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话的成语(形容人说话的四字词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有关说话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形容人说话的四字词语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跟口有关的成语
  2. 与讲话有关的成语
  3. 与说话有关的成语有那些

一、跟口有关的成语

跟口有关的成语及其相关信息如下:

2、口蜜腹剑:嘴上甜言蜜语,心里却有害人之意。

3、口是心非: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常用于虚伪的人。

4、口齿伶俐:形容说话清晰、流利,用于聪明能说会道的人。

5、口干舌燥:形容非常口渴,急需水源补充。

6、口诛笔伐:用言语或文字指责、批判。

7、口耳相传:通过口头传播,代代相传。

8、口无遮拦:说话直率,不加掩饰。

10、口含天宪:比喻拥有极大的权威。

11、口血未干:约定或承诺刚达成不久。

12、口中雌黄:指说话不实, *** 。

13、口角春风:形容说话温和、和善。

14、口传心授:通过口头教导,传授知识或技艺。

15、口含珠玉:形容言辞优美、文采飞扬。

16、口惠而实不至:只说空话,不付诸行动。

有关说话的成语(形容人说话的四字词语)-第1张图片-

17、口吻生花:形容说话动听,富有感染力。

19、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绵不断,没有停顿。

20、口舌之快:指言辞敏捷,反应迅速。

21、口含金钥匙:比喻说话有分量,能解决问题。

22、口中如嚼蜡:形容说话枯燥无味。

23、口吐莲花:形容言辞优美,富有诗意。

24、口舌之争:指言语上的争执或辩论。

25、口无择言:指说话慎重,不轻易开口。

26、口若悬河,声如洪钟:形容说话声音洪亮有力。

28、口舌生花:形容言辞巧妙,富有说服力。

29、口舌如簧:形容言辞巧妙,能言善辩。

30、口含银匙:比喻说话有分量,能解决问题。

二、与讲话有关的成语

捕风捉影、侃侃而谈、少言寡语、夸夸其谈、出言吐语、闲言碎语、不言不语、窃窃私语、

尖酸刻薄、结结巴巴、慢条斯理、吞吞吐吐、自圆其说、言颠语倒、单刀直入、附耳低言、

喋喋不休、面面相觑、开门见山、妙语连珠、口出狂言、出言不逊、尺水丈波、鹦鹉学舌、

口干舌燥、头头是道、说一不二、直言不讳、千言万语、沉默寡言、唠唠叨叨、察言观色、

旁敲侧击、轻言软语、切切私语、期期艾艾、言而不信、油腔滑调、对牛弹琴、天花乱坠、

喧哗嚷嚷吵吵喊叫呼唤讥讽咒骂漫骂说话谈话讲话叙述陈述复述申述说明

声明讲明谈论辩论议论讨论商谈哈谈商量畅谈商讨话语呓语梦话怪话黑话

谣言谰言恶言狂言流言巧言忠言疾言傻话胡话俗话废话发言婉言危言谎言

直言预言诺言诤言说理说服略说评说怒斥驳斥批驳 *** 诅咒传播夸赞奏禀

谈论讨论辩论叨咕告诉商量商谈商榷讲述叙述申诉申辩讥讽讽刺陈述吵吵

训诫训斥歌颂反驳批驳讲解洽谈抒发抒情发言讲话议论蛊惑发动煽动诱导

劝说唠叨嘟囔回答辩解嘀咕唠喀调侃忽悠吹牛拍马鼓吹喧哗讲话劝告讲解

侃侃而谈抄、少言寡语、出袭言吐语、闲言碎语、夸夸其谈等。

一、侃侃而谈 [ kǎn kǎnér tán ]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二、少言寡语 [ shǎo yán guǎ yǔ ]

出处: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二章:“在苗文珍的眼里,潘翠枝的少言寡语,温柔娴静,是内心里安宁的反映。”

三、出言吐语 [ chū yán tǔ yǔ ]

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四、闲言碎语 [ xián yán suì yǔ ]

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出处: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五、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头头是道、娓娓而谈、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呶呶不休、哑口无言、反唇相稽、理屈词穷

成语解释: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成语出处:唐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成语解释: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成语解释: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成语出处:五代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成语解释: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成语拼音: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语解释: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⑹与说话有关的词语(四个)成语

不加思索,读音是bù jiǎ sī suǒ。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不言不语,读音是bù yán bù yǔ。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颠三倒四,读音是diān sān dǎo sì。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急不择言,读音是jí bù zé yán。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娇声娇气,读音是jiāo shēng jiāo qì。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金人三缄,读音是jīn rén sān jiān。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加油加醋,读音是jiā yóu jiā cù。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三、与说话有关的成语有那些

1、〖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2、〖解释〗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3、〖解释〗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4、〖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5、〖解释〗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6、〖解释〗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7、〖解释〗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8、〖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9、〖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10、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11、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12、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13、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14、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15、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16、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 *** 会出来。

17、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18、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19、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20、言、语:说话。自己跟自己低声嘀咕。

21、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22、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形容处事精明狡猾。

23、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24、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25、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26、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27、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关于有关说话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四字 说话 容人 成语 词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