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老红军歌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老红军回忆纯音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老红军歌曲和老红军回忆纯音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十送红军原唱歌词 了解十送红军原唱歌词
《十送红军》的诞生,源自一次特殊的紧急任务--创作《 *** 历史歌曲表演唱》。这台演出后来被 *** *** 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其中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入进《东方红》之中。而提出创作这台演出的,则是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
朱正本回忆说,1960年,刘亚楼出访 *** 期间欣赏了大型歌舞史诗《三千里 *** 》。3000名 *** 战士气势磅礴的表演,让这位儒将眼前一亮,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一个任务:三个月内创作一台 *** 历史歌曲晚会。时间紧迫不说,刘亚楼还提出了一道禁令”:一定要采集 *** 历史歌曲,而不要新创作。
接到这个任务后,空政文工团立刻行动起来。当时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被派分头负责文字、音乐、舞蹈的创作。
为了收集到足够多红军时期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可是,尽管大家广为搜集素材,但在再现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的主题时,却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的不舍之情。
“不管刘司令的禁令了,创作一首吧。”几位创作者的大胆之举,便成就了后来的这首《十送红军》。
二、十送红军全部词曲
1、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2、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 *** 绵。
3、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4、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5、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6、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7、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8、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 *** 说,
9、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10、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11、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12、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13、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14、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15、《十送红军》是张士燮作词,朱正本作曲的一首红色歌曲,创作于1961年。2009年,该曲入选 *** 、 *** 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 *** 曲”。
16、1960年,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出访 *** 期间欣赏了歌舞史诗《三千里 *** 》。3000名 *** 战士气势磅礴的表演,让他眼前一亮。
17、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任务,要求在三个月内创作一台 *** 历史歌曲晚会,且一定要采集 *** 历史歌曲,禁止新创歌曲。接到任务后,空政文工团立刻行动起来。
18、时任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被派分头负责文字、音乐、舞蹈的创作。为了收集到足够多红军时期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
三、十送红军原唱
1、《十送红军》是张士燮作词,朱正本作曲的一首红色歌曲,创作于1961年。2009年,该曲入选 *** 、 *** 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 *** 曲”。
2、1960年,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出访 *** 期间欣赏了歌舞史诗《三千里 *** 》。3000名 *** 战士气势磅礴的表演,让他眼前一亮。
3、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任务,要求在三个月内创作一台 *** 历史歌曲晚会,且一定要采集 *** 历史歌曲,禁止新创歌曲。接到任务后,空政文工团立刻行动起来。
4、时任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被派分头负责文字、音乐、舞蹈的创作。为了收集到足够多红军时期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
5、尽管广为搜集素材,但在再现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的主题时,却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的不舍之情。于是,几位创作者决定抛开禁令,大胆进行创作。由于几位创作者曾去过江西采风。
6、因此,张士燮根据对根据地赤卫队队员、工农会 *** 、红军老战士等采访得来的素材,很快创作了歌词。一写完歌词,张士燮直奔朱正本的房间,让他谱曲。朱正本一看到歌词,就颇为感动,脑海里闪现出江西采风时得来的民歌《长歌》的旋律。
7、随后,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完成了谱曲创作。由于太过投入,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他还一度落下眼泪。
四、十送红军在国外叫什么
,大型情景经典音乐舞蹈演出《红军哥哥回来了》将在国家大剧院落下帷幕。在这场演出中,更受欢迎的节目当属歌曲《十送红军》。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传唱不衰;但是自其创作问世后的整整40年里,人们一直误认为这是一首纯粹的民歌。对于如今已83岁高龄的曲作者朱正本来说,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颇有些传奇意味的误会,才使得他的艺术人生格外与众不同。
为了采访朱正本老先生,几经辗转托人带话,才终于和他取得了联系。朱老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就连他在空政文工团的一些老同事,也都和他联系不上。“现在很少出门,不方便。”朱老解释说,1949年参军后,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行动,让得过骨髓炎的左腿吃了不少苦头,连累得他现在已无 *** 常行走。另外,1977至1978年间,他参与创排歌剧《江姐》和《忆娘》时,由于过度劳累,右眼几近失明,左眼也只剩下0.2的视力。
虽说身体不太方便,但老人的思维却十分敏捷。一提起《十送红军》这首歌曲,他便娓娓道出其中的故事。
《十送红军》的诞生,源自一次特殊的紧急任务——创作《 *** 历史歌曲表演唱》。这台演出后来被 *** *** 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其中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入进《东方红》之中。而提出创作这台演出的,则是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
朱老回忆说,1960年,刘亚楼出访 *** 期间欣赏了大型歌舞史诗《三千里 *** 》。3000名 *** 战士气势磅礴的表演,让这位儒将眼前一亮,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一个任务:三个月内创作一台 *** 历史歌曲晚会。时间紧迫不说,刘亚楼还提出了一道“禁令”:一定要采集 *** 历史歌曲,而不要新创作。
接到这个任务后,空政文工团立刻行动起来。当时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被派分头负责文字、音乐、舞蹈的创作。为了收集到足够多红军时期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可是,尽管大家广为搜集素材,但在再现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的主题时,却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的不舍之情。
“不管刘司令的禁令了,创作一首吧。”几位创作者的大胆之举,便成就了后来的这首《十送红军》。
巧合的是,接到那次创编任务之前,几位创作者曾分头去过江西采风。根据当时对根据地赤卫队队员、工
五、《十送红军》背景故事是什么
1.《十送红军》的创作源于一次紧急任务,即创作《 *** 历史歌曲表演唱》。
2.这台演出后来被誉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其中许多作品都被纳入《东方红》之中。
3.提出创作这台演出的,是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
4.朱正本回忆说,1960年,刘亚楼出访 *** 期间观看了大型歌舞史诗《三千里 *** 》。
5. *** 战士的磅礴表演让刘亚楼眼前一亮,第二年他便给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布置了一个任务:三个月内创作一台 *** 历史歌曲晚会。
6.文工团立刻行动起来,当时文工团创作室的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被派分头负责文字、音乐、舞蹈的创作。
7.为了收集到足够多红军时期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们到文工团来“献歌”。
8.然而,在再现红军告别苏区开始长征的主题时,创作者们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的不舍之情。
9.几位创作者决定不顾刘亚楼的禁令,创作一首歌曲,最终成就了后来的《十送红军》。
10.扩展资料显示,《十送红军》的作词是张士燮,作曲是朱正本。
11.《十送红军》的歌词通过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 *** 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 *** 胜利的强烈期盼。
12.电视剧《长征》以《十送红军》为主旋律,勾起了人们对红军的回忆。
13.小号如泣如诉,一声声短歌间歇,带给人们离别时的感动。
14.血肉之情难以忘怀,硝烟弥漫,云雾深沉,船楫朦胧,亲人离乡,肝胆相照,满眼泪雨,切切汇入江河。
关于老红军歌曲,老红军回忆纯音乐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