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陇南中国橄榄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橄榄核雕刻之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甘肃陇南特产:武都油橄榄
油橄榄是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栽培品种有较高食用价值,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油橄榄油,为著名 *** 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国家,希腊、意大利、 *** 、西班牙为集中产地。
1975年,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的陇南市武都区开始引种油橄榄,当时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范围内进行试验栽培。经过40余年的探索实践,全区油橄榄面积达到30万亩,保存面积约 *** 国的60%,橄榄油产量占93%,成为中国更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部分果园挂果和出油率高于地中海。
武都区是中国境内油橄榄更佳适宜种植区之一,是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属北 *** 带半湿润气候向暖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生物垂直分布明显,资源品种多样富集,有“陇上江南”之称。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 *** 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长结实条件。这一区域除雨型不同、年降雨量偏少外,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等要素都与世界油橄榄主产区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合适的气候土壤条件及种植传统,武都油油橄榄产量高,含油率高,所产橄榄油产品荣获中国林产品博览会和甘肃省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金奖。
武都区种植的油橄榄品种包括佛奥、莱星、皮削利、九峰6号、戈达尔、皮瓜尔、阿斯、鄂植8号、配多灵、科拉蒂拉、格罗莎、中山24号、城固32号等。
武都橄榄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民 *** 《关于将武都橄榄油列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申请》(武政报12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角弓、石门、两水、坪垭、城郊、城关、东江、汉王、桔柑、透防、三河、外纳、玉皇、郭河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经油橄榄直接压榨出来的汁液橄榄油,是一种天然优质的食用植物油,其营养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具有营养保健功能,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同时,橄榄油又是优质的工业用油,广泛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医 *** 、化妆品、肥皂、精密仪表等工业部门。
油橄榄果实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 *** 、以及菌痢,具有独特的 *** 用价值,其各种加工产品具有食用、护肤以及保健功效。
武都油橄榄果实单重为0.98—6.29克,果肉含量为70.63%—83.90%,含水量为51.59%—71.27%,果形指数为1.34—1. *** ,各品种间的果重和果形参数存在显著 *** 差异;果肉干基油脂含量在43.44%—57.50%之间,主要脂肪酸含量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果实中总叶绿素含量为47.74—191.39微克/克,类胡萝卜素为9.75—50.25微克/克;果实纯水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较60%乙醇提取物中的高,而后者的总多酚和总皂苷含量较纯水提取物高,各品种果实黄酮、多酚和皂苷的含量总体差异较大。
武都油橄榄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中国真正引种油橄榄,不过几十年的历史。
1963年, *** *** 到阿尔巴尼亚访问时详细了解油橄榄的一些情况后,决定引种,并分布在十六个点进行试种,武都区并不在此之列。
19 *** 年初,阿尔巴尼亚 *** 向中国赠送的1万株油橄榄树苗,更先是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湖北等地进行了试种,但生长状况并不理想。
1975年,为了响应时任甘肃省委 *** *** 的号召,武都汉王镇的罗永祥首先种植了12亩186株油橄榄,并于之后建起了种植园。
1986年,也就是建园以来的第七年,汉王林场的油橄榄终于开始挂果。
*** ,武都橄榄油迎来了之一次丰收,当年采摘油橄榄鲜果1万多公斤。
1988年,武都油橄榄在汉中榨油时被中国林科院邓明全教授发现,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经实地考察,发现国内许多地方表现不佳的油橄榄却在武都长势良好。
*** 年初,林木育种学家、杨树及油橄榄专家徐纬英教授在邓明全研究员的陪同下,踏上了武都大地,经过多次反复考察论证,确认武都区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是全国油橄榄更佳适生区,全区19个乡镇420个村可栽植油橄榄的面积在50万亩左右。
1990年,武都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建设启动。历经三年,栽植佛奥、莱星、皮削利、皮瓜尔等18个品种 *** 0株。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油橄榄产量远远高于国际橄榄油理事会产量标准,达到了地中海高产水平。其中有七个品种比地中海原产地早挂果4年,开创了油橄榄在中国种植4年结果的新纪录。
虽然油橄榄在武都试种取得很大成功,但是当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真正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到1997年,武都油橄榄种植也仅有1320亩。尽管如此,武都依然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
1998年,国际橄榄油理事会绘制的《世界油橄榄分布图》上,之一次标上了中国的名字,武都区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被划分为一级适生区。
2000年,国家计委将武都列为“山区经济产业化油橄榄示范项目县”,投入资金900万元进行基地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自此,武都区掀起油橄榄产业开发热潮。
2012年,武都区制定 *** 了《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和《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整合发改、扶贫、林业、水利、交通等各类涉农资金,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鼓励能 *** 户和企业承包、租赁集体荒山、荒坡、荒滩,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大力发展油橄榄,实现适宜区全覆盖。
2013年2月9日早晨,时任 *** *** 的 *** 在前往舟曲看望群众,路过武都时专程考察了武都区油橄榄产业,鼓励武都干部群众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继续努力,做大做强中国油橄榄产业。
武都区不仅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还鼓励油橄榄加工企业与农户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合作建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油橄榄产业发展基金,结合第二轮退耕还林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能 *** 户和企业承包荒山荒坡、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油橄榄示范园,发展壮大油橄榄基地面积。全区油橄榄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43万亩。
2017年,武都橄榄油在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业博览会和第12届中国(北京)国际食用油及油橄榄展览会上,荣获“中国橄榄油卓越品质奖”,武都区油橄榄企业共获得16个奖项。
2017年4月份,武都橄榄油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国际特级初榨橄榄油大赛上荣获大赛银奖和铜奖。
2017年5月份,武都橄榄油在美国纽约举办的国际橄榄油大赛上,特级初榨橄榄油从27个国家选送的910份橄榄油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这是中国引种油橄榄50多年来,首次参加国外举办的国际初榨橄榄油大赛并连续获奖。
2020年7月27日,武都油橄榄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二、国内最适合发展油橄榄的区域在哪里
国内最适合发展油橄榄的区域在陇南市武都区。武都境内海拔667-3600米,年均气温14.7℃,属北 *** 带半湿润气候。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 *** 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长结实条件。这一区域除雨型不同、年降雨量偏少外,其它要素都与世界油橄榄主产区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1988年经中国林科院徐纬英、邓明全等专家教授实地考察试验,确认武都区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是全国油橄榄更佳适生区,全区22个乡镇420个村可栽植油橄榄的面积在50万亩左右。
纬度最适合:白龙江河谷与油橄榄原生地小亚细亚、橄榄油主产区地中海沿岸国家同处于北纬33度一带,同属于橄榄油黄金生产带。
土壤最适合:白龙江河谷两岸山坡地及冲积扇,砂石黄土混合 *** 腐殖土,中 *** 偏碱,富含 *** 必需微量元素,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宜于油橄榄树生长。
降水最适合:陇南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年均降水600毫米,降水集中的3、5、7、9月,正是油橄榄的花蕾分化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
气候最适合:武都区白龙江河谷气候温润,年均日照1911小时,年均气温16.5度,年均空气湿度60%RH,春早冬短,每年冬天十多天的零下4度左右低温,与油橄榄花蕾催生期吻合,自然花繁果盛。
环境最适合:陇南武都白龙江河谷处于青藏高原东缘、西秦岭余脉、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和岷山之间,方圆200公里因山大沟深保持着环境的原生态,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优质水资源保护区……栖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大鲵……2015年大熊猫两次出现在茶园、橄榄园,这里出产的橄榄油必然天生好品质。
地理最适合:陇南武都白龙江河谷属中国南北气候交汇区,南北文化交融区,南方人宜居,北方人羡慕,此地生产的橄榄油,自然具地方特点,与它地之油不同,就象中 *** 的 *** *** ,不偏不倚,具中和之资,最为养人。
三、陇南属于哪里
陇南属于甘肃省,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 *** 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 *** 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北 *** 带包括康县南部、武都南部、文县东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浅山地区。在这一带有全市两个热量高值区,一个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浅山区,年平均气温在2~14℃≥10℃的积温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耕地面积约30万亩,占全市地总面积的6.7%,属一年两热农业区。另一个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气温10—12℃,≥10℃积温3500—4000℃,耕地面积约为17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8%,为两年三熟农业区。
暖温带包括全市的中部、东部及南部的广大地区,海拔在1100--2000米之间,≥10℃的积温2100—4000℃,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间,耕地曲积约15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3%,为二年四熟农业区。
中温带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是宕昌、西和县大部,武都区的金厂、马营、池坝,礼县的下四区等区域。这一区域诲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积温小于2100℃,年更低气温在-20℃以下,耕地面积约100万亩左右,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2.2%,为一年一熟、三年两熟农业区。
陇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体差别和区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
本地域包括徽成盆地的成县、徽县、两当县三县全部。西秦岭分为南北二支伸入本区域,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凹、长槽形断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北部系北秦岭断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为浅切割中山区,地势平缓,浅山已垦殖为农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良好。南边系南秦岭地垒式山地,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对高差500~1000米左右,为中切割中山区。中间系缓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坝地散布于山丘之间,土厚水丰,历史上就是粮食的集中产地。
本区域系南秦岭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东延部分相互交错地带,包括康县、武都区、文县全境,海拔大多在900~ *** 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处于北纬33度以南,属 *** 带边缘区。这一区域因山势较高、沟壑纵横,高山河谷交错分布,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土层较薄,石块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气候条件好,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暖温带和北 *** 带的气候,既能生产粮食,也是纹 *** 、当归、红芪、油橄榄、茶叶、大红袍花椒等名贵 *** 材和稀有树种的理想适生区。
本区域包括宕昌县、礼县、西和三县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间,谷峰相对高差300~500米不等。宕昌县哈达铺、理川、南阳一带,礼县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西和县漾水河及其支流两岸等地屑浅丘陵黄土梁峁地形,相对高差小,地势平缓,河谷开阔,土地连片面积大,有许多山间 *** 原分布,西礼盆地就在其中。西汉水下游山陡谷狭,山地、旱地较多,土地较为分散,但耕地较多,有大面积的草地和土地资源可开发利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陇南中国橄榄之乡和橄榄核雕刻之乡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