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乱的成语?形容混乱的四字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3

大家好,关于表示乱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形容混乱的四字成语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表示乱的成语有什么
  2. 有关乱的成语
  3. 表示情况混乱的成语

一、表示乱的成语有什么

2、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3、杂乱无章: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5、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6、千头万绪: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7、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8、头足倒置: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9、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10、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11、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12、杂乱无序: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二、有关乱的成语

2、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回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3、杂答乱无章: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5、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6、千头万绪:绪:丝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7、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8、头足倒置: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9、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10、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11、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12、杂乱无序: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关于“乱”的成语有乱蝶狂蜂,乱臣逆子,乱臣贼子,乱点 *** ,乱极思治,乱极则平,乱箭攒心

【拼音】: kuáng fēng luàn dié

【解释】:飞舞的蝴蝶和蜜蜂。比喻浪荡子弟。

【出处】:宋·吕本中《春日即事》:“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拼音】: luàn chén nì z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而犹或及身而复国,或至子而锡土。”

【举例造句】:载垣、端华、肃顺等乱臣逆子,伤乎理,违乎易,所拟年号‘祺祥’二字,不吉不利,群议之,则废。

【拼音】: luàn chén zéi zǐ

【解释】: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举例造句】: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拼音】: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解释】: *** :鸟名,常比喻夫妻。使夫妇互易错配。也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唐帝乱点 *** 的,把几个女子赐与众臣配偶,不但男女称意,感戴皇恩。”

【举例造句】:硬作月老,乱点 *** ,使慧梅终身有恨。

【解释】:社会 *** 到了极点,人民一心向往太平。

【出处】: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四:“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举例造句】:当时人心归附,乱极思治,总道是天下大定,从此好安享太平,哪知他外强中乾,受制帷帟,阿么炀帝小名。蔡东藩《南北史演义》之一回

蓬首垢面】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鬓乱钗横bìn luàn chāi héng

出处:宋·王安石《扇子词》:“青冥风霜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

意思: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兵荒马乱bīng huāng mǎ luàn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意思:荒、乱:指社会秩序不 *** 。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病急乱投医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意思: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意思: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钗横鬓乱chāi héng bìn luàn

出处:宋·王安石《扇子词》:“青冥风霜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

意思: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意思: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犯上作乱fàn shàng zuò luàn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意思:犯:干犯。封建 *** 者指人民的反抗、 *** 。

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 *** 通》:“……徇日,方寸不乱。”

意思: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 *** ,方寸乱矣。”

意思: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意思: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 *** 神之事。

出处:《朱子全书·学》:“宜于日用之间,稍立课程,不要如此胡思乱量,过却子也。”

意思: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意思: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欢蹦乱跳huān bèng luàn tiào

意思: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意思:形容家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

快刀斩乱麻kuài dāo jiǎn luàn má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意思:比喻做事果断,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

匡乱反正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意思: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意思: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乱点 ***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 *** 谱》。”

意思: *** :鸟名,常比喻夫妻。使夫妇互易错配。也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乱箭攒心luàn jiàn cuán xīn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 *** 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意思: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意思: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 *** 词话》之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乱琼碎玉归来。”

乱世英雄luàn shì yīng xióng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意思:乱世: *** 的不 *** 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意思: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破鼓乱人捶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意思: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意思:成群的魔 *** 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 *** 舞台上猖狂活动。

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

意思: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 *** 的恶劣行径。

出处: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手忙脚乱shǒu máng jiǎo luàn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意思: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天花乱坠tiān huā luàn zhuì

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表示乱的成语?形容混乱的四字成语-第1张图片-

意思: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出处:《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 *** 人,公卿皆 *** 禄,无有忠方者。”

意思: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出处: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意思: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小不忍则乱大谋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意思: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意思: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出处:元·五实甫《西厢记》之一本第二折金圣叹批:“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

意思: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之一本之一折:“似这般可喜 *** 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意思: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意思: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意思: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意思: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意思: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 *** 溃败逃窜。

出处:《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 *** 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意思:春秋时鲁国的 *** 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 *** 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读音】:zá luàn wú zhāng

【解释】: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例句】: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叶圣陶《一桶水》

【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郭沫若《 *** 春秋· *** 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

【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狠藉。”

【例句】: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八回

【解释】: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出处】: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 *** ,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

【解释】:指行走不稳,身不由主。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

【出处】: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例句】:子期使侍卫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卫东倒西歪,二人径入殿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释义]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内

[语出]清·文康《儿女容英雄传》:“把山东的土产;拣用得着的;乱七八糟都给带了来了。”

[反义]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有条有理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定语、补语。

三、表示情况混乱的成语

1、乱七八糟——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2、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版混乱

3、人仰马权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4、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5、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6、杂乱无章——章:条理。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7、七零八落零七八碎支离破碎七颠八倒

8、【白黑不分】: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9、【兵戈抢攘】:兵戈: *** ,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10、【兵戈扰攘】:兵戈: *** ,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1、【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 *** 。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12、【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13、【兵相骀藉】:骀藉:践踏。 *** 在混乱中互相践踏。

14、【拨乱反正】: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5、【拨乱反治】: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6、【拨乱返正】: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7、【拨乱为治】: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8、【不知所言】: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19、【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0、【沧骸浚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 *** 混乱,社会动荡。

21、【朝出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22、【朝行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23、【趁哄打劫】: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24、【除残去乱】:铲除残虐的坏人,消除混乱的局面。

25、【盗贼蜂起】: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26、【颠倒错乱】: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27、【多梳发乱】:梳理过多,反而会把头发弄乱。比喻想得太复杂,反而引起思路混乱。

28、【返正拨乱】: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29、【 *** 】:粉饰:涂饰表面。把 *** 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30、【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31、【红紫乱朱】: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32、【狐裘尨茸】:用以比喻国政混乱。尨茸,蓬乱的样子。同“狐裘蒙戎”。

33、【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乱。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

34、【狐裘蒙茸】: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同“狐裘蒙戎”。

35、【晦盲否塞】: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36、【昏天暗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 *** 混乱。同“昏天黑地”。

37、【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 *** 混乱。

38、【浑水摸鱼】: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39、【混水捞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同“混水摸鱼”。

40、【混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41、【混淆黑白】: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42、【混造黑白】:故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43、【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44、【禁暴正乱】:禁:制止。正:纠正。抑制***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 *** ,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

45、【禁暴止乱】:禁:制止;暴:***;止:制止,平息;乱:混乱。抑制***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46、【禁乱除暴】:禁:制止;乱:混乱;暴:***。抑制***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47、【救乱除暴】:救:拯救;除:铲除。禁除 *** ,治理混乱的局面。

48、【匡乱反正】: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49、【礼烦则乱】:礼仪繁琐势必导致混乱。

50、【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51、【乱世英雄】:乱世: *** 的不 *** 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52、【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53、【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54、【迷迷糊糊】: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55、【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56、【七零八散】:形容非常零散混乱。

57、【齐梁世界】:齐、梁是六朝时的两个王朝,因为 *** *** ,故 *** 时间短暂。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58、【前言不搭后语】:说的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59、【前言不答后语】: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60、【世事纷扰】:纷扰:纷乱。形容社会情况混乱。

61、【乌烟瘴气】: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 *** 。

62、【五里云雾】:令人迷惑的 *** 或混乱, *** 恍惚、不明 *** 的境界。

63、【淆混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淆乱是非】: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65、【心慌撩乱】:心里慌张忙乱,心绪混乱。

66、【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67、【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 *** 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 *** 下来。

68、【一塌胡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69、【一塌糊涂】:糊涂:混乱。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70、【一榻胡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71、【一团糟】:非常混乱、不整齐、肮脏。

72、【一纸糊涂帐】:内容混乱,根本无法算清楚的帐目。比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

73、【以假乱真】: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74、【阴错阳乱】:使阴与阳相互错乱。比喻颠倒黑白,人伦混乱,道德失常。

75、【匝地烟尘】:匝地:遍地;烟尘:烽烟和 *** 上扬起的尘土。到处都能看到烽烟和 *** 上扬起的尘土。形容兵荒马乱的混乱景象。

76、【皂丝麻线】:皂:黑。黑色的丝线与白色的丝线搀杂在一起。比喻不清不白,关系混乱。

77、【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78、【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79、【整顿乾坤】:乾、坤:八卦中的两个卦名,指天和地。指整顿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应有的秩序,社会趋于 *** 。

80、【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81、【政庞土裂】:庞:庞杂;裂: *** 。政策杂乱,国土 *** 。指 *** 混乱, *** 割据。

82、乱七八糟、一塌糊涂、手忙脚乱、惊惶失措、语无伦次

83、一、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

84、【解释】: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85、【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86、二、一塌糊涂 [ yī tā hú tú ]

87、【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88、【出自】:郭沫若《 *** 春秋· *** 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 、三、手忙脚乱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90、【解释】: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91、【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译文】:说:‘为什么是境中的人?’老师说:‘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93、四、惊惶失措 [ jīng huáng shī cuò ]

94、【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95、【出自】:唐朝李百 *** 《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96、【译文】:孝友临刑时,不知怎么办才好,晖的脸色却还像往常一样。

97、五、语无伦次 [ yǔ wú lún cì ]

98、【解释】:伦次:条理。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99、【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七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

100、【译文】:古人的律诗,也是一种文章,有的人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而意思像是连起来一样。

101、白黑不分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102、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专今贤不肖浑淆,属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103、兵戈扰攘兵戈: *** ,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04、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105、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 *** 。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106、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107、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108、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109、拨乱反正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10、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111、拨乱反治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112、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之一折:“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113、争先恐后乱七八糟杂乱无章倒三颠四

114、【释义】: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115、眼花缭乱龙飞凤舞一塌糊涂鱼龙混杂心乱如麻乱七八糟求采纳哦\(^o^)/~

116、一片狼藉、七零八落、凌乱不堪、乱七八糟、七颠八倒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人多手乱

117、物品混乱:一片狼藉、七零八落、凌乱不堪、乱七八糟、七颠八倒

118、内心混乱: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乱如麻、心乱如麻、心神不宁

119、动作慌乱:手忙脚乱、坐立不安、颠三倒四、手足无措、手足失措

120、人员混乱: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人多手乱

121、⑩比喻“情况混乱”的成语有哪些

122、人喧马嘶、乌烟瘴气、杂乱无章、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四字 成语 混乱 形容 表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