于晋代,今存 *** 初年建筑,登亭远眺,天水一色,舟楫奔驰,景色极佳。望湖亭又名望夫亭,相传元末陈友谅驻兵吴城镇,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其爱妃娄玉贞聪明机敏,为陈献上克敌妙计,并嘱其胜则扬旗击鼓而归,败则偃旗息鼓而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鄱阳湖

关于鱼米之乡泊湖和鱼米之乡水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鱼米之乡 水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