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贫困的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有关贫穷的成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形容生活贫困的成语
1、[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2、[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3、[食不充饥]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4、[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5、[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6、[典妻鬻子]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7、[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8、[糠豆不赡]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9、[鹑衣鷇食]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10、[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11、[饥寒交至]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12、[饥寒交凑]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13、[牵萝补屋]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14、[掣襟露肘]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15、[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16、[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17、[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18、[衣不蔽体]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19、[贫困潦倒]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20、[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21、[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22、[贫贱不移]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23、[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24、[饥不择食]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25、[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6、[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27、[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 *** 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 *** 呼号的饥民。
28、[左支右绌]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二、形容生活贫困的成语有哪些
1、无衣无食——没有衣物和食物,形容生活艰难、家境贫寒。
2、卖儿鬻女——鬻:卖。指生活无依, *** 卖掉自己的女儿。
3、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4、乞哀告怜——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5、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 *** 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 *** 呼号的饥民。
6、挨饿受冻——挨:遭受。遭受饥饿与寒冷侵袭。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7、两手空空——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8、家贫如洗——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形容极度贫穷。
9、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10、家徒四壁——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11、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12、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13、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14、贫病交加——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15、一贫如洗——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16、缺吃少穿——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17、饔飧不继——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8、一穷二白——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19、艰难竭蹶——竭蹶: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伸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生活艰难。
20、衣单食薄——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21、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2、聊以卒岁——聊:勉强;卒:终;岁:年。勉强地度过一年。
23、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24、茹苦含辛——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25、含辛茹苦——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26、流离失所——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形容生活艰难
27、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28、挨冻受饿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29、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30、挨饿受冻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31、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32、出处:《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33、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一百八回:“我从十几岁上,拿了一双白手空拳,和吴继之两个混;我们两个向没分家,挣到了一百多万。”
34、白屋寒门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35、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36、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37、出处:宋·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一言悟主心犹壮,百巧成穷发自新。”
38、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9、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40、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41、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42、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 *** ,囊中不名一文。”
43、不直一钱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 *** 或品格卑下。
44、出处: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45、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 *** 或品格卑下。
46、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47、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48、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之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穷窘,朝趁暮食。”
49、掣襟露肘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50、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露肘。”
51、赤贫如洗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52、出处:《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53、鹑衣鷇食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54、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养济院》:“籍名收养,多至数千馀人,岁费当若干!此外,又有舍饭,而鹑衣鷇食,扶携颠连,号呼衢路者,犹然在也。”
55、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56、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57、典妻鬻子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58、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
59、 *** 乏术术:法术, *** 。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更好的 *** 筹集钱财,解决贫困。
60、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朋僚函札·王有龄来函之二》:“民困滋深,饷源已竭, *** 乏术,忧心如焚。”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 *** 无术。”
61、 *** 无术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更好的 *** 筹集钱财,解决贫困。同“ *** 乏术”。
62、出处:明·徐光启《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只今辽左用饷不赀,司农束手,臣又一一求多,实是 *** 无术。”
63、独坐愁城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65、分文不名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66、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67、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68、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不仰慕之。”
69、甘贫守分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70、寒酸落魄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71、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72、环堵萧然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73、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74、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75、饥寒交凑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76、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77、出处: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78、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79、饥寒交至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80、济困扶危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81、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82、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83、家徒壁立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84、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85、家徒四壁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86、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87、金尽裘敝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88、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荆棘塞途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90、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91、糠豆不赡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 、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93、出处:《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94、傫如丧狗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95、出处: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 *** 相失,孔子 *** 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96、落魄不羁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97、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实之莆人,登甲科,甚有文名,落魄不羁。”
98、囊空如洗口袋里空得象洗过一样。形容口袋里一个钱也没有。
99、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100、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小人投人不着,囊匣如洗,无面目还乡。”
101、出处: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102、贫贱不移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103、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4、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105、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06、贫贱之知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同“贫贱之交”。
107、贫困潦倒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108、牵萝补屋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
109、出处:唐·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110、樵苏不爨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111、出处:三国魏·就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 *** 之过闵子。”
112、樵苏失爨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非常贫困。
113、出处: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十二:“冠栉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淡。”
114、清锅冷灶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115、清灰冷火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116、清灰冷灶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
117、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18、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119、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120、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1、穷途潦倒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同“穷愁潦倒”。
122、裙布荆钗以布作裙,以荆代钗。比喻贫困。同“钗荆裙布”。
123、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贵贱,不可概论。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
124、人微言贱犹言人微言轻。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125、出处:宋·曾巩《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贱,不能上动。”
126、人微言轻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127、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128、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129、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 *** 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130、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131、出处: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132、丧魂落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133、出处:管桦《惩罚》:“ *** 子 *** 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 *** 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134、身后萧条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135、身轻言微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136、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137、身微力薄指地位低下,财力不足。
138、身微言轻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139、出处:《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140、身无寸缕指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141、十室九匮匮,指财物匮乏。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
142、出处: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143、食不充饥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144、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145、出处:《庄子· ***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146、豕食丐衣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147、室如悬罄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同“室如县罄”。
148、守道安贫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 *** 的士大夫。
149、鼠雀之辈蔑视他人之词。指鄙陋卑微之徒。
150、一寒如此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151、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152、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153、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饥两饱。”
154、一贫如洗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155、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156、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157、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二回:“岑其身道:‘我也本来打算早办,只是大嫂同舍妹要在家多停几日。又兼我是一钱不名,还要张罗几文才能办事,因此耽搁下来。’”
158、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159、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160、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161、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162、饔飧不饱饔:早饭。飧:晚饭。终天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亦作“饔飧不继”、“饔飧不给”。
163、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1 *** 、有气无烟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165、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从那李甲在此,混帐一年有余,莫说新客,连旧主顾都断了。分明接了个锺馗老,连小 *** 也没得上门,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气无烟,成什么模样!”
166、鬻儿卖女鬻:卖。指生活无依, *** 卖掉自己的儿女。
167、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168、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69、周穷恤匮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170、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71、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72、捉襟露肘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亦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同“捉衿见肘”。
173、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174、捉襟肘见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175、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176、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177、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而世人不知。懵懵然以为崇德报功,向龟蛇而叩首,对木石而鞠躬,此多是猾聃诡谲,妖佛妄为,卑卑不足道也。”
178、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179、贫无立锥之地穷得连可以 *** 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180、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181、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 *** ,后泛指失去节 *** 。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182、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183、宁可清贫,不作浊富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184、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庆道匡》:“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185、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186、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187、上无片瓦,下无 *** 针之地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 *** 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188、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190、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三、一贫什么成语
1、“一贫如洗”是一个形容人极度贫困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贫穷得就像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剩下。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汉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极度贫困的状态。
2、“一贫如洗”这个成语的背后蕴 *** 深刻的社会现实。在古代社会,贫困常常是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人们失去了家园和财产,生活陷入困境。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这种极端贫困的状态,强调了人们在失去一切之后的无助和绝望。
3、然而,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用来形容精神上的贫困。有时候,即使物质上并不匮乏,但如果一个人缺乏知识、文化和精神追求,那么他的内心也可能是“一贫如洗”的。这种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加可怕,因为它会 *** 一个人的视野和思维,使他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4、在现代社会,“一贫如洗”的情况依然存在。虽然社会 *** 和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贫困、失业、疾病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人。同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精神上的富足。因此,“一贫如洗”这个成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同时也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成长。
5、总之,“一贫如洗”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它既可以用来形容物质上的极度贫困,也可以用来形容精神上的匮乏。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成长。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贫困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努力和奋斗,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形容贫穷的成语有哪些
1、形容贫穷的成语有: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一贫如洗、捉襟见肘、赤贫如洗、箪食瓢饮、穷困潦倒。
2、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3、因为贫病交加,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4、[释义]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5、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6、[造句]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
7、[释义]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8、[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9、[释义]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
10、司马文森《风雨桐江》之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11、[造句]他北上求职,却遭到扒手扒窃,身无分文,求告无门。
12、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13、[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14、解放前,我家一贫如洗,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15、[释义]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6、也可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
17、[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8、[造句]绸衣接了又接,还是捉襟见肘。
19、[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20、[造句]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21、[释义]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2、[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3、[造句]他向来安贫乐道,虽然过着箪食瓢饮的生活,仍然很悠哉。
24、[释义]形容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25、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6、[造句]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困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关于贫困的成语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